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大毒枭, 有4亿资产270人武装, 被抓时向中国警方撂下一句狠话

鲁滨逊每日日记2024-04-07 09:11:23  60

文丨鲁滨逊的日记

编辑丨鲁滨逊的日记

——●?前言?●——

20世纪90年代,金三角地区有这么一个中国人。

他坐拥4亿身家,掌握上百支美国最新武器,拥有一支精良军队,不仅能参与、控制缅甸的国家政事,垄断了缅甸50%的毒品贸易,是整个行业的“扛把子”。

人们不知道的是,这个谭晓林从前只是一个四川贫困农村的小小打工仔。

那么,谭晓林是如何如何走上贩毒这条道路的?

文本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文章,部分细节存在艺术加工请注意甄别。

——●?人生转折点?●——

谭晓林自然是没有那么大能力,一步从穷小子变为贩毒大亨,但他有一个不想吃苦的心,也正是这颗心让谭晓林慧眼识珠,成功傍上了一个好妻子。

而,这个慧眼识珠的能力还要从谭晓林小时候开始说起。

谭晓林的父亲谭光华是个只会为人写字的文盲,母亲则靠织补手艺维持一家人的温饱。

贫困造就了谭晓林的野心和勇气。他在13岁时,就已经对那种贫困生活嗤之以鼻,毅然决然地从学校辍学,想要出外闯荡挣钱。尽管遭到父母的万分反对,但谭晓林孤注一掷,背起行囊就此离开了家乡。

离开家乡后,谭晓林在沿海多个城市打过工。

1982年,他20岁那年靠倒卖凉鞋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有了十万元的巨款进账。

但是好景不长,第二年谭晓林又在倒卖罂粟中失手,被警方查获,家徒四壁。

一失足成千古恨,谭晓林从此彷徨无助,在云南边境一带打工度日,他的运气似乎就这样耗尽了,直到1986年那个重要的转折点出现。

那一年,在一场聚会上,谭晓林邂逅了自己的真爱杨姝。

杨姝不是一个普通的姑娘,她的父亲竟是缅甸北勐古特区的财政部长,也是一名臭名昭著的毒枭。

谭晓林聪明伶俐,很快就发现了杨姝的与众不同。他用一腔热诚迷得杨姝芳心暗许,两人很快确立了恋人关系。

1987年,谭晓林26岁时就娶了杨姝为妻,并跟随她移居到了缅甸。

就这样,一个出身贫穷农家的青年,凭借一腔热枕旁人,竟踏上了人生的巅峰,成为了岳父这位大毒枭的女婿。

最初,岳父杨国栋只是出资让谭晓林经营木材和珠宝生意。每每提及毒品交易,杨国栋总是一概回绝。

直到发生了一场惨烈意外后,杨国栋才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对女婿的定位。

——●?意外走向不归路?●——

1992年,谭晓林和客户进山考察木材,在深山穷乡一呆就是一个月。长时间未归,妻子杨姝日夜惦念,终于决定带着女儿也进山寻夫。

恰逢那日杨姝一家在山中借宿,外出的亲戚家中突然闯入几名吸毒歹徒,他们原打算入室行窃。

谁知遭到杨姝当场遇阻,歹徒出手太凶,竟使一根木棍击中了杨姝的后脑,将她打成重伤。

就这样,等谭晓林赶回来时,妻子已经离世,女儿则在一旁放声痛哭,对他来说,妻子的突然逝去无疑是个致命的打击。

而更让他无法释怀的,是妻子之所以遭此不幸,全因当初自己贪恋木材生意财源,才会长时间在外缺席。

妻子的离世让谭晓林陷入深深的自责和颓废,整日借酒消愁。

正当他失去人生方向之际,岳父杨国栋找上了门。

多年经营毒品的杨国栋看准了女婿这个危机时刻,悄然为他引入了毒品贩运的大门。

起初,谭晓林是拒绝的,可是看着妻子的遗像,回想着她曾经的嘱托,让自己要好好生活,为了这个家他不得不听从了岳父的建议。

于是,在杨国栋的帮助下,谭晓林开始暗中接手一些贩毒活动。

——●?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几个月前,他被岳父介绍认识了久经沙场的老毒枭陈孟堂,不仅如此还收到了一个运送98斤海洛因的任务。

最令谭晓林无法拒绝的是,这份工作做完,他将收到10万元的超高报酬。

所以,即便谭晓林心中多么忐忑,他还是踏上了这趟“旅程”。

运输车渐行渐远,谭晓林盯着它的车尾灯,紧咬着指甲,焦虑难耐。

突然,前方传来阵阵喊叫声,他的心如同坠入冰窖。原来是边防军警查获了这批毒品,陈孟堂的侄子也被捕。

躲过一劫的谭晓林心有余悸,本想就此退出,远离这条邪路。

然而,当翻开钞票时,叮当作响的金钱声再次唤醒了他的贪欲。

他开始反思,靠佣金做毒品运输的确风险太大,必须转变做法。

次年,他再次接受陈孟堂的委托,在缅甸境内亲自销售80公斤海洛因。这一次行动十分顺利,他赚取了上百万元的暴利。可谭晓林并未就此满足,他意识到单纯做跑腿的买卖太过被动,利润有限且危险重重。

要想彻底改变命运,就必须建立自己的贩毒集团,掌控整个产业链!

从这之后,谭晓林开始运作自己不一样的的“军团”。

为了自己能够在贩毒这个黑暗军团好好的存活下来,谭晓林就像是一个狡诈而精明的操盘手,对手下的每一个环节都安排得细致入微,以期万无一失。

首先是运输线路的选择。经过多次勘察,谭晓林终于找到了一条中缅边境的地下隧道。

这条隐蔽的秘密通道,成为他贩运毒品的必由之路,为了避免被发现,他们会对运输车辆进行特殊改装,将毒品藏在货车水箱的夹层之中,即使被检查,也很难被发现蛛丝马迹。

其次是运输人员的管理。谭晓林对手下人员要求极为严格,禁止任何人吸食毒品。因为在他看来,吸毒者大脑昏沉、行为散漫,容易出现失误,而在这个行当里,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酿成大错。所有的运输人员,都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警惕,绝不允许有任何闪失。

再者,为了方便指挥和联络,谭晓林在办公室里安装了20多部电话和手机

每个手下都被编上了代号,就连毒品也有着各自的绰号。比如海洛因代称"玻璃",大麻叫做"青草",冰毒则称为"白雪"。

如果某个电话无法接通,就说明那条线路出了问题,谭晓林会立即切断与那名手下的联系,避免自身曝光。同样,如果手下报出了真实姓名而非代号,也意味着已经被捕,谭晓林会毫不留情地抽身而退。

为了隐藏行踪,通讯时他们还使用一套暗语。比如"阿昆家"指代昆明,"老周家"就是广州。"大电视机"的意思则是大货车。

如果说"在阿昆家,老周看了老李的电视机,设备很好",那就是"广州人已到昆明,验货一切OK"的隐语。

凭借着种种精心部署,谭晓林在5年内就成为了金三角地区最大的毒枭之一,向国内贩运毒品达55次、3吨之多,赚得盆满钵满。

钱赚到手了,权力的野心也在膨胀。为进一步扩大勢力,他开始瞄准缅甸政府高层。

谭晓林请来两名军师,认真研究如何与当权者勾肩搭臂。在他们的运作下,通过大笔捐款教育和做慈善等方式,成功接近了勐古特区的军政高官。

有了这层"保护伞",他的毒品生意自然更加猖獗嚣张,短短几年就制造化学毒品达26.5吨,参与制毒案件多达34起。

他野心勃勃,不仅疯狂扩张毒品产业,还将手伸向石油、房地产等合法领域,到处敛财。

权力膨胀到最高峰时,他甚至能任免当地最高行政长官。

在外人眼里,谭晓林是位光鲜亮丽的慈善家、政治家,常与缅甸高层官员亲密往来。谁能想到,这位备受追捧的"大佬"其实是个毒贩子、黑帮头目?

然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早在1995年,谭晓林的罪行就曾暴露在中国警方的眼皮底下。

当年,他第一次贩毒运载98公斤海洛因的货车就遭到查获,从此彻底进入了警方的视线。

——●?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2001年4月20日,原本是谭晓林准备前往故乡,给已故母亲上坟扫墓的日子。

临行前,他突然接到了缅甸国防部高官的一个"生意"电话,说是要商谈共同开发石油资源的大计,贪婪熏心的谭晓林毫不犹豫,改变了行程,火速赶往缅甸国防军司令部。

谁曾想,等待他的并非什么财源滚滚的"生意",而是一个精心布下的陷阱!谭晓林一进军营,立即被事先布防的中缅联合警力团团围住,这回他是彻彻底底地落了圈套。

三年来,中国警方一直在暗中部署这场鸿蒙行动。

为了避免走漏风声,他们不得不求助于缅甸方面,只有双方通力合作,才能确保万无一失地捕获这个肆虐金三角的"毒王"。

谭晓林狂妄自大,根本想不到自己竟被上了如此大的一计,在获知他已被捕的消息后,手下小弟们慌作一团,甚至还商议暗杀谭晓林以绝后患。

为确保安全,中方不得不出动大规模武装力量严密护卫,还特意安排了与谭晓林长得酷似的替身,来迷惑歹徒。

就这样,在层层戒备下,这位昔日令人胆寒的"大毒枭"终于被平安押解回国,迎接法律的审判。

2004年6月,法庭以涉毒、走私等罪名判处谭晓林死刑。

临终,这位曾经凶残无比的男人才开始忏悔自己的罪孽深重。

他想起年迈的母亲,想起妻儿的呼唤,痛恨当初被金钱和权力冲昏了头脑,走上了这条不归路。

可是一切都已经太迟了,谭晓林将自己的贪欲建立在无数分崩离析的家庭之上,早已无颜赎罪。

神州大地终于扫去了这颗罪恶的毒瘤,但它为人民带来的创伤,却需要漫长的岁月才能痊愈。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2001-11-26,《铁拳砸向毒枭》

[2]《人民公安》,2004-11-25,《毒枭谭晓林的爱恨情仇》

[3]北京电视台《档案》,第2012-12-18期,《智擒毒枭谭晓林》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62203.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