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评论|共享单车节假日纷纷涨价, 市场结构决定了定价方法

封面新闻2024-04-10 19:44:16  136

□蒋璟璟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不少品牌的共享单车节假日涨价,起步价从原来的1.5元/15分钟,涨至1.8元/15分钟。部分网友称,企业此番悄悄涨价,有“刺客”嫌疑。对此,有关公司工作人员回应称:节假日人力成本、运维成本普遍上涨。共享骑行是重资产投入,算上折旧和人力费用,如不在部分城市进行价格动态调整,则很难维持运营。其表示,“这已是业内常态”。(澎湃新闻)

共享单车依旧处于强劲的“涨价周期”中。复盘其提价历程,我们不难发现,相关企业不约而同采取了“小步快走”“温水煮青蛙”的策略。这是一种温和的、渐进的,同时也是高频的、连续的价格上探路径。每一次的调价,似乎都是微不足道的,但日积月累,蓦然回首,用户终于发现,相较于前些年的行情,共享单车的收费已然有了惊人的涨幅。而最近,“节假日价格上浮”的新玩法,又为之加上了新注脚。

共享单车作为纯粹由市场从无到有创造的商业服务,一直以来都是实行自发调节、自主定价。其价格的形成机制非常复杂,并且在不同阶段,业界也明显采取了不同的定价方法。比如说,在初始发展阶段,为了争夺用户、提高市占率,共享单车纷纷“烧钱换市场”。彼时,基于“竞争定价法”的思路,各大平台之间掀起了激烈的价格战,共享单车被卷成了白菜价。应该说,这一“如烟往事”,在很大程度上形塑了消费者关于这一产品的价格预期。

然而时移世易,上述的“预期”早已被无数次打破。时至今日,共享单车早已完成了从“群雄逐鹿”到“三足鼎立”的结构性切换。与之相伴随的,是行业“高增长”终结,在存量博弈的新语境下,各大企业不再以“追求规模”为首要考量,转而将营收和利润作为最优先目标。在此阶段,其定价方法,进一步转向了“成本加成定价”,也即在单位成本上增加一定的利润比例来确定销售价格。与此同时,行业默契取代了行业竞争,“跟随性定价”成为主流。

观察本轮共享单车节假日涨价的动作,某些平台间堪称“不约而同”。即便不能说是“步调一致”,至少也是“零时差跟进”——凡有一家冒头“提价”,另外几家必定跟涨;凡是一家企业找到个理由涨价,约等于所有企业都找到了理由涨价。在这种“此起彼伏,一体适用”的格局内,共享单车领域的涨价,自然有了越来越多的所谓“业内常态”。在“节假日价格上浮”之后,可以预见的是,共享单车的涨价潮,大概率仍会继续下去。

新的计价规则下,某些品牌的共享单车,节假日一小时要收费4.8元之多。谈论其是否是“价格刺客”,并无太多的意义。如今真正的问题在于,我们看不到任何明确的刹车机制,来叫停和逆转这轮涨价浪潮。正常的市场定价,理应是有涨有跌的,只涨不跌、易涨难跌的共享单车行业,其价格态势及其背后的市场结构,真的合理吗?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74291.html
0
最新回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