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落实扩大内需战略,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其中重要的一环是稳就业。
利用好高素质劳动力数量巨大且不断增加的优势,增强创新活力,提升供给质量,更好满足多样化、个性化消费需求,形成扩大内需的规模效应。
张丽宾
就业稳定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前提。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多措并举稳就业促增收”。可见,中央已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稳就业重要性进一步提升。
稳就业是扩大内需的基础
2022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提出“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的目标和重点任务,要求按照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和投资再生产的全链条拓展内需体系,培育由提高供给质量、优化分配格局、健全流通体系、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等共同组成的完整内需体系。
在整个内需体系的全链条中,就业问题贯彻始终。首先,劳动力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必须要有数量充足且高质量的劳动力与生产资料有效结合,才能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供给。分配环节是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关键,劳动者必须获得充分的劳动报酬,才能高质量地完成劳动力的扩大再生产,成为生活资料的消费主体;资本、管理、技术等生产要素所有者必须获得合理的要素收入,才能成为扩大再生产的要素投入主体,实现投资再生产。可见,开发数量充足、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力,促进劳动力要素供求匹配、实现就业,保障劳动者获得充足的劳动报酬、生产要素所有者获得合理的要素回报,是扩大有效需求、形成扩大内需规模效应的基础和关键。
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不少,比如有效需求不足等。在就业领域表现为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
落实扩大内需战略,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其中重要的一环是稳就业。稳住近7.7亿劳动力的就业机会、7.3亿就业人口这个基本盘,就稳住了近5亿个家庭、14多亿人口的基本生计,稳住了1.7亿多市场主体的生机,稳住了内需增长的基础,有利于形成扩大内需的规模效应。
从战略高度稳就业,形成扩大内需的规模效应
综合考虑国内外形势和各方面因素,考虑促进就业增收、防范化解风险等需要,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了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的主要发展预期目标。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综合施策,保持就业总量稳定,提高就业质量,为形成扩大内需的规模效应奠定基础。
第一,通过稳增长来稳就业。
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未来,我国将持续提升吃、穿、住、行等传统消费品质,积极发展文旅、养老育幼、医疗健康、教育、体育、家政、社区公共服务等服务消费,加快培育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大力倡导绿色低碳消费,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人总是要消费的,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就能稳住大量的就业机会;不断创造并提供新的消费品和服务,还能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我国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投资需求潜力巨大。未来,我国将加大制造业投资支持力度,加快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及生态环保设施建设,完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完善医疗、教育、养老等社会民生基础设施,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前瞻布局创新基础设施等,这些投资项目本身会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发展,稳定和扩大全产业链就业,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中挖掘新的就业增长点。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均等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将会释放巨大的消费潜力,稳定和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健全超大特大城市、大中城市、中小城市、县城的城镇体系,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推进以县城为中心的县域经济发展,将有利于促进劳动力向劳动生产率高的地区流动,也有利于就业增收。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完善乡村市场体系,丰富乡村经济形态,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积极推动农村现代化,有利于促进农村人口就业增收。
第二,通过稳市场主体来稳就业。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稳定就业。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政策预期,不断改善营商环境,切实解决民营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各种困难,落实和完善稳岗返还、专项贷款、社保补贴等政策,增强企业稳岗能力。对就业容量大的行业企业进行重点监测,一企一策,加大支持力度,保障企业用工和就业稳定。
支持创业带动就业。要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全面升级创业服务,为创业者提供项目推荐、场地支持、金融服务等一揽子扶持。继续加大创业担保贷款、一次性创业补贴等各类创业政策支持,鼓励引导专业技术人员、返乡人员等各类群体投身创业,更好释放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发展新经济带动新就业。要继续鼓励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创新发展,带动新职业和新就业形态的发展。规范新就业形态的发展,更好保障从业人员的权益等。
第三,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来稳就业。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加大力度推进“技能中国”行动,大规模开展面向企业职工、重点群体的专项培训,根据需要完善和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补贴、以工代训等政策,助力企业稳岗、稳定重点群体就业。尽快建立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强化新职业技能培训,使劳动者能够根据市场需要便捷获得职业技能培训,增强终身应对职业变动的能力。
提高教育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的适配性。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特色发展,培养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相适应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根据产业发展需要,优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方式,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大急需紧缺人才的培养力度,提升学生的数字能力和就业能力,培养劳动力市场真正需要的人才。
第四,通过促进劳动力供求匹配来稳就业。
健全全国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大市场,培育劳动力要素有序流动的市场环境,保障城乡劳动者能够根据市场供求自由流动,享有平等就业权利。完善全国统一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按实际服务管理人口规模配置公共资源。建立协调衔接的劳动力、人才流动政策体系和交流合作机制,通过实现劳动力的合理配置稳就业。
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全力夯实基层就业服务。将就业公共服务下沉到基层,壮大基层社区专业化服务队伍,提升便民化服务能力,特别是要将就业管理服务融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范畴。
不断提升市场化人力资源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市场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服务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功能,有效化解企业招工难、劳动者就业难的问题,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与人力资源协调发展。
第五,通过完善就业保障体系来稳就业。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稳定和扩大就业,重在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收入。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劳动者工资决定、合理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保障劳动者基本收入水平,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有序增加社会民生领域投入,推动教育、养老、医疗、住房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合理减轻劳动者的生活负担。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劳动者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
保障重点群体就业。要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促进并重,大力拓展数字经济等领域的知识型、管理型、技能型就业机会,全力稳定公共部门岗位供给,强化政策激励经营主体吸纳就业,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培训见习机会,提供精准、有效的就业服务,引导广大青年积极就业。着力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促进农民工在城镇稳定就业。加强对返乡创业农民工和就地就近就业农村劳动力的政策支持和服务。
兜底保障困难群体就业。完善公益性岗位、求职创业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等困难群体就业政策体系,不断健全就业援助制度,保证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实现就业。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尽快完善老年人力资源市场和政策服务体系,支持有就业意愿的老年人再就业。
完善就业工作体制机制和就业政策支持体系。要构建就业一体化工作推进机制,将就业工作成效纳入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推动各项经济社会政策与就业政策联动,形成稳就业合力。调整优化稳就业政策,形成稳岗扩就业的系统性、全链条政策支持体系。全力加强就业监测预警,确保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总之,从战略高度稳就业,使居民有稳定收入和预期,就能发挥好人口规模巨大和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不断扩大的优势,充分释放出消费潜力;就能利用好高素质劳动力数量巨大且不断增加的优势,增强创新活力,提升供给质量,更好满足多样化、个性化消费需求,形成扩大内需的规模效应。
(作者系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二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