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 年秋天的一个傍晚,一位高鼻子、蓝眼睛、黄卷发的洋人,骑着一匹快马冲出了瑞金沙洲坝村,向距离此间 3 公里左右一个叫下肖村的寨子奔去。
骑在马上这个洋人,正是共产国际派到中央红军的军事顾问李德。谁也不曾料想,就在半小时后,他便上演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一幕闹剧。
下肖村是当时苏区中央机关的所在地,村口有块大草坪,村里的老人和妇女们没事的时候经常聚集在这儿聊天。见李德来了,大家都站了起来,以示对这位顾问的尊重。
李德趾高气昂地坐在马上,眯着眼朝着人群扫去,突然在人群中发现了一张秀气的女性脸庞。他猛然从马背上跳了下来,张开双臂朝这个女同志冲来,想和这位女同志来个大大的拥抱。
一、
李德是德国人,1918 年加入德国共产党,后被派往德共中央军政情报处工作,出席过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
1932年春,李德从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后,经共产国际批准,他以中共中央军事顾问的身份,被秘密送往中央根据地瑞金,成了中央红军的军事顾问。
在当时的苏区,李德虽然名义上是顾问,实际上却是苏区的“太上皇”。虽然所有人都尊重他,但每当夜深人静时,李德总是忍不住怀念起自己的德国妻子奥尔加·贝纳里奥。
奥尔加也是一位革命者,在一场战斗中献出了年轻的生命。由于心爱的人去世,李德在中国找不到一个能让他真正倾诉衷肠的知己。而生理上的强烈欲求也时时折磨着他,让他难以成眠。据李德的翻译伍修权回忆,他曾不止一次地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听到李德忧伤地哼起一首德国的古老民歌:“我心爱的美妙的女郎,我的心儿天天为你歌唱。没有人比我更加爱你,你的美貌使我欣喜而忧伤......”
李德为什么这么想要一个女人?据说是他看到当时苏区领导人中除洛甫、王稼祥外,其余人皆成双成对,例如毛泽东有着著名的“井冈之花”贺子珍,周恩来与邓颖超是久经考验的革命伉俪,红军女将康克清是红军总司令朱德的夫人,连年龄比他们小许多的博古也有活跃的无锡同乡兼中大同学刘群先为妻,李德早对他们看在眼里“馋”在心里。
开国上将陈士渠的儿子在《一生紧随毛泽东:回忆我的父亲陈士渠》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李德来到苏区不久,便提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条件,就是希望有个中国女战士陪他睡觉。这在德国、奥地利可能不算什么,在中国尤其是在红军,就显得有点可笑。我们在底下还议论说,外国人真是随便。好在他也听不懂。”
博古准确把握了李德的心理,认为只有替李德寻一配偶,这才能使其勒住心猿意马,将精力放在革命事业上来。因此博古便指示苏区妇女部长李坚贞,让她给李德介绍一个爱人,以免这位洋顾问闷出病来。
没过多久,李坚贞果然替李德特色到了一位姑娘——时任苏维埃中央政府文书的萧月华。
萧月华是广东大埔县人,从小便被卖入一大户人家做丫头,后进入海丰一家纺纱厂当起了一名纺织女工。正是在这里,她接触到了共产主义思想,并积极加入了共产党,被任命为闽赣粤地区青共部负责人。
1933 年,萧月华被调入苏区,当上了苏维埃中央政府文书。她政治可靠,为人善良、内敛,在李坚贞看来,配李德这个洋顾问绰绰有余。
对于嫁给李德,萧月华一开始是有些抵触的。她认为自己和李德没有一点感情基础,加上自己又不会说德语,且又听说李德性格有些执拗,怕自己难以和李德相处,于是便想拒绝这门婚事。
李德作风蛮横、粗暴,在当时的苏区是出了名的。他自恃是共产国际派驻的军事顾问,处处以“太上皇”自居,凌架于党中央之上,从不尊重别人,经常训斥甚至辱骂身边的同志。上自司令员,下到一般工作人员和服务人员,很多人都被他骂过。
有一次,李德无理谢斥总参谋长刘伯承,说他还不如一个普通的参谋,白在苏联军事学院学习了几年。伍修权听了很反感,故意不给他将原话翻译出来,可是刘伯承懂俄语。刘伯承事后对伍修权说:“你真是老好人啊,他骂哉的话都没有翻译。黑伍修权多次请求调动工作,实在不愿与李德共事。伍修权曾向李维汉同志说过:“李德简直是个帝国主义分子,我完全是凭着党性,才来给他作翻译工作的!”
见萧月华不同意,李坚贞只得耐心地做她的思想工作:“月华妹子,我今天跟你说的这番话,也是博古同志布置的政治任务,你好好考虑一下吧!”
萧月华是一位组织性极强的女性,一想到这是中央交给自己的“政治任务”,她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二、
这种没有基础的婚姻,很快便因语言的障碍、不同的民族心理和文化背景,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婚后,萧月华以中国女性特有的传统美德,替李德端茶送水,洗衣做饭,努力尽到一个妻子的责任。可由于两人语言不通,只有打手势,自然没有一般夫妇那样温存,加之李德行为粗鲁,凡事个人说了算,这就更加注定了肖月华在这场婚姻中的悲剧角色。
果然不出所料,结婚后不久,李德的缺点便暴露无遗。他为人刻薄自私,尤其是在反“围剿”战争中,李德指挥坚持所谓“正规的防御战”,反对游击战,实行“御敌于国门之外”、“短促突击”, “与敌人拼消耗”等消极防御方针,造成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败,心情十分不好,因此喜欢将气撒在萧月华头上,甚至对其拳脚相加。挨了打的萧月华无处倾诉,只能在要好的女同志面前哭诉。
红军撤离中央苏区开始长征后,萧月华被编入干部休养连行动。她一路上目睹红军指战员们流血牺牲,也亲耳听到红军指战员们对李德错误指挥的严重不满,特别是11月30日黄昏从界首渡江时,望着江面上浮满了红军将士的遗体,望着一江殷红的江水,多日来憋屈在心中的难受终于再也无法忍住,不觉号啕大哭起来:“我要跟李德离婚!”
红军长征抵达延安之后,在毛泽东的干涉下,萧月华和李德终于办理了离婚手续,结束了这段苦涩的婚姻。两人生下的孩子自此由萧月华单独抚养,萧月华便让这个孩子跟自己姓“萧”,取名“萧宁宁”,希望这个孩子能给自己的内心带来安宁。
对于萧月华选择和李德离婚,很多人都是支持的。朱德夫人康克清曾在后来与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谈到这事时说:“萧月华和李德他们怎么能相处得好呢?他们怎么交流?李德根本不会说中国话,而她只会讲中国话。他们怎么办呢?叫伍修权给他们翻译吗?我不知道萧月华内心是怎么想的。但他们怎么共同生活呢?他们根本没有共同语言。”
三、
与萧月华离婚后,李德很快又与一名叫做李丽莲的女性结成了夫妻,两人在延安过了几年安稳的日子。
1939 年秋的一天,李德接到通知,要他速去机场,飞往莫斯科。
接到这个通知后,李德让通讯员赶往鲁迅学院通知一下李丽莲,要她赶紧来机场一下。可通讯员赶到鲁迅学院后,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找到李丽莲,因此等李丽莲得到消息再赶到机场时,李德的飞机已经起飞,两人并没有见上一面。
李德到达机场后,迟迟不愿登机,因为他希望带上李丽莲一起离开中国。但等来等去也没等来李丽莲,李德以为李丽莲不愿意离开中国,也只能一步一回头地登上了飞机,结束了在中国的七年之旅。从那以后,李德和李丽莲再也没有见过面。
李德走后,李丽莲后来嫁给了剧作家欧阳山尊。新中国成立后,李丽莲担任过全国妇联对外联络部副部长等职,1965 年4月因病去世。而李德本人则在莫斯科呆了几年后,于1953年回到自己的祖国东德,专门从事马列主义研究工作。
与李德离婚后,萧月华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革命事业之中,一直没有嫁人。她先是被安排进延安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学习,毕业后被组织上派往中共陕甘宁三边地委任妇女部长、地方妇女联合会主任,发动妇女支援抗日战争。1941年底,转调陕甘宁东三边地委担任妇女部长、地方妇女联合会主任,后又随中央工作团到晋察冀根据地,随八路军进军东北,任热河承德市中共第一区委员会书记。
解放战争爆发后,萧月华带领区委撤离承德,进入兴隆县,任兴隆县组织部长。1946年1月又调回部队,担任察哈尔军区政治部组织部科长。平津战役结束后,她随军进入张家口参加军管工作,任市人民政府劳动调配科科长,从事恢复生产支援前线的工作。后随南下工作团到湖南公路局任秘书科科长、养路处副处长,后又调任交通厅办公室主任。此后一直在湖南工作。
1960年,萧月华被授予大校军衔,级别定为正师级干部。1982年,萧月华在湖南省第四届政协委员任上离休,享受副军级待遇。1983年11月,萧月华因患癌症去世。
四、
虽然一直没有嫁人且工作繁重,但萧月华一点也没有耽误对儿子萧宁宁的培养。
都说一个人的少年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萧宁宁是在延安渡过的少年时代,当时延安的生活比较艰苦,很多人都染上了各种疾病。少年时的萧宁宁经常看到医生穿着白大褂、背着红十字标识的药箱上门给大家治病,这也潜移默化的在少年萧宁宁的心中种下了“学医”的种子。
解放后,萧宁宁随母亲萧月华定居长沙。中学时期,萧宁宁写过一篇名叫《我的志向》的作文,清楚地写下了“我的志向是成为一名医生”。十九岁时,萧宁宁考上了河南大学医学院,毕业后来到东北工作,成了一名光荣的医生。
上世纪八十年代,萧宁宁因在治疗急性发热性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被提拔为教授,并被沈阳市妇儿医疗保健中心聘为“学科带头人”。
“急性发热性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又称“川崎病”,是一种多发生于4-5岁幼儿且症状发作快致死率极高且多为患病。萧宁宁通过研究表明,急性发热性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的致死原因是一种由冠状动脉病变引发的心脏病变,可通过超声检测提前发现并治疗,大大降低了这种疾病的患儿致死率。
通过长期研究,萧宁宁发现这种病好发于婴幼儿,且无明显季节性。患儿双侧球结膜充血,口唇干裂潮红,手足硬肿,潮红,多出现猩红热样或多形红斑,提出了以抗炎抗凝素结合丙球大剂量注射的治疗办法,辅以点肝素每日300~400u/kg,或尿激酶每日10000u/kg,必要时急行冠脉搭桥术或瓣膜置换术的治疗方案。
在实践中,萧宁宁又提出可以在患儿入睡的情况下,首先对患儿头部、颈部和腋部进行检查是否存在浅淋巴结肿大,并对肿大的浅淋巴结进行状态和回声表现记录,然后对患儿进行淋巴结血液动力学表现检测测定患儿舒张末期流速、血管阻力指数及收缩期峰值流速,再通过固体盐气溶胶技术进行治疗,能取到很好的疗效。他和杨德光教授合作的论文《超声检查在急性发热性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的临床应用》也被权威的《医学理论与实践》收录在了1988年的第八期上。
除了钻研医学外,萧宁宁还不忘培养人才。活跃在世纪之交我国儿科领域的刘秀英、孟庆隆、陈爱萍、白爱梅等儿科专家,都是他的学生。其中孟庆隆教授在“急性发热性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的治疗上取得重大突破,荣获过“中国免疫学会杰出成就奖”。
2006年,萧宁宁从沈阳市妇儿医疗保健中心退休后,一直在沈阳生活。他为人低调,退休后很少出席公开活动,也很少接受采访,因此近年来有关他的消息很少。如果他还在世的话,应该也是一位年近九旬的老者了。愿萧老身体健康,活到一百岁!
参考资料:
中新网:《延安时期的“跨国婚姻”:李德与肖月华、李丽莲》
《文史春秋》:《李德与四个中国女性的感情纠葛》
《医学理论与实践》1988年第8期:《超声检查在急性发热性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的临床应用》(作者:萧宁宁、杨德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