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参与此战的不只有解放军官兵,还有当地民兵。
这些民兵之所以参战,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熟悉地形,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们中许多人都和越南方面有深仇大恨。越南本来接受了我国的大量援助,但亲苏派的黎笋上台后却迅速投入了苏联的怀抱,配合苏联围堵我国。越军多次越境杀害我国边民,劫掠我国财产。当地民兵主要就是由边民组成的,可以说对越南是恨之入骨。
而越军见无法在正面战场上击败解放军,便动起了袭击民兵的念头。他们曾突然袭击我国一支民兵部队,造成99人伤亡。许世友闻讯大怒,当即下令将这股越军全部消灭。那么,越军是怎么袭击得手的呢?我军最后能否消灭这股越军呢?
这是1979年3月3日的事情,当时我军已经扫清了越军在边境重镇谅山的外围防线,开始对谅山发动总攻,而为他们做后勤工作的就是民兵。
虽然民兵不能上前线打仗,但他们在之前的几年里已经受够了越南人的骚扰,因此也希望能为解放军做一份贡献,从而让我国在此战中有更大战果,也能让越南人消停一点。
当天,一支由广西民兵组成的运输队正走在通往同郁村的道路上,他们从15号界碑出发,任务是将弹药和粮食运送到同郁村补给点。
此时我军已经完全打通了前往谅山的道路,沿途各战略要点都被我军控制,再加上这条运输线之前从来没出过岔子,民兵们也就放松了警惕,认为不太可能遭到袭击了。
谁知就在运输队经过同登镇西南侧的607高地附近时,突然枪声大作,一队埋伏的越军向我军运输队发起了猛烈攻击。显然,他们早就摸透了运输队的路线,在这条运输队的必经之路上埋伏好了。
运输队由民兵组成,装备和训练水平本就不如解放军,再加上突然遇袭,猝不及防,结果伤亡惨重。虽然队长指挥民兵们奋起抵抗,但运输队最后还是被越军打散。后方人员赶紧退往15号界碑,前方人员则加速前往同郁村,向我军在当地的驻军求援。
其实此时运输队离55军的驻军点只有不到2公里距离,因此在接到求救消息后,55军迅速派出一个步兵连前往救援,但该部队赶到时越军已经逃离。
事后统计发现,我军损失了一个步兵团三天的口粮和一个基数的弹药,还有99名民兵伤亡。要知道运输队总人数才150人,这个伤亡率逼近三分之二了,损失不可谓不惨重。
并且越军行事极为残忍,把尸体的衣服都剥光了,还在尸体周围布下地雷,试图以此杀伤想为民兵收尸的我军战士。并且我军为了区分敌我,给民兵们每人都配发了解放鞋、皮带和军用水壶作为标志,现在这些物件也都被越军抢走。这就意味着越军可能会靠着这些标志伪装成我军民兵,给我军带来更大的损失。
我军干部深知此事的严重性,迅速上报给了东线总指挥许世友。许世友闻讯后也是大怒,越军如此凶残暴虐,而且还是在离我军这么近的地方发动袭击,可见其猖狂到了何种地步。他当即下令,一定要把这股越军找出来,找出来之后就地消灭!
接受这一任务的是161师,但师部首长们得知命令后也犯了难。要知道607高地早已被我军攻克,这股越军又是从哪冒出来的呢?越军又向来善于隐藏,要找到这股越军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不过我军的侦察兵实力也是相当强的,在进行了数次侦查后,161师还是把情况调查清楚了。原来,我军之前攻克的是南607高地,这也是越军的核心阵地,而越军在北面其实还有北607高地和开村等小型阵地,越军在这些地方兵力不多。由于南607高地北我军攻克,这些部队便被困在了北面,失去了补给。
这些部队中有一个加强连就潜伏在北607高地附近,他们发现我军运输队总会从这附近经过,便打算“捞一笔”,这也是越军得手后疯狂劫掠的原因。
而当时解放军一路高歌猛进,攻克南607高地后就直取谅山了,也就忽略了北面的这股越军小部队。但现在既然这股越军对我军运输构成了这么大威胁,那我军肯定要予以歼灭。
于是,许世友当即将正在谅山前线的161师481团和482团都调了回来,猛攻这股越军。附近的民兵部队也立即请战,直接就冲了上去——他们也大多是广西边民,很多人和之前的遇袭运输队成员都有亲友关系。
结果可想而知,越军这么点人,当然不是我军两个团正规军和大批民兵的对手。战斗仅一天,越军就被我军彻底击溃,阵地也都被我军攻占。还有部分越军没有被击毙,他们躲在尸体堆里装死,以为这样就能躲过一劫。但我军可不惯着他们,先用火焰喷射器烧,再用炸药炸,接着上刺刀,这一套下来,装死的越军也真的死了。
最后,除少量伤兵外,这股195人的越军被我军全部击毙。不过即便是越军伤兵也没能躲过去,我军本想把他们送到后方医院去,留几个活口来审讯。而民兵们也十分热情,表示解放军战士上前线打仗就好了,运伤兵的事完全可以交给他们。结果在运送过程中,这些伤兵纷纷“伤势恶化”,最后全死了,没有一个到后方医院的。
就这样,这股袭击了我军民兵的残忍越军尽数死去。而在为运输队报仇后,481团和482团又投入了新的战斗之中。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62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