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非, AI 的尽头真是“宁王” ?

翼言2024-04-10 11:17:05  97

丨宁德时代储能新品发布会现场

4月9日下午,宁德时代发布天恒储能系统,宣称在之前三年零衰减的基础上实现了“首五年容量零衰减,首五年功率零衰减”,同时强调了其长寿命、高安全、大容量、小尺寸的特色和优势。

发布会上,宁德时代储能事业部CTO许东梅说,目前宁德时代储能系统已实现近1000个全球项目落地。最后,她表示“科技的竞争极有可能演变成能源的竞争”,并反问道:中国目前的电力结构中,传统化石能源能否支撑科技发展?

比起上个月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2023年财报会上的发言,许东梅说得相当婉转,但意思大家都听懂了。

AI时代来临对电力等能源供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际AI巨头萨姆·奥特曼、埃隆·马斯克等均在把不同场合多次表达过对电力紧缺的担忧,强调“AI的尽头是光伏和储能”。

在去年的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曾毓群也提到:2030年储能市场需求将超过1TWh,TWh时代已来。

曾毓群今年在财报会上则说,宁德时代将肩负起新时期能源“新基建”建设的重任,愿景是把人类新能源推向新高度。

看来“宁王”野心不小,但并非狂言。

十年深耕:“宁王”的储能布局

丨宁德时代2023年和2022年收入构成

宁德时代上个月发布的2023年财报中,储能业务呈现了明显的增长态势:2023年储能电池系统销量同比增长46.81%,增幅超过动力电池14.25个百分点;营收占比14.94%,同比增长1.25个百分点;系统毛利率为23.79%,同比提高6.78%,甚至超过动力电池系统的毛利率22.27%。

这也意味着,储能电池系统已经成为宁德时代营收来源的第二增长极,且增长空间很大。

根据SNE Research的数据,2023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全球使用量市占率达36.8%,连续七年稳居全球榜首;储能电池全球出货量市占率达40%,连续三年蝉联世界第一。

名副其实的“双料冠军”。

另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2023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387.7GWh,同比增长31.6%。其中,宁德时代以167.1GWh的装车量位居第一,市占率43.1%。

“宁王”地位依旧。

然而,新的战事已经开始。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持续深化,价格战硝烟背后倒逼车企降低成本,作为整车成本关键一环的动力电池产业迎来周期性调整。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还显示,2024年2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18.0GWh,同比下降18.1%,环比下降44.4%。作为行业龙头,宁德时代自然首当其冲。

同时,不少车企为了降低成本加大动力电池自研力度,想摆脱”给宁德时代打工”的被动地位。

宁德时代的日子一度不那么好过,市值也大幅缩水。

丨宁德时代鲁能国家级储能电站示范工程

好在,动力电池之外,宁德时代在储能领域早有全方位深度布局。

早在2011年,宁德时代就参与当时全球规模最大的风光储输示范工程——张北储能项目。官网显示,创始团队于2011年二次创业,成立宁德时代。可以说,新的宁德时代(相较1999年成立的ATL)自成立起就将储能和动力电池放在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

丨宁德时代储能业务布局

除上图所示之外,值得一提的还有,2022年11月,宁德时代成立了由其全资持股的储能发展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储能技术服务、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等,不可谓不全面。

根据天眼查等平台信息,截至2023年底,宁德时代投资成立的储能相关公司近70家,总投资额超465亿元,范围涉及到新能源、储能电池、太阳能、储能设备、电池包/组、BMS、PCS、EPC、储能技术服务等。

直到2023年,宁德时代储能业务营收同比增速超过核心动力电池业务,全球出货量连续三年高居榜首。

国信证券研报分析称,2025年之前,仅国内市场的储能市场空间就有望达到6500亿元;到2030年,市场空间可达1.2万亿元以上。这也就是说,储能市场空间将远超汽车动力电池市场。

显然,这是宁德时代十年深耕全方位布局后的厚积薄发。

着眼未来:AI的尽头还真是能源

有“美国孔子”之称的思想家、文学家爱默生曾对煤有过这样的评论:

每一个煤筐里都装着动力和文明。

足见能源对科技进步的重要性。

AI浪潮已起,世界各国争先恐后倾力投入,俨然一场新的“军备竞赛”。然而,发展AI有多费电呢?

斯坦福人工智能研究所发布的《2023年人工智能指数报告》显示,谷歌单次搜索耗电0.3瓦时,而每次AI搜索大约为8.9瓦时,几乎是一般搜索耗电量的30倍。

荷兰科学家亚历克斯·德弗里斯则做了更深入的测算,仅ChatGPT日耗电超过56.4万度,相当于1.7万个美国家庭一天的总用电量。他还估算,到2027年,仅因AI而产生的耗电量就可能接近人口超过1000万的瑞典或1700万的荷兰一年的总用电量,而这相当于当前全球用电量的0.5%。

几乎所有国家和最聪明的科学家们都认为,AI是未来,断不可逆势而为。看起来,电力危机已迫在眉睫。马斯克甚至在博世互联世界2024大会上表示:2025年,也就是一年后,AI的发展就将面临电力紧缺的困境。

应对之道自然是开源节流,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开源。因为降低能耗的可能性有,但是不大,黄仁勋的乐观“过去十年,我们将计算和人工智能提高了100万倍……而它所消耗的成本、空间或能源,并未增长100万倍”,并不能免除担忧。

国内外已经开始行动。

比如,拥有全球1/3数据中心的美国,其能源部2022年就宣布,给44个州的58个项目投资34.6亿美元以改造电网系统。

而就在一周前,美国能源部还宣布,将给密歇根一家名为Holtec Palisades的核电站提供15亿美元(约108亿元人民币)的有条件担保贷款,重启这家本已关闭并计划拆除的核电站,就是为了应对电力需求的飙升。

环球同此凉热。

在这样的背景下,再看宁德时代的储能布局和曾毓群的储能愿景,或许更好理解:在“宁王”的储能“煤筐”里,也装着推动包括AI在内的科技进展的“动力和文明”。

宁德时代的储能和AI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70409.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