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 历8朝、活59岁, 用55天续命明朝200年, 他的妻儿下场如何?

董卓谈历史2024-03-16 13:39:38  164

明朝洪武31年,在浙江杭州的钱塘县,于彦昭梦中听到神明声音,说“我很感动你们家对我的供奉,对你家的忠义也极为赞赏,所以我文天祥要投胎转世到你家做子嗣。”

于彦昭听后非常惊讶,立即谦卑推辞不敢当,但梦中的神明已经不见踪迹。于彦昭惊醒后不久,就传来儿子降生的消息。

回想起刚才的梦,于彦昭决定取名“谦”,意思是表达对梦中文天祥盛情的感谢,认为自己受之有愧。

《先忠肃公年谱》记载:“吾感汝父子侍奉之诚,顷即为汝之嗣矣。”

洪武31年,也就是公元1398年,在这一年,明朝“缔造者”朱元璋依依不舍、含恨驾崩;同时,明朝“续命者”于谦承天遗志、重获新生。

今天,我们结合明朝史料以及于谦事迹考证文献,还原明朝大臣于谦的生平故事,无比精彩又令人反思,了解这位值得后人永远铭记的民族英雄。

年少有为恩宠盛、巡抚晋豫获民心

于谦祖上世代为官,他从小受到严格的家教,其中于谦受祖父影响最大。于谦的祖父是朱元璋任命的工部主事,为人忠诚正直,为官清正廉洁,于谦从小视为榜样。

于谦家族历代都将文天祥视为偶像,这大概也是于谦父亲做梦的原因,少年时代的于谦同样如此,特意将文天祥的画像悬挂在书桌旁边,以此激励自己。

在于谦7岁的时候,有一位善于相面的僧人对于谦父亲说,“他将来是拯救天下的宰相”,从结果来看是应验的。明朝时期颇为流行相面,姚广孝也给朱棣相面,说他有帝王之相,最后也应验了。

《明史 于谦传》记载:“生七岁,有僧奇之曰:他日救时宰相也。”

于谦读书刻苦且胸怀远大,17岁时,于谦第一次参加乡试没有通过,到1421年,24岁的于谦考中进士,从此走上“忠君报国”的仕途。

1425年,明仁宗朱高炽在位仅10个月,便追随父亲朱棣而去,明宣宗朱瞻基登基称帝,成为明朝第5位皇帝,年号“宣德”。

有一次,朱瞻基召见于谦,发现于谦回答问题清晰流畅、胸有成竹,明宣宗非常认可于谦,任命他为御史。

在明宣宗朱瞻基登基仅3个月后,汉王朱高煦起兵谋反,于谦跟随朱瞻基御驾亲征,结果朱高煦内心恐惧、不战而降。

朱瞻基让于谦当面细数朱高煦的罪行,于谦出口成章、有理有据、语气严厉,朱高煦被于谦数落一番,羞愧地低下头,身体颤抖着请求朱瞻基的原谅。

明宣宗朱瞻基对于谦的表现非常满意,后来,朝廷在六部增设右侍郎的职位,朱瞻基特意破格提拔于谦,命他担任兵部右侍郎,同时担任河南、山西的巡抚。

于谦走马上任,没有整天呆在办公衙门,而是走出高楼大厦,走到穷苦百姓中间,与各种职业的人聊天观察应该革新或者废除的事项,对收集到的问题整理成奏章,迅速呈交皇帝。

《明史 于谦传》记载:“谦至官,轻骑遍历所部,延访父老,察时事所宜兴革,即具疏言之。”

读史可以知兴替,并不是一句空话,从于谦担任巡抚的经历,难道不能为今天的官员提供管理思路?

因为青黄不接的缘故,每年3月最容易出现饥荒,于谦深谙贫富差距的治理,在这个时候就要求汇总缺吃少穿的贫农,官府分配粮食给他们,但要求他们秋收后无息偿还,这是鼓励百姓努力耕作,不要“躺平”。

对于那些体弱多病、劳动力少的家庭,于谦会根据实情免费送给小米麦子之类的粮食。

《明史 于谦传》记载:“俟秋成偿官,而免其老疾及贫不能偿者。”

除此之外,于谦还建立一种特别的官员考核制度,明朝时期各地都存储有预备粮,就是为了朝廷紧急调用,于谦要求出现灾害及时开仓赈灾,但是灾后要迅速等量补充。

如果州县官员任期届满,或者准备升迁高就的,朝廷必须验收预备粮的数量,如果粮食数量不足,官员就不能离开,更别想晋升职位。

皇帝同意了于谦的提议,诏令全国执行。

《明史 于谦传》记载:“州县吏秩满当迁,预备粮有未足,不听离任。诏行之。”

每当读到于谦的管理模式,都会感叹600年后的今天依然适用,官员不能一拍屁股走人,留下一堆烂账。

在于谦的治理下,河南、山西百姓生活逐渐富足,常年盘踞太行山的土匪盗贼都主动下山,请求做耕作的百姓。

保卫京师御外敌、重振锐气续王气

1442年,贤明的太后张氏因病去世,朝堂弥漫着沉重的氛围,然而,几乎没人注意到太监王振即将“崛起”,以党同伐异的手段迅速形成掌控朝廷的“王振集团”。

公元1446年,于谦入京面圣,因为没有给王振送礼,导致王振记恨在心,随后命人诬陷于谦结党营私,并且判为死刑。

《明史纪事本末》记载:“时王振方用事,谦每入京,未尝持一物交当路。”

于谦被关押判死刑的消息一经传出,河南、山西的百姓群情激奋,联名上书为于谦请命,两省的官员也纷纷替于谦申辩。王振虽然权势嚣张,但也害怕大规模的民怨,于谦最终无罪出狱。

在《孟子》中有这样一句话,“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从于谦的经历中可以看到古人诚不欺我。

明朝的不幸发生在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在王振的怂恿下御驾亲征,土木堡战役惨败,明朝20万精锐损失殆尽,皇帝被瓦剌俘虏,追随皇帝出征的文臣武将被“一锅端”,明朝面临建立以来最大的危险。

然而,明朝也应该感到庆幸,因为于谦刚正不阿遭到王振打压,所以身为兵部左侍郎的于谦,却没有资格追随皇帝御驾亲征,因此“捡回”一条命,而这条命,将延续明朝200年生命,就算是朱元璋也要感谢于谦。

1449年8月,土木堡战败的消息传回京城,满朝官员震惊之后想到的第一件事,竟然是迁都逃亡。此时,北平已经有不少官员以及富贵人家拖家带口向南逃难,真正的敌人从来不是别人,而是来自内部。

由于明英宗朱祁镇被俘虏,朝中暂时没有皇帝,大事没有决断。8月18日,在皇太的主持下,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监国,代理朝政。兵部尚书已经战死土木堡,而于谦则成为兵部“掌门人”。

瓦剌俘虏朱祁镇之后,长驱直入、直逼北平城,朱祁钰要求大臣们讨论应对策略,以徐有贞为代表的大臣建议迁都南京。

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平,至此不足30年,一个抉择将会影响整个明朝。

这时,于谦站出来严肃地说,“提倡迁都的人应该斩首”。于谦解释其中缘故,京城是江山社稷的根本所在,一旦选择迁都,人心尽失再难成大事,宋朝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吗?

于谦的话得到王直、陈循等人的支持,朱祁钰也赞同于谦,就这样,朝廷不再考虑迁都。

朱祁钰提拔于谦为兵部尚书,担任京城防御的最高统帅,负责指挥北平保卫战,这年于谦52岁。

《明史 于谦传》记载:“侍讲徐珵言星象有变,当南迁。谦厉声曰: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

由于朝廷大军全部损失在土木堡,于谦请皇帝诏令全国各地军队保护京师,分别有驻扎河南的备操军、山东以及沿海的备倭军、京杭大运河沿线的运粮军。

不久之后,北平的军队数量从几万人增加至22万人,此时在军队人数上已经占据优势。然而,军队的武器装备还不够,于谦想到一个妙计,他命人悄悄前往土木堡战场收集遗弃的物资。

据史料记载,于谦共计找到头盔9000余个,将士铠甲5000余套,火枪1000余支,神铳2万多支,火炮800多门,还有弓箭44万支。

起初,瓦剌想用朱祁镇要挟明朝,在于谦的坚持下,朝廷没有接受瓦剌的条件,从谈判到兵临城下,期间共有55天。在这段时间里,经过于谦紧锣密鼓的准备,守卫京师的明军战斗力迅速增强。

于谦采用层层防御的战略,瓦剌进军途中不断遭遇抵抗,其中紫荆关一战就打了4天,也为于谦布防北平提供宝贵的时间。

当瓦剌军队马上抵达北平时,石亨建议收缩兵力,依靠北平城墙坚守不战,慢慢消耗瓦剌军队的士气。于谦却不同意,他认为不能向敌人示弱,要一鼓作气展现必胜的信念。

于谦亲自带领军队列阵在北平九门之外,命令将身后的城门关闭,同时传令三军,“将领不顾部队先撤退的,斩将领,士兵不顾将领先撤退的,斩士兵”,所有将士都心知肚明,这是决一死战的命令。

《明史 于谦传》记载:“于是将士知必死,皆用命。”

此外,于谦军队中的将士很多都有“报仇”心态,很多将士的亲人朋友都在土木堡战役中被杀死,而眼前的瓦剌就是“凶手”。

瓦剌的首领也先原以为“挟皇帝以令天下”,达到目的犹如探囊取物,没想到一路荆棘丛生,终于到达明朝都城,却看到于谦20万大军严阵以待,也先感到有些丧气。

也先派叛变的宦官去谈判,以释放明英宗朱祁镇为条件,狠狠敲诈,要求明朝送上黄金、丝织品等,数量都是以万计。于谦奏请朱祁钰,“社稷为重,君为轻”,坚定拒绝也先要求。

谈判得不到想要的,也先决定发动武力攻城,首先选定德胜门为目标,于谦则让石亨带领神机营埋伏,派出一小队骑兵炸败诱敌,等敌人骑兵靠近后,明军火器齐发,瓦剌军损失惨重,也先的弟弟也被炮打死。

瓦剌军将西直门选为进攻目标,结果被明军再次击败,随后在彰义门、土城战役中先后失利。瓦剌军在北平城与明军相持5天,也先没有达到任何目标,得知各地勤王军队正源源不断赶来,害怕后路被断,于是率军撤退。

于谦立即命明军追击,一直追杀到居庸关才停止,至此,明朝都城的危机彻底解除。从土木堡惨败到京师保卫战胜利,中间持续2个多月,于谦在其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朱祁钰论功行赏,加封于谦为少保,总管军务。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于谦指挥明军与瓦剌军战斗,但始终保持强硬的态度,对于畏战恐惧的将军依法处死。

将明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文臣死谏、武将死战”的精神气重新找回来,边境将领个个主战,没有人提议讲和。

《明史 于谦传》记载:“自是边将人人主战守,无敢言讲和者。”

一年之后,即1450年8月,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剌释放,重新回到紫禁城。

宫廷政变魂归天、家无余财冤得雪

1457年,朱祁钰病重,即将不久于人世,在石亨、曹吉祥、徐有贞等人的帮助下,朱祁镇重新夺回皇位,再次登基称帝,史称“夺门之变”。

不久之后,石亨等人诬陷于谦谋反,判为死刑。明英宗朱祁镇虽然犹豫,他从心底认为“谦实有功”,但在徐有贞、石亨的劝说下,最终同意将于谦斩首。

公元1457年正月二十三,春节的喜庆氛围还没完全消散,正午时分,一辆囚车被押往崇文门外,囚车中正是兵部尚书于谦。

于谦跪在曾经誓死保卫的京城前,也许他在心中回想起那段胆战心惊的日子,然而迎接他的竟然是冰冷的屠刀,最终含冤而死,终年59岁。

对于谦的死,史书记载“天下冤之”。当天乌云密布,有位名叫朵儿的武官,他本来是曹吉祥的手下,但是他在于谦死的地方撒上酒,痛哭不止,曹吉祥用鞭子抽他,结果第二天他仍然去撒酒祭祀于谦。

到抄家的时候,发现于谦家中条件极其简陋,根本找不到一件有价值的物件,唯一是正屋被锁着,士兵们打开后发现里面整齐摆放着朱祁钰赏赐的蟒袍、长剑。

于谦含冤去世后,石亨的亲信陈汝言担任兵部尚书,不足一年时间被查发,贪赃数额巨大,明英宗朱祁镇专门带着石亨去看,痛斥石亨,“这就是和于谦的对比?"

于谦只有一个儿子,名叫于冕,受父亲连坐影响,被流放到边关驻守,但是于冕始终没有放弃替父申冤,直到明宪宗登基后,于谦终于沉冤昭雪,于冕也被赦免、官复原职。

于谦只有一个妻子,她在丈夫冤死、儿子流放的悲痛中煎熬几年,郁郁而终。

公元1500年,于冕在家中去世,他一生没有儿子,于谦后代就此断绝。

结语

于谦,是历史的“忠臣名将”,也是明朝的“守护神”。他勤政爱民、建立官员考核制度,以悲悯同情的态度担任父母官;他拒绝迁都、决不投降,以宁为玉碎的意志打破瓦剌敲诈意图;他调兵遣将、运筹帷幄,以断绝后路的决心打赢北京保卫战,为明王朝续命200年;然而,于谦却玩不过残酷的权力斗争,成为夺门政变的最大牺牲品。

“粉身碎骨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这是于谦12岁时写下的人生追求,他用一生去践行,的确做到了“清白留人间”,他也真正传承了偶像文天祥的精神。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20145.html
0
随机主题
邻国总理底气十足, 美国算什么, 与中国的合作, 才是头等大事指尖血祭 神秘女孩引领你进入血腥世界1928年,张作霖被炸身亡,却意外拉进了张学良与蒋介石的关系亚特兰大真神了! 7390万卖掉霍伊伦, 2550万淘到宝: 带队夺1冠1亚浦江县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赴浦新矿业公司开展运输专项检查[中国有约]漳州古城迎来国际友人, 共赏闽南文化瑰宝国债变妖股, 涨停也能去追, 服了!“政银担企”助推广州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 重点支持五个领域5月23日译名发布: B-52“同温层堡垒”战略轰炸机塞拉利昂总统出席中铁十局唐克里里铁矿项目主体竣工仪式1962年投资1000万美元,真实装备与军人协助拍摄,被封为二战电影封神之作!星途凌云w者版领衔 20万以内四款质价比超高的SUV宇通客车向希腊出口250辆电动公交车, 首批已投入运营穆帅盛赞优秀的“板凳匪徒们”冯劲: 靠努力把握机会1960年, 邓华转业地方, 一怒之下染黑军装怒吼: 从此永远脱离部队澳媒文章: 从义乌看中国供应链强大韧性评分上海海港: 颜骏凌拯救, 莱奥救赎, 巴尔加斯两次踏进同一河流《DOTA2》游戏迎来 7.36 重磅更新: 首次推出先天技能、英雄命石加油站的汽油都藏在哪里?那么多的油,是怎么防止它发生危险的?最后一招叫什么有人认为职业年金是私分国有资产的由头, 你认为这种说法靠谱吗?
最新回复(2)
  • 户外冬哥鱼鹰捕鱼2024-03-25 16:27
    引用2
    于谦?大明?她妻子不是王钢蛋吗?儿子郭小宝,家里有马场,所有的马跟他有骨血之亲
  • 张文不忘初心2024-03-17 06:03
    引用1
    胡说八道,蒙古兵穷的箭头都有用骨头制作的,哪里会有从土木堡捡拾那么多盔甲装备?一派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