可能很多朋友都听说过万历三大征,这个名词是指在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在位期间发生的三场大规模战争,即平定蒙古人哱拜叛乱的宁夏之役,平定日本军阀丰臣秀吉入侵李朝的抗倭援朝和平定贵州土司杨应龙叛乱的播州之役。
在明朝的背景下,这前两场战争可以说都没什么奇怪的,但这场发生在贵州的播州之役就显得有些突兀了。这个杨应龙究竟是什么人?他怎么有那么强的实力?他叛乱的前因后果究竟是怎样的呢?
杨应龙出身于播州(今贵州遵义周边)一个世袭的土司家族,到他这一代已经是第30代土司了。那么这个家族又是什么背景呢?
杨氏家族统治播州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当时,唐朝播州曾多次被西南割据政权南诏攻陷,而在乾符三年(876年),一个名叫杨端的人率军将南诏势力逐出播州,之后自立为王,在当地建立起家族统治。
关于这个杨端的身份,一些史料记载他祖籍山西太原。不过宋朝时的一些官方记载对这种说法并不认可,却说杨氏家族是“播州夷人”。而近代一些学者在经过研究之后则认为:这个杨氏家族是周边罗族(彝族)的酋长家族。
播州示意图
不过,虽然杨氏家族起源时可能是少数民族,却也很快汉化,后世都以汉人自居。而一些史料显示,在宋朝时这个杨氏家族曾经绝嗣,之后他们收养了一个名叫杨贵迁的人继承家业,杨家对外说杨贵迁是北宋杨家将家长杨业的六世孙,后来的杨氏土司甚至曾自称杨家将的后裔。但近代学者在考证之后认为:杨贵迁其实也是出身于杨氏土司家族,也是罗族后裔。而把他跟杨家将扯上关系是明朝初年编造的说法,并不是史实。
不过播州杨氏家族对宋朝却确实是比较忠心的。在南宋末年,播州杨氏也曾加入宋军,对元军进行过激烈抵抗。但在后来南宋败局已定之后,杨氏家族却也在德祐元年(1275年)接受了元世祖忽必烈的招安,归顺了元朝。
而在明朝建立5年之后,杨氏家族又投降明朝,其对播州的统治得到延续。而从这个过程里也可以看出这个家族在播州确实根基极深,而且有着相当强的实力。
在杨应龙成为播州土司之后,也曾派兵加入明军平叛,也因此被明廷封为都指挥使。但他很快就居功自傲,做出了一系列超出其权限的举动。
当时,播州宣慰司下辖两个安抚司和六个长官司,其中有5个司位于乌江以南,当时并不处在杨应龙的直接统治之下。而杨应龙很快就联合播州的7个大姓豪族对这5司进行了联合打压,导致这5司全部叛离。
杨应龙
而杨应龙要联合7大姓打压5司,自然要拉拢这7大家族。当时杨应龙曾娶了7大姓之一张氏家族的女子为正妻。但这种政治婚姻的夫妻双方想要产生真感情也确实不容易。不久之后,张氏就怀疑杨应龙在外面有了私生子,杨应龙则将张氏赶回了娘家。后来,杨应龙又在爱妾田雌凤的唆使下派人杀死了张氏和张氏的母亲,导致其与7大姓的关系全面破裂。
此后,播州几大家族很快联合向明廷状告杨应龙谋反,并得到了明朝地方官的响应。虽然明廷经过审判要将杨应龙斩首,但当时丰臣秀吉已经开始侵朝,杨应龙表态愿意率5000军队参战,并愿意出2万两白银赎罪,最终明廷赦免了他的死罪。
不过,明廷这时已经不再信任杨应龙,所以虽然将他释放,却没有让他去李朝。不久后明朝官员要杨应龙到四川结案时,却被杨应龙以土司区域无须服从汉地法律为由拒绝。明军前往贵州北部的娄山关抓捕杨应龙时,又被杨应龙诈降后突袭,遭遇大败。而当时李朝战事正酣,明廷应接不暇,所以虽然迫使杨应龙归案,却只是将他革职,让他的长子杨朝栋管理播州,同时把他的次子杨可栋留在重庆做质子。
而不久之后,杨可栋在重庆死去,杨应龙则很快公开反叛。在随后几年间,他不但对五司七姓展开了残酷报复,还多次袭击四川、贵州和湖广的居民点,大开杀戒。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明朝最终在李朝取胜,终于能够腾出手应对播州叛乱。但当时明军主力仍在东北,所以在次年只是派出了3000人去平叛。但这点兵力当然是不够的,最终这支明军很快被杨应龙叛军全歼。之后,杨应龙领兵8万,攻陷重庆綦江县城,还一度企图攻占重庆和成都等地。而这些举动使万历帝震怒,最终决定派大军南下平叛。
播州之役示意图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明朝大军12万人兵分4路,从贵州和湖广向播州进军。明军很快在九盘子和娄山关大败叛军,却也在乌江关遭遇叛军乔装偷袭,导致当地3万明军只有3000人生还。
之后,明军很快撤换统帅,恢复攻势,在当年六月将杨应龙包围在了播州海龙囤。杨应龙自知末日已至,最终和两个小妾一同自缢自亡,其子弟女婿等人则在被俘后被处决,明朝在付出巨大代价之后最终将播州之乱平定。
此后,播州被纳入明朝中央直接管辖之下,大量中原官员和移民进入当地,也使遵义地区此后也成为了贵州较为富裕的地区。此外,此战使明朝的西南边疆得到稳固,可以说也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不过,此战前后总共花费白银350万两,使之前因为两大征已经捉襟见肘的明朝财政基本枯竭,对明朝末年的危机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助推作用。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220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