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智慧中,流传着一句格言:“有仇不报非君子”。在古代,君子是知识分子的最高荣誉,被视为品德高尚、行为端庄的典范。即使是君子,如果心中怀有仇恨却不报复,便被认为是有所缺失的。这种观念深植于传统文化之中,反映了报仇的重要性。
要报仇并非易事。知识、财富、运气等因素都可能成为报仇的障碍。尤其是当报仇的对象地位显赫时,报仇更需要耐心等待时机。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身怀大仇却静待时机最终成功报仇的故事,其中孙膑的报仇故事尤其引人入胜。
孙膑的报仇对象是庞涓,而两人之间其实有着一段交情。据《史记》记载,年轻时的孙膑曾与庞涓一同学习兵法;而《东周列国志》则称他们都是鬼谷子的弟子,共同研习兵法。
那么,为何两人之间会结下仇怨呢?实际上,这主要源于庞涓的嫉贤妒能。可以说,正是庞涓的妒忌心态,挑起了两人之间的仇恨。
庞涓学成后很快展现了他的才能,在魏国成为一名将军,而孙膑则显得比较落魄,一时之间未能找到立足之地。庞涓知道孙膑的才华,为了防止他未来可能在战场上超越自己,或者抢走风头,便假意邀请孙膑前来效力。
在孙膑落魄时,他接到了庞涓的邀请,对此感到喜出望外,毫不犹豫地前往了魏国。庞涓并没有真诚地对待孙膑,而是编造了罪名,并对他进行了酷刑。关于孙膑的刑罚,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他被挖去了膝盖骨,另一种说法是他的双腿被砍断。总之,他失去了自由行走的能力,并被贴上了罪犯的标签。
孙膑并未如庞涓所愿般软弱,他成功说服一位齐国使者将他偷偷带回齐国。在齐国,孙膑得到了大将田忌的赏识成为其门客。尽管成为门客,但受当时贵族养士风气的制约,他无法施展才华,若想复仇,必须获得田忌的信任和军权。
孙膑是如何获得军事指挥权的呢?这便是著名的田忌赛马故事。孙膑以三胜二的微弱优势帮助田忌赢得比赛,赢得齐威王的赏识并被任命为齐国军师。
得到军权后,孙膑如何向庞涓复仇呢?
获得军事指挥权后,孙膑并未忘记庞涓。当时庞涓在魏国担任大将,而孙膑则在齐国担任军师。尽管两国暂时未发生冲突,但春秋战国时期借助其他国家参与外战并非难事。机会很快就来临了,魏国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援。
齐威王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派兵支援,因为若赵国失守,魏国将紧邻齐国,必然会对齐国构成威胁。孙膑与田忌一起商议对策。田忌打算直接前往邯郸与魏军交战,但孙膑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直接与魏军交战将导致惨烈战斗,而魏国后方必然空虚,如果齐国不前往救援邯郸,改为直接攻击大梁,魏军必然回防,导致邯郸之围解除。一切按孙膑的计划进行。
得知齐军转而攻击大梁后,魏国王急忙调回军队。孙膑在他们必经之路设下埋伏,赵国得以转危为安,而齐军则以逸待劳,大胜魏军,使魏国受到重创。
经过十三年的时间流逝,魏国再度兴兵伐韩。面对魏国的攻击,韩国不得不向赵国寻求支援,而齐威王也同样派遣了援军。在这一次的军事行动中,孙膑再次扮演了关键角色,他沿用了“围魏救赵”的战略框架,但巧妙地融入了新的战术以迷惑对手庞涓。
庞涓自上一次败于孙膑之手后,对孙膑采取的战术保持高度警惕,对“围魏救赵”的策略已有所预防。孙膑机智地采取了“增兵减灶”的新策略,这一巧妙之举旨在混淆敌方的判断,使庞涓对赵军的真实意图和实力产生误判,展现了孙膑不仅在战略上的高明,也在战术创新上的能力。
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战斗中,当部队行军到吃饭时间时,通常会采用埋锅造饭的方法:挖坑、采集柴火、生火做饭。孙膑发布了一项严令,要求齐军每天减少挖火坑的数量,制造出齐军士兵减少的假象,实际上这是为了迷惑庞涓。
庞涓接到齐军进兵消息后,他率领部队有条不紊地回防,途中看到齐军的火坑越来越少,误以为齐军已溃不成军,便亲率精锐骑兵追击,打算用骑兵先咬住敌军,然后再由步兵跟进。孙膑早就预测到庞涓的计谋,提前布下埋伏。
当庞涓率领骑兵赶到时,却发现齐军并非溃不成军,而是有条不紊,等待他们的是孙膑设置的埋伏。孙膑的弓箭手在狭窄的马林里伏击,齐军一举消灭了庞涓的骑兵,庞涓自知无力回天,羞愧之下自刎而死。这场惨败使魏国国力大衰,从霸主地位跌落。
庞涓因此被历史记载为嫉贤妒能的小人,直至今日,人们谈及兵圣时仍不忘踩他一脚。孙膑最终将庞涓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以此完成了复仇的最后一步。
在春秋战国这一动荡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角逐异常激烈,不断的土地争夺战使得周天子的控制力日渐衰弱,显示出分封制度已走向衰末。在这一背景下,孙膑与庞涓之间的较量仅是众多冲突中的一例。即便没有他们的故事,历史的进程也必将有其他人物涌现,扮演相似的角色。孙膑展现出的智慧和勇气,特别是在遭受庞涓严重折磨之后仍然保持坚定的信念,并最终实现了从逆境到胜利的转变,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反思的。这不仅是对个人坚韧不拔精神的赞扬,也是对那个时代背景下人性光辉的体现。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