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张珍贵的老照片,上面是我党革命元勋们的集体合影,而仔细一看,这张合照还有一个出人意料的地方。
在这张照片里,伟大领袖毛主席罕见地坐在了边缘位置,而周总理则干脆在毛主席后面站着合照,那么究竟是什么人,能够在这张群星荟萃的我党合照中占据C位呢?
处在照片正中央的几位老同志,被我党人士尊称为“延安五老”,除了谢觉哉因为公务没能参与此次合影留念,其余的四位都坐在了前排中间位置。
“延安五老”都有谁,他们为什么在党内地位如此超然?德高望重的他们,又为祖国的革命事业做过哪些杰出贡献呢?
五老的来历
所谓“延安五老”,顾名思义,是指曾在革命圣地延安工作过的五位老同志,他们的“老”,不仅仅是年龄老、资历老,更是老当益壮、老骥伏枥。
中共中央驻扎延安期间,林伯渠、董必武、谢觉哉、吴玉章和徐特立五位党内元勋为革命事业贡献良多,出于尊敬目的,德高望重的他们被党内人士统称为“延安五老”。
这五位老同志,陪伴我党我军走过了最艰难的斗争岁月,他们不但身体力行地践行共产主义革命理念,焕发出的崇高革命精神更是鼓舞了无数同仁。
“延安五老”的说法,是在何时正式形成的,党史研究人员有两种不同观点,一派观点认为是在1940年,另一派则认为是在1942年。
1940年,吴玉章老同志补办六十大寿,中央为他举办了简朴而郑重的庆贺仪式,毛主席在仪式上念诵了贺词。
毛主席的贺词中,夸奖了包括吴玉章先生在内的五位我党老革命,很多党史专家认为,正是从此开始,“延安五老”的说法出现了。
而在1942年7月,朱老总和徐特立等人前往南泥湾视察,期间他有感而发,写下了《游南泥湾》一诗,该诗有这么一句:轻车出延安,共载有五老。
当时陪同朱老总一起去南泥湾视察的,正好就是“延安五老”的五个人,因此也有党史研究人员表示,“延安五老”的说法,来源于朱老总的诗。
两派观点各自都有论据支撑,彼此无法完全说服,因此“延安五老”说法的准确起源,始终没有定论,但“延安五老”都是哪五位老同志,倒是确凿无疑。
这五位老革命,虽然有着不同的革命历程,个性与工作习惯等方面亦不尽相同,但他们对祖国革命事业的热忱是统一的。
五老的贡献
“延安五老”经历了我党我军的最初建设阶段,为革命发光发热,贡献汗水和智慧,新中国成立后,已是白发苍苍的他们,继续坚持为党为国做贡献,实在令人感动。
他们的崇高革命精神,和多年以来孜孜不倦的进取心,值得全党上下学习,更值得大家敬仰铭记,那么这五位老先生,具体有什么贡献呢?就让我们来看一下。
林伯渠
新中国开国大典的主持人林伯渠,是我党最早一批革命骨干,他于1921年在李大钊同志的介绍下入党,此后见证我军建立,参与革命根据地政务,屡立功勋。
红军长征时,林伯渠已是一介老者,但仍毅然承担起了部队后勤重任,为我军战士们辛苦筹集军粮和衣物、路费。
林伯渠腿脚不方便,组织特意给他配了一匹战马,减轻他的身体负担,可林伯渠一直把战马让给伤员,他自己只拄着一根拐棍,步履蹒跚地跟着大部队行进。
不光是战马,林伯渠几乎把自己的一切物资配给,都尽可能地让给受伤的战士们了,甚至警卫员给他找来一个暖水壶,希望他能喝口热汤,林伯渠都要送伤员那里盛药用。
林伯渠虽然对自己“抠门”,可对待红军的后勤工作,他可是不遗余力地干好,正是因为他的不懈努力,红军才不至于断水断粮,最终坚持走到陕北延安。
董必武
毛主席的授业恩师董必武,不但是党的创始人之一,也是党理论研究的大佬,1920年,他在武汉创建了早期的党组织,1921年成为了中共“一大”的代表,见证了我党诞生。
若论资历,论贡献,党内没有几个人比得上董必武,可他从来不居功自傲,一贯作风简朴的他,坚决拒绝以权谋私,党内经费更是能省就省。
抗战结束后,董必武曾多次代表我党出国考察访问,几次下来攒下了将近三千美元的活动经费,他没有任何藏私,直接把钱悉数交还组织,可见其光明磊落。
董必武的高风亮节,曾得到毛主席的多次公开赞扬,两人本就有师生之谊,又是志同道合的革命战友,情谊足足跨越了半个多世纪。
值得一提的是,董必武和毛主席不但在革命事业方面相互扶持,共同奋斗,在诗词创作方面也是难得的知音,毛主席曾说董必武擅长五律,还评价自己的五言诗不如他。
1972年2月,董必武成功当选为国家代理主席,而推举他的人,正是多年挚友毛主席,由此可见,毛主席对董必武的信任程度。
董必武没有辜负毛主席对他的信任,他在国家代理主席的位置上兢兢业业,把工作干得非常出色,退休之后,董必武专心于党史研究,一代革命家又成为了学术精英。
谢觉哉
“延安五老”之一的谢觉哉,没有出现在开头的照片当中,但他在党内的地位举足轻重,贡献丝毫不逊于其他四位老同志。
谢觉哉的入党年份比林伯渠、董必武稍微晚了点儿,他是在1925年正式入党的,由于工作能力优秀,他在八年之后成为了苏区的中央秘书,主管党政工作。
一贯以“嫉恶如仇”闻名全党的谢觉哉,曾大力治理党内贪腐,工作卓有成效,在他的治理之下,以唐仁达为代表的党内蛀虫被揪出来了,瑞金县重回风清气正。
毛主席在得知谢觉哉严厉治党的举措之后,公开赞扬他的清正奉公,还表示同志们都应该向谢觉哉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党的纯洁性。
长征开始的时候,谢觉哉已经年过五旬了,身体也很不好了,可他还是坚持跟着红军队伍走完了艰苦卓绝的长征路,令同志们敬佩不已。
谢觉哉惩治贪污腐败的时候雷厉风行,可他同时也十分讲究原则,绝不冤枉一个好同志,在1942年“延安整风”的时候,他有事说事,公正发言,帮助不少好干部洗脱了嫌疑。
新中国成立之后,谢觉哉依旧活跃,立志要为祖国发展建设奉献自己的余热,在特殊时期,他秉公直言,利用自身威望和影响力,保护了一大批无辜的同志。
吴玉章
不同于以上三老,“延安五老”之一的吴玉章,没有参加过长征,但这不代表他的贡献少,在党的宣传教育领域,吴玉章取得了丰硕的革命成果。
吴玉章是在1925年正式加入的共产党,但他开始革命生涯比这要早得多,早在辛亥革命时期,他就是同盟会的“扛把子”,为祖国之独立解放矢志向前。
后来,吴玉章在“五四运动”浪潮的感召下,逐渐接触并认同了马列主义先进思想,成为了共产主义者之后,吴玉章又将自身所知、所得教授给别人。
我军的“军神”刘伯承元帅,就是在吴玉章的教导之下,毅然入党参军闹革命的,多年以来,吴玉章启迪的同志数不胜数。
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失败之后,吴玉章被党中央赋予了一项重任,那就是去参加共产国际的第七次国际代表大会,为我党争取国际方面的援助。
吴玉章因此暂时出国,所以没有参加后来的红军长征,他也是“延安五老”中唯一没参加过长征的一位,回国之后,吴玉章继续党的宣传及教育事业,为我党我军培养不少人才。
毛主席曾高度评价吴玉章的工作能力和品性,称赞他“一辈子只做好事”,吴玉章老先生的榜样力量,深刻影响了数代党员。
徐特立
和吴玉章一样,“延安五老”之一的徐特立,主要工作领域也是党的教育事业,徐特立桃李满天下,得意门生除了毛主席,还有国歌的歌词创作者田汉。
不过跟吴玉章不同的是,徐特立参加过红军长征,而且走长征路的时候已经快六十岁了。跟林伯渠一样,他也把战马让给了伤员,自己则抄着一根竹拐杖尽力跟上大部队。
徐特立不光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路,1927年正式入党的他,还在入党同年参与过波澜壮阔的南昌起义,见证了我军的诞生。
毛主席曾高度评价徐特立,说他是一名“坚强的老战士”,可谓是恰如其分,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有一次跟他交谈,还动情地称呼徐特立为自己永远的老师。
五老的影响
通过上述盘点,不难看出“延安五老”中的每个人,都是和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共事多年、携手奋战的,正因如此,毛主席对这五位老同志都特别了解。
毛主席不光高度评价“延安五老”,还着力在党内宣扬他们的事迹和精神,为广大党员群体树立个人道德与党务工作标杆。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延安五老”都是党员们的学习榜样,一代又一代的我党干部们继承他们的遗志,为党、为国、为民付出了自己的一生。
现如今,我党已经风风雨雨走过了一百多个年头,“延安五老”的革命精神历久弥新。他们的杰出事迹与个人操守,值得我们永远铭记怀念。
参考文献:
1.中共“延安五老”(《新湘评论》2011年02期)
2.延安五老的初心之路(《党史博采》2021年07期)
3.延安“五老”,精神不老(《领导之友》2017年18期)
4.延安“五老”的崇高风范(《吉林人大》2022年11期)
5.中共延安“五老”及其精神内涵研究(《延安大学学报》2017年06期)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94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