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特木斯克以西的整条高地带,以恰索夫亚尔城为中心,另外还有一条运河线贯穿其中。
乌克兰军队依托高地和运河构建了以恰城为核心的防御体系。
恰索夫亚尔在战前拥有超过12000人口,与马林卡、弗勒达、苏勒答尔等城市相当。该城市区域面积不小,除了主城区位于高地带外,东侧运河外还有一个运河微区。
所谓的微区是一个典型的前苏联特色名词,主要由高层住宅区组成,同时设有学校、医院、商超等设施,形成独立的社区存在。
如果俄罗斯军队从东侧直线推进,那么必须攻占这个运河微区。
然而,微区的建筑多为高层建筑,通常被乌克兰军队打造成强化阵地,难以攻破。
一旦俄军占领了恰城东侧的一系列阵地,就可以沿着三条通道向西发起攻击:
第一条路是铁路线,位于最北侧;
第二条路是O-0506公路,位于中部;
第三条路是T-0504公路,位于最南侧。
铁路线和O-0506公路会在微区汇合,而在微区以南、T-0504公路以北,则有一座名为巴巴山的小高地。
因此,俄军向西进攻实际上包括在北部进攻微区,并在南部进攻巴巴山。
俄军的进攻方式相当引人注目。
第98空降师向微区发起了出乎意料的“直捣黄龙”式攻击。
在俄军阵地和乌军微区阵地之间原本设有乌军的林带阵地。如果按照稳扎稳打的策略,应该先攻下这一区域,然后再挑战微区的坚固阵地。
空降兵直接穿过林地,抵达微区东侧边缘,并建立了立足点。
在南部的伊万尼夫斯克方向,俄军首先扩展了村西缘的缓冲区,然后向北推进,进攻巴巴山。
当时是4月5日,随着对运河微区的突袭成功,俄军实际上也确保了沿O-0506公路的阵地。然而,这种直接进攻的方式对侧翼的安全性提出了更大的要求。
因此,俄军利用这一胜势加固了铁路线和公路线之间的阵地,并继续向北推进。
北方是博达尼夫卡的“软腹部”!
值得注意的是,早些时候俄军无法推进博达尼夫卡村内,但现在他们的打击点转移到了村庄的“软腹部”,使得乌克兰军队在此处的防守变得非常困难。
仅仅一天的时间,博达尼夫卡村内的乌克兰军队就无法坚守,被迫向卡利尼纳方向撤退。
同时,为了拉平战线,俄军全线向西推进,尤其是成功占领了巴巴山的东半部。
这意味着俄军在向西进攻时有4个主要进攻通道:
A:从博达尼夫卡村向卡利尼纳村方向进攻;
B:沿着铁路线向西,对微区北翼施加压力,并可能继续突袭运河线;
C:沿着O-0506公路线进攻微区;
D:一旦巴巴山被攻占,可以同时保障北翼微区的进攻,也可以掩护南翼T-0504公路的突袭,直指恰索夫亚尔的南翼。
目前,俄军普遍推进到距离运河线1500到2500米的位置,显示出直接进攻恰索夫亚尔的意图。
值得注意的是,运河微区本身也是恰索夫亚尔的一部分,因此可以说恰城之战已经拉开序幕。
然而,俄军面临的任务仍然异常艰巨。
为了进一步向西进攻,俄军必须先夺取运河微区,这将成为他们向西推进的跳板。
尽管运河微区规模不大,但由于是高层建筑区,根据以往经验,这类地形比普通村落更难攻克。
夺取微区后,俄军还需攻克乌军在运河线上的据点,才能开始进攻恰索夫亚尔主城。
恰索夫亚尔主城位于高地顶部,被多处高地和林带隔开,城内核心阵地南北长度达8公里,东西纵深也有5公里。
由于乌军早在阿城战役时期就将这里作为驻扎基地,因此城内设有大量强化阵地。尽管俄军现在拥有滑翔制导炸弹等先进武器,但攻克城市仍需耗费时间和代价。
除了关注恰索夫亚尔主城的战况,还需注意乌军在阿特木斯克这边的主力守军,他们实际上在恰城南翼的“反攻战果区”:克里希夫卡—安德里夫卡线。
在面对巨大的防守压力时,乌军可能会做出一些调整,将部分兵力从南翼调回恰索夫亚尔主城进行防守。
这意味着乌军在本战区有一定的调配余地,尽管他们在这个方向上正在逐渐后退,但并未到绝境。
通过乌军总司令西尔斯基的运作,后方的“后勤”兵力可以挤出相当一部分来支援前线步兵,恰城的安危对乌军至关重要,他们仍有望在后期获得补充兵力。
由于恰索夫亚尔的重要性,今年春夏将成为俄军南部集群的主要进攻方向。
一旦夺取恰索夫亚尔并瓦解乌军在高地带的防线,乌军在顿巴斯拥有的最重要城镇区域——斯拉维扬斯克城市带,将面临俄军的高位压制。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204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