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爱情》剧中,欧阳懿因为一时的口舌之争犯了错误,被下放到边远海岛。
从此,这位清华大学毕业又有留洋背景的高材生,彻底被踢出了他原来的圈子,成为了渔村码头上最普通的一名搬运工。
除了搬卸货物,没活的时候他还得跟船出海捕鱼。
风里来雨里去,他的生活与渔村里的渔民们无异,甚至连渔民们还不如。
渔民不过是劳其体肤,而曾是天之骄子的欧阳懿,文人的尊严在这里被踩得一文不值。
直到多年后,他跟安欣从劳工变为岛上为数不多的教师,他们的境遇才有所改变。
在他们的教导下,岛上那些放养的孩子们开始知书、识礼,渔民们在感受到知识给孩子们带来改变后,才意识到欧阳懿这种文化人的可贵。
对他们的态度也从轻视转为尊重。
所以,即便是欧阳懿摘掉帽子离开小黑山岛,渔民们也没有忘记过欧阳懿跟安欣为岛上孩子们所做的贡献。
退休后,欧阳懿到干休所看望江德福。说起当年在岛上的生活,欧阳懿感慨不已。
为了满足欧阳想再登黑山岛的心愿,江德福立即安排了渡船重返黑山岛。
得知他们进岛,渔民们早早等在码头,敲锣打鼓以示欢迎。
欧阳懿看着码头上欢迎他跟安欣的横幅,兴奋得又蹦又跳。而船上的三位大领导心情却难以描述,尤其是王振彪,他是一点都不掩饰对村民的不满:
“拉横幅欢迎一个YOU派?这些渔民香臭不分!”
老丁说他这是狐狸心态,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这样一来,王振彪更不高兴了,他不要下船,拒绝跟YOU派混在一起。
欧阳被渔民们簇拥着,还不忘崔促江德福赶紧下船去吃海鲜。
江德福看着下面热闹的场景,他也不打算下船,让欧阳速去速回。欧阳懿站在一片欢呼的人群中得瑟,说他这是吃醋了,江德福笑得意味深长。
欧阳懿不知,江德福不愿登岛是不想去喧宾夺主,是对他的成全。
当年,江德福在巡视检查工作的时候,偶然看到了在码头搬运货物的欧阳懿,才知道这位姐夫被下放了。
那时风声太紧,安杰为了不给他增加麻烦,姐姐一家被下放的事都没跟江德福透露。
江德福回家后严肃地批评安杰:
“犯错误的是欧阳懿,跟安欣有什么关系?不能因为欧阳一人犯错误,连亲戚都不要了!”
借着安杰生孩子的机会,江德福让德华特意绕道小黑山岛,在安欣家里住上一晚去他家。
这一安排看似无意,实则有心。
德华带着警卫员上岛,看到安欣夫妻俩一口一个“她大姨”、“她姨夫”地叫开了。这一觉醒来,村里无人不知这不起眼的老欧原来竟是参谋长家亲戚!
多年后,欧阳懿跟老丁闲聊。说起那些渔民,开始对他也不好,可后来相处久了,他们觉得老欧这人还不错,对他的态度也好了起来。
欧阳说这话的时候,江德福笑而不语,老丁看江德福的眼神却是一副了然的神情。
老丁是知道内情的,要不是江德福让德华这个大嘴巴去小黑山岛“挑明身份”,他欧阳人品再好,渔民们都不可能会对他另眼相看。
后来江德福又借口岛上缺有文化的老师,把欧阳夫妇调到岛上仅有的一所小学教书,欧阳懿才算摆脱了繁重的苦力活。
当老师不仅是工作轻松了,最重要的是这份工作改变了村民对他们夫妇二人的看法。
是他们教书育人,让渔村的孩子凭借知识有了更多的人生选择,他们也因此得到了村民们发自内心的敬重。
小黑山岛是江德福的管辖范围,可对于欧阳懿的帮助却要小心谨慎。一方面要自保,另一方面得顾及欧阳懿的自尊。
所以江德福始终都是默默地在幕后付出。他为欧阳懿做的这些安排,欧阳并不知情。
如今再回黑山岛,江德福看着码头上热烈的场景也替欧阳懿高兴。
他不下船,欧阳懿就是主角,他可以尽情地跟村民们一起追忆过往,享受他们热情的款待。
如果江德福他们几个军衔在身的首长下船,村民们拘谨不说,招待的对象也不是以欧阳懿为主,而是他们三位领导。
所以,江德福不想凑这个热闹,也不想喧宾夺主,抢欧阳懿的风头。
江德福跟欧阳懿要是同时出现 ,万一岛上的旧识说起当年他为欧阳懿做的苦心安排,那更是尴尬。
一直以来,欧阳懿都认为村民们对他态度的转变,是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感化。
他不知道,这都是江德福的安排,为了避免尴尬,不抢风头是江德福不愿下船的原因之一。
其次,村民大张旗鼓地欢迎欧阳懿,已经让王振彪心生不满。如果江德福这时抛下他,跟欧阳懿一块去喝酒吃肉,把他晾在船上只会增加王老的怨气。
所以,干脆大家都不下船,江德福也不用看欧阳懿的显摆。
欧阳懿能顺利地度过在小黑山岛上的那些年,全靠江德福的支援。
这种支援不仅是钱、物、调动工作,更难得的是他冒着自己被牵连的风险跟欧阳一家往来,那时候江德福跟安杰是他们唯一一的往来对象。
可对于自己的付出、对于因此而遭受的牵连,江德福从来都是避而不谈。
这也是欧阳懿从一开始的瞧不上他,到后来佩服他,要拿出一个月工资请他吃西餐的原因。
毕竟,雪中送炭的人才可贵。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 作者 : 江蓠
● 看书中故事,品戏里人生,专注影评、情感类文章的创作与分享。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61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