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以后,回忆起自己1940年秘密前往苏联,李敏依然记忆犹新,尽管那一年,她才只有四五岁。
可是,对于一个敏感早熟的孩子,四五岁的年龄,已经足以让她记得很多事,尤其是那些发生在她生命里的一件件人生大事,诸如亲人离别,远赴异国他乡,长久生着肺炎,还有在异国他乡与自己的生母贺子珍相见,然后相依相伴九年整。
李敏记得那日她秘密前往苏联,一身的奇装异服。但见她身穿飞行员的服装,外面竟然还要套上一件黑色皮大衣。
当那件硕大无比的皮大衣一下子穿上她瘦小的身体上的时候,有一瞬间,李敏觉得不是她穿上了这件皮大衣,而是皮大衣穿了她。整件皮大衣,如同大了一码的雨衣,将她从脖子到脚给裹了个严严实实。
然后,在脖颈处,又给缠缠绕绕围上了一条大围巾,这大围巾又是整个儿把她半个脸连同脖颈全都密密围将起来,只露了两个鼻孔一双眼睛在外面。
这番刻意包装之后,再也没有人会认识她是四岁的李敏了。这之后,为了躲避国民党特务的跟踪,李敏又和好几个女孩被偷偷装入一架苏联轰炸机的飞机机翼里。
一切就绪之后,这架载着特殊乘客的飞机起飞了。飞机先从延安飞抵兰州,然后到新疆,最后从新疆再次起飞,辗转长达三个月之久,乔装改扮的李敏,才终于历经千辛万苦到达莫斯科,与自己的生母贺子珍相见。
为何一个年仅四岁的孩童,要在如此危险的情况下,独自一人,千里迢迢赶赴苏联?
只因为那里有在她四个月大的时候,就与她分别的生母,更因为此时的贺子珍,在苏联又罹丧子之痛,孤独痛苦的贺子珍,太需要身边有个孩子带给她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了。
为了给贺子珍缓解孤独与痛苦,带来希望和慰藉,人在延安却心系莫斯科的毛主席最终决定,让四岁的女儿秘密前往苏联,陪伴孤独脆弱的贺子珍。
这一去,就是近十年。
父女十年不相见,对于爱女情切的毛主席来说,这样的亲人分别之痛苦与孤独,他何尝不知?
可是,他知道,和自己爱女之情相比,贺子珍更需要女儿的陪伴,所以,他才毅然决定让四岁的李敏独自前往苏联。
1941年初,李敏到达苏联,与贺子珍相见。从此后,李敏陪着妈妈贺子珍在苏联度过了七年难忘的时光。
此时的李敏大概不会想到,23年后,当自己也有了孩子,1964年下半年的一天,她带着自己的孩子去中南海看望父亲的时候,含饴弄孙的毛主席眼望着和当年在延安时的李敏一般大的外孙,触景生情,又不禁想起如今依然是孑然一身孤苦无依生活在上海的贺子珍。
于是,毛主席一面慈爱地轻轻抚摸着外孙的头,一面叹息般轻轻嘱咐李敏道:“娇娇,有空把孩子送到子珍那儿吧,让孩子陪陪外婆。”
听罢父亲的嘱咐,李敏不禁心下一颤,原来,虽然早已不是夫妻,可是,在父亲的心里,母亲贺子珍永远占据着一个最柔软的角落,他终其一生都不曾将她放下。
井冈山·初相见
那一年秋收起义之后,手下只有八百人马的青年毛泽东选择走上罗霄山脉深处茫茫苍苍的井冈山,和此地的山大王袁文才合作。
“实在不行,我们就去山上当个山大王。”毛泽东一手拿着纸烟,一手指着地图上的井冈山,颓然说道。
那一年,毛泽东34岁。34岁的毛泽东直接送给了袁文才一百支汉阳造枪支,自此后留在了井冈山。
在井冈山的一处茅草院落,到处是翠竹青青,到处是野花盛开,山风过处,毛泽东一抬眼,就遇见了18岁的贺子珍。彼时,年轻漂亮的贺子珍,是生长在井冈山的一株山茶花,正含苞待放。
初见之下,毛泽东竟以为她是袁文才的女儿,经袁文才一介绍,才知道,她叫贺子珍,是女共产党员,枪法奇准,仗也打得好,原来竟是井冈山的一位女英雄。
许多年以后,回忆起在井冈山和毛泽东的初次见面,留在贺子珍印象里最深刻的记忆是,一个身材挺拔的梳着分头的中年男子,穿一件灰色短衫,眼神诧异地定定朝她看过来。
他一步一步走近她的时候,她注意到他的右腿微微有些趔趄,许是右脚受伤了。贺子珍兀自猜测着。
自此之后,毛泽东住在井冈山的八角楼,正与贺子珍的住处毗邻,凭栏俯视,贺子珍的起居日常,尽在眼里。
每次毛泽东外出办事,经过贺子珍的住处时,总是轻轻敲下她的门或窗户,道一句“我走了”或是“我出去一趟。”
日日如此,贺子珍感觉诧异,此时的贺子珍不知道,这是毛泽东表达爱意的一种特殊方式。
1928年初,毛泽东要去永新做基层调查,因为不懂当地方言,曾被誉为“永新一枝花”的贺子珍自然而然当起了他的搭档。从此后,日日耳磨斯鬓,两人的感情迅速升温。
这年5月,毛泽东与贺子珍在井冈山结为夫妻。后来,五次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路,历经一身病痛一身伤的贺子珍,和毛泽东走过了艰难的十年岁月。
1936年冬,在陕北生下李敏,第二年,贺子珍义无反顾踏上了去往苏联的道路。
从此后,他们夫妻缘尽。然而,缘分虽已尽,于毛主席而言,他对贺子珍的深厚感情却从未消失,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愈加浓烈。
北京·两地思
当听说独自一人前往莫斯科的贺子珍,又罹丧子之痛,且身体的旧伤亦无法治愈,毛主席第一时间想到把四岁的李敏千里迢迢送往苏联,即使路上危险重重,他也绝不后悔。
因为他比谁都清楚,这个时候的贺子珍,太孤独太痛苦了,她太需要自己的孩子陪在她的身边,给她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了。可以说,李敏来到莫斯科,等于是救了贺子珍一命。
很难想象,在举目无亲的苏联,如果没有李敏陪在身边,如果没有毛岸英毛岸青兄弟俩常常来看望陪伴,贺子珍如何能熬过在苏联的七年艰难时光。
1947年,在前往苏联看病的王稼祥的联系帮助下,贺子珍和李敏辗转回到国内,此时,已经11岁的李敏早已忘记了四岁之前在延安与父亲相处的一幕幕往事,甚至连毛主席是她的父亲这件事她都不能确信,以至于要亲自写信询问。
回到国内之后,李敏和贺子珍并没有如愿很快见到毛主席。母女俩被安置在东北,此时的贺子珍提出了自己的两个愿望,一是想出来工作,二是想和毛主席见上一面。
“不要因为我曾经做过毛主席的夫人,就不让我干活了。”
“就让我见一面吧,就算是握握手也行。”
然而,因为种种原因,贺子珍的愿望都没有实现,后来迁居于上海,而李敏也是在等待了两年之后,直到1949年,才被贺子珍的妹妹贺怡从哈尔滨接到北京,与毛主席团聚。
贺子珍又一次面对母女分别之苦,在离别的车站,贺子珍一遍遍嘱咐13岁的李敏,“到了爸爸身边,要听爸爸的话,要好好学习,要照顾爸爸的身体,不要淘气。”
当在北京见到李敏那一刻,毛主席的欣喜激动之情难以言喻,她无限疼爱地将李敏紧紧搂在怀里,一遍遍喃喃自语:“娇娇啊,我的娇娇终于回来了!”
在北京读书期间,李敏度过了难忘幸福的少年和青年时光。毛主席对她有无微不至的关爱,也有严格的要求与教育。
“你还在上学,告诉人家你是学生,不要说你是毛泽东的女儿。”
“穿衣要艰苦朴素,要和普通百姓一样生活。”毛主席的字字句句教导,李敏始终牢记在心。
每一年的寒假暑假,都是李敏最开心的时候,因为她又可以回到上海,与妈妈贺子珍团聚,日日陪在妈妈的身边。
后来,李敏发现,爸爸和她一样,每一年都盼着寒暑假早早来到。
每次李敏去上海前,她的行李包里总是被爸爸塞满了各种北京特产。茯苓饼、蜜饯、六必居的酱菜,都是贺子珍爱吃的,毛主席一定记得提前买好,给女儿带到上海去。
“娇娇,代我照顾好你妈妈!”每一次李敏出发前往上海,毛主席总是不忘嘱咐她。
而每次假期结束回到北京,李敏又会背回来满满一大包妈妈给爸爸精心准备的各种礼物。
回到北京之后,毛主席总是迫不及待向李敏询问和贺子珍有关的一切。
诸如她吃的好吗,睡眠质量如何,身上的旧伤可复发了,精神状态怎样。有关贺子珍的一切,事无巨细,毛主席总是不厌其烦,一遍遍询问。
圆圈·最后的牵挂
得知李敏与孔令华恋爱,毛主席像所有父亲一样,关切地询问起对方的家庭情况,当得知孔令华的父亲就是孔从洲将军的时候,毛主席非常满意,又嘱咐李敏,一定要征求妈妈的意见。
“你和小孔的事,是个大事,我同意了,还要征得你妈妈的同意。如果你妈妈没意见,你就跟小孔去见他的父母。”
当时,贺子珍暂居江西南昌,李敏又带着孔令华去见了妈妈贺子珍,贺子珍见到孔令华后,非常满意,笑道:“你爸爸同意,我也同意。”
1959年8月29日,李敏和孔令华的婚礼在中南海举行。这天,毛主席特意从庐山赶回北京,主持了女儿的婚礼,并祝福道:“希望你们在今后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这一天,在女儿的婚礼上,多喝了几杯喜酒的毛主席紧紧拉着女儿的手,呼唤着女儿的乳名,感慨道,我的娇娇长这么大了,这么快就嫁人了。
此时的毛主席,在女儿的婚礼上,不能不想到贺子珍,自这年7月与贺子珍在庐山短暂见面,泪流满面的贺子珍让毛主席很是担心她的身体状况,而身为母亲,却不能出席女儿的婚礼,于毛主席而言,于贺子珍而言,都未尝不是巨大的遗憾。
1962年10月27日,李敏和孔令华的第一个孩子孔继宁出生,毛主席开心极了,逢人便大声说道:“没想到我到了70岁,还能官升一级!”
虽然是毛主席的第一个外孙,但是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毛主席一再嘱咐李敏,不能惯孩子,孩子应该在教育中学会妥协和自制,这是为了他的未来好。
毛主席的教育之道,对李敏影响很深。
很多年后,早已长大成人的孔继宁,始终踏实做事,低调做人,他说:“我是长得像外公,可我从来不打外公的旗号,凡事都要靠自己,父母一直这样告诫我。”
1964年秋日的一天,已经举家搬出中南海的李敏,带着儿子孔继宁来看望外公。当时,刚从北戴河游泳回来的毛主席正在休息。
后来,孔继宁的哭闹声吵醒了毛主席,毛主席便饶有兴致地和小外孙玩得不亦乐乎。
这一年,毛主席已经71岁了。年过古稀的毛主席,在这一天下午,尽情享受着天伦之乐的时候,他又一次悲伤地想到了贺子珍,正孑然一身生活在上海。
于是,毛主席一面轻轻抚摸着外孙粉嘟嘟的小脸儿,一面嘱咐女儿道:“娇娇,有空把孩子送到子珍那儿吧,让孩子陪陪外婆。”
父亲的一番话,让李敏一下子想到了四岁的自己。那一年,历经千辛万苦,辗转到达莫斯科,只为了与妈妈相依相伴。
如今,她年幼的儿子,再次扮演起当年她的角色。原来,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无论世事如何流转,妈妈贺子珍在爸爸心里的位置和分量,从未改变,即使他们再也回不到当初。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孔继宁都与贺子珍一直生活在上海。那是贺子珍晚年最快乐的一段时光。
1976年8月底,李敏最后一次到中南海看望早已病入膏肓的毛主席。弥留之际,毛主席艰难地举起右手,用拇指和食指弯成一个圆圈,在李敏的耳边说了一句话,但是因为声音太过微弱,李敏完全没有听清,更不知该如何回答。
毛主席逝世后,这个弥留之际的手势一直困扰着李敏,直到有一天,在朋友的提醒下,李敏才恍悟,毛主席最后弯出的圆圈手势,是不放心贺子珍,希望女儿能够照顾好自己的妈妈,因为贺子珍的小名叫“桂圆”。
那一刻,李敏泪如雨下。原来,直到生命最后一刻,毛主席最放心不下的人,仍然是贺子珍。
结语
“我的爸爸和妈妈的后半生是在极度的孤独中度过的,他们从未停止对对方的思念。这种思念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强烈起来。”
回忆起爸爸妈妈坎坷分离的后半生,曾经和他们一路相依相伴走来,李敏见到了他们内心深处极致的孤独,亦看到了他们彼此最深的牵挂。
这份牵挂与爱,让她动容,让她感慨,更让她刻骨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