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德国汉学家用“距离”“沉默”“讽刺” 破文化冲突难题

华舆2024-04-12 14:30:17  78

【东西问客户端4月12日电】面对多样化的现实世界,不同文明之间有差异,乃至存在矛盾。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应如何相处,才能更好相互欣赏、尊重呢?

4月11日下午,北京外国语学院举办了名为“既见树木,又见森林—个人与历史的纵横交织”主题报告,主讲人为德国汉学家施寒微(Helwig Schmidt-Glintzer)。在他看来,“讽刺”“距离”“沉默”是调和矛盾的解决方案。

施寒微是德国汉学学者,也是欧洲三大汉学家之一。历任德国慕尼黑大学汉学教授、哥廷根大学汉学教授、德国沃尔芬比特尔奥古斯特公爵图书馆馆长等职。

当天,百平米的报告厅几乎座无虚席。施寒微教授以一个德国人的视角,为在场观众层层剥开中国文化史中不为人知的文化底蘊。他以“徐冰”“杨炯”“鲁迅”“《周易》”为例,以中国文化为切入点,向观众解释从古至今,中国人在追求和谐境界中运用的方法。

▲2023年11月,施寒微在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上发言。(中新网资料图片)

施寒微曾在浦东美术馆观看过艺术家徐冰创造的“英文方块字”书法。那是一种看起来像中文,但实为英文的新书写形式。在既熟悉又陌生的转换中,为观众打开更多思维空间。“当彼此沟通出现问题时,以一种带有调侃味道的讽刺去解决,有助于调和矛盾。当然,这种方式要求双方具有一定共同性。”施寒微说道。

提到“距离”概念,施寒微以杨炯的《卧谈书架赋》及《易经》中“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为例,他说,“中国古人在看书或在探索新事物时,会保持一定的物理距离。”在他看来,拉开距离,抛开偏见,从不同的文化视角和领域看待问题,或许会有不一样的发现。值得注意的是,保持距离不意味着疏远,而是通过保持距离来更加理性、更加客观地看待两国之间的联系。

施寒微还补充道,“沉默”方案的实施,则是双方出现矛盾时,保持一定的时间距离,起到一定缓冲。

想要让彼此更好达到一种和谐境界,施寒微强调,学会了解对方文化很重要。

几十年来,施寒微一直致力于理解中国的知识界、文学、宗教等领域的发展态势。在此过程中,他运用了主观性、听觉和味觉等范畴,以及启蒙运动、轴心时代、远和近等时空维度的秩序概念,同时也使用了比如在中国对佛教的接受、或对欧洲近代早期思想的辩论中所展现的辩论空间。

施寒微认为,文化连接了过去、现在和将来,也在人与人之间建立了联系。“在不同文化中看到差异,同时也要寻找相似之处。学会动态性地看待问题,看待文化,以便增加对彼此的了解,推动相互发展。”(完)

作者/孙晨慧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99991.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