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开国诸将南征北战,把燕云、漠南、河西、青海、辽东都纳入版图,唐亡之后500年,中原王朝再次完成大一统。
洪武朝中期,明军进军西南,消灭元梁王政权,明朝的疆域至此赶上了汉唐。相比之下,汉唐有西域、交趾,而明朝有云贵。
交趾彼时叫“安南国”,从五代算起,离开中原统治已经有500年之久。
在此期间,当地人建立过几个王朝,虽然长期用汉字,但本地人已有独立的文化和民族认同。南汉、北宋都曾和安南政权开战,难分胜负。
至明初,朱元璋衡量利弊,对大明隔壁的交趾以及高丽、日本等国都没什么兴趣,后来一股脑将其列为“不征之国”,写进《皇明祖训》。
洪武帝认为这些国家只要称臣纳贡,相安无事就好。但他没料到,短短十几年后,儿子朱棣就南下征服安南,设为“交趾承宣布政使司”。
永乐帝的马上功业不输给父亲洪武,他北伐北元、南征安南,两次行动都是大获全胜。永乐四年,朱棣派朱能、张辅灭安南“胡朝”,本意吊民伐罪,帮助陈朝复国。
当时明军20万人南下,号称80万,从广西、云南夹击胡朝。此战是大将张辅的成名之作,他在朱能病逝后代替主将职位,和沐晟配合,大败安南军队,生擒胡朝的两位皇帝。
张辅的大胜鼓励了朱棣,他决定收复这片“故土”,结果却开启了从长达20年的安南困境——由于安南人叛乱不断,明朝前后投入几十万兵力镇压,但无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宣宗时期,交趾呈糜烂之势,“三杨”劝宣宗收兵,朱瞻基最终放弃安南,此后吸取教训,再也不攻“不征之国”。
那么,回到武德充沛的明初,朱元璋为何要设“不征之国”?成祖时期,明朝又为什么出兵安南?20年的占领时间并不短,明朝为什么无法消化安南呢?
1
朱元璋:隔山海之国,收之无益
唐灭到明兴,中间隔了600年,这期间经历五代乱世、宋辽金夏、蒙元,连蒙元都没有恢复唐朝的巅峰版图。
至于宋朝,东北、西北、西南都被割据政权占走,称其为大一统王朝都有点勉强。
到朱元璋建立明朝,最初的目标就是恢复唐朝时期的基本版图,至于其他部分,有能力则图之,不必强求。
但在明初,中原的冤家在北方,元朝退入蒙古高原,实力还很强大,和云南的残余势力遥相呼应。元廷一天不灭,那明朝就是“南朝”,这在法统上是个很要命的问题。
所以朱元璋派徐达、李文忠、冯胜、蓝玉、朱棣等人连番北伐,明军兴师动众,八次出关,深入蒙古扫荡北元。
洪武二十一年,蓝玉在捕鱼儿海大破北元,“天元帝”逃亡中被杀,北元开始分裂,至此不再称帝、立年号,明朝的威胁才变小。
回到国内,明朝派军南征云南,灭元梁王和大理段氏,威慑麓山王国,控制了这片自古以来的化外之地。明朝的版图至此确定,此后200多年变化不大。
这时候的朱元璋很满足,宋朝没打下来的,自己打下来了;唐朝没控制的(云南),自己也打下来了。
至于西域问题,朱元璋一直在考虑,也让大将宋晟在河西活动,震慑哈密。
朱元璋和太子朱标曾想迁都西安,如果迁都成功,那未来对西域的扩张是必然的,但这都是后话,朱元璋愿意把这个工作交给儿孙。在基本打散了北元后,明朝主业就是休养生息。
原来,元末天下大乱,到明初基本稳定,中间有近30年的乱世。《太祖实录》记载,明初天下仅有人口5900万,居然比半壁江山的南宋都要少2000多万。
华北、西北因为长期战争人口凋敝,广阔的中原只有300万人,而西北地区更是沦为无人区,陕、甘、宁、青加起来200万人,8成人在陕西,陇上往西只有番人。
朱元璋本身也是苦出身,知道常年战争对民间的破坏,所以他压低官俸,严格限制臣下的生活水平,制止铺张浪费。
明朝还在战乱初定的地区实行减税,鼓励垦殖、生育,为了不浪费民力,朝廷的军队各分300多卫所,平时屯田,战时抽调精锐配合京营出征,粮饷自给自足。
北元、西番、西南夷平定后,明朝无仗可打。对于周围小国,朱元璋曾说:“海外蛮夷之国有为患于中国者,不可不讨。不为中国患者,不可輙自兴兵。”
也就是只要不捣乱,明朝不主动兴兵。
到洪武末期,朱元璋在自己的《祖训录》里列出十五个“不征之国”:朝鲜、日本、安南、暹罗、大琉球、小琉球、真腊、占城、苏门答腊、爪哇、西洋、湓亨、白花、三佛齐、渤泥。
这些国家里,只有朝、日、越、泰体积稍大,后面11个要么是化外之地,要么是弹丸小国,只是知道这个国家存在,有人来朝贡。
《祖训录》:“四方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
总结朱元璋的意思就是:这些国家全部和中原隔着山、海,地狭民稀,打下来也赚不到好处。哪怕得到这些人口,因文化风俗相异,也无法行使中原制度,于国无益。
这句话,概括那些东南亚岛国都没错,确实没什么价值。但朝、日、越三国不仅有土地有人口,且久沐华风。这就不是征与不征的问题,而是能否拿下并管好的问题了。
日本对明朝态度很差,杀使者,扰沿海,朱元璋将其列为“不征”,是没攻打能力——元朝两次讨伐日本,都是借高丽出兵,而且十几万大军全军覆没,就是前车之鉴。
朝鲜和安南相似——曾是汉唐故土,但后来都独立了。隋、唐、宋、元都对这些地区有军事行动,结果很明显:不仅难打,打下来还难守。
所以朱元璋放弃征伐高丽和安南,也是结合过往经验的必然结果。高丽和安南也很识相,在明初入朝供奉,奉明为正朔,朱元璋因此不征。
2
朱棣被胡朝戏耍,怒而兴师南征
明初的安南政权,是南宋时期建立的“陈朝”,彼时已经在南方占城国的压力下步入晚期。
公元1400年,也就是明建文二年,陈朝外戚胡季犛弑杀陈顺宗,废掉自己外孙陈少帝,自立为君,自称“大虞”,改元“圣元”。
因为其国王姓胡,所以后世俗称“胡朝”。胡季犛是篡位自立,期间残酷屠杀陈朝皇亲国戚数百人,让陈氏皇族几乎灭种。
彼时明朝发生“靖难之役”,国家内乱,无暇他顾,安南政权变更之事并未传到北方,于是胡季犛开始整顿国内局势。
但作为谋朝篡位的乱臣贼子,胡季犛即使厚待群臣,设宗庙祭祀陈朝祖先,在国内也依然不得人心。
三年后,公元1403年,朱棣称帝,改元永乐,昭告番邦。
胡朝趁机入朝,说国家宗庙变动的事——胡季犛说陈朝天子无福,居然绝嗣,自己身为陈朝先王的外甥,被推举登基。
明朝对这个奇怪的朝代变动很困惑,但朱棣刚得天下,对安南来朝贡很开心,也就没有多过问。
直到次年,突然从南方的老挝钻出来一个叫陈天平的人,自称是陈朝皇帝陈日烜的孙子,来明朝请求皇帝主持公道。
陈朝大臣裴伯耆也来入朝,哭诉胡季犛篡位,希望明朝派兵帮他们复国。
《明史纪事本末》:“八月,老挝军民宣慰使刀线歹遣使护前安南王孙陈天平来朝......因叩头流涕,上怜而纳之。安南故臣裴伯耆亦来告急,请讨黎季犛,愿为前驱效死,自比申包胥。”
这时候,朱棣发现自己被骗了,心情不悦,于是派遣御史李琦下安南问罪。
胡季犛父子当即请罪,请陈天平回国继位,朱棣于永乐四年初派五千明军,由黄中、吕毅两位将领护卫陈天平回国。
其实胡朝父子请陈天平回国是假,征兵备战是真。明军行到安南“芹站”,胡军下山,恰逢天降大雨,明军防御不及被杀得大败。陈天平被杀,明军溃败,黄中、吕毅带残兵回国。
明军回报后,朱棣勃然大怒。
《明史纪事本末》:“奏闻,上大怒,谓成国公朱能曰:“蕞尔小丑,乃敢欺我。此而不诛,兵则何用!””
朱棣随即派朱能为主将,在永乐四年七月出征安南,又下令给云南的沐王府,让西平侯沐晟带四川、云南的部队从西部接应。
朱能是朱棣手下最被信任的大将,但当时朱能身体不好,他南下到了广西龙州时,因不适应岭南的极端气候,一病不起,很快去世。
朱能之后,他的副手——名将张玉的儿子张辅接替主将职位,和沐晟左右夹击安南,又传书给越南南方的占城国,让他们准备策应。
张辅带兵出凭祥,为了师出有名,打起为陈朝天子复仇的旗号,军队宣传《讨伐安南檄文》,列胡氏父子“篡逆弑君”等20条罪状。
胡氏父子听说明军南下,虽然调兵备战,但心里没有底气,只好凭借北部山岭的关隘死守。
明军首战“隘留关”,其位置在今天凭祥市油隘,吕毅戴罪立功,带炮兵攻城。一日后,隘留关被破,明军骑兵进入安南北部的深山。
骠骑将军朱荣则进攻鸡陵关,改处的安南军溃败,明军连克芹站、昌江、新福等地,即将渡富良江(红河)。
当时,张辅让手下寻找陈氏王族,此举引起一些陈朝遗老的注意。很快,对胡朝不满的陈朝老臣们就团结到了明军身边,甚至一些军队都临阵倒戈,帮助明军征粮、带路。
见东路进攻顺利,西平侯沐晟的西线部队也同时从云南蒙自出发,攻下华关隘,在洮江边的“白鹤”驻军,正砍树造船准备渡河。
《明史.张辅传》:“进破隘留、鸡陵二关,道芹站,走其伏兵,抵新福。晟军亦自云南至,营于白鹤。”
明军摧枯拉朽,安南军队一触即溃,胡氏父子赶紧逃亡,躲在安南“西都”,即比河内更南部的清化。
最终,安南40万大军在富良江岸边竖起篱笆,几百条战船排在河上,并加固山岭之间的关隘,想死守拖延时间,等明军粮草不济再反攻。
3
安南人的噩梦:大明战神张辅
张辅早就料到安南军的疲兵战术,下令大军转移到东部三带州,即今天的越南永福省,造大船、浮桥、箭楼、云梯,并派遣朱荣率军进攻嘉林江,和西平侯沐晟会师。
胡朝父子则以多邦城为防御核心,布置重兵,加固城墙,挖掘壕沟,并从南部调来象兵准备反攻。
永乐四年十二月末,随着沐晟和张辅兵合一处,明军猛攻多邦城,同样戴罪立功的黄中带勇士攻城,双方在夜晚混战,明军用火炮轰开城门后进行巷战。
见安南军释放战象冲阵,明军放火铳射大象,并在布匹上画狮子头,套在马头上,纵马在象群中冲撞。
安南军的战象大惊,象阵乱作一团,自相践踏,多邦城随即告破。
《明史.张辅传》:“都指挥蔡福先登,士蚁附而上,角鸣,万炬齐举,城下兵鼓噪继进,遂入城。贼驱象迎战。辅以画狮蒙马冲之,翼以神机火器。象皆反走,贼大溃。”
破多邦城后,安南“东都”升龙城,即河内被一鼓而下,胡朝的灭亡板上钉钉,安南北方大批官员和将领反正,光投降后跟随明军南下的安南军队就有数万人。
永乐五年正月,明军渡注江南下,拔安南军筹江、困枚等“栅营”,击溃敌军十万,斩首三万七千。
之后的盘滩江、木丸江战役,明军均大破安南军水师,胡季犛父子逃入大海,在奇罗海口被明军击溃。
最后,明军在降兵和山中蛮族的带领下,于山中搜捕胡季犛父子,最终俘虏胡季犛父子三人及后宫、大臣数百人,安南胡朝至此灭亡,国祚7年。
永乐六年3月,张辅整顿安南残局完毕,还师北上,将胡氏父子献于南京。
彼时,陈朝王族全部被杀,安南人群龙无首,一些旧臣和乡绅、名士曾找到张辅,申请“内附”。
张辅将“民意”告知朱棣,朱棣顺水推舟,在安南设“交趾承宣布政使司”,离开中国五百年的安南重新回到版图。
设了“交趾布政使司”后,朱棣下令把安南地方的能工巧匠带回北方,补充到工部和兵部。
其中,参与修建北京城和紫禁城的阮安,就被明朝封为“火器之神”;把“交枪”带入明朝的王子胡元澄,也都是这一时期来到北方。
见南方安稳,朱棣把眼光重新放在北元,但没想到张辅和沐晟的大军撤走没多久,安南就发生叛乱。
原来在安南的南部,很多陈朝遗老遗少对明朝不恢复陈氏江山不满,他们在暗地里寻找陈氏远亲,勾结南方蛮族,以“恢复陈朝”为名义造反。
永乐五年末,安南首发“简定起义”,简定找来所谓的陈朝后裔陈季扩为皇帝,起兵北上。
该次起义虽然击败了交趾明军,但很快就被张辅南下平定。
彼时,朱棣正准备御驾亲征北元,所以召张辅北上同行,结果就在这一年,陈季扩再次造反,沐晟平叛收效甚微,被朱棣责骂。
沐晟和张辅都是永乐朝大将,但沐晟被后世评价“不知兵”,和张辅差距很大。沐晟的劣迹就是平安南多次战败,每次出兵基本都是失败,逼得张辅劳师远征。
但这里要给沐晟喊一声冤枉,其实沐晟打安南失败,不是能力问题,也不是云南明军弱,而是安南的地形问题。
安南,即现在的越南,地形上是个长条,而且北部山峦重叠,和中国隔着“十万大山”,直到今天都交通不畅。
在古代,从陆地上进攻安南是噩梦难度,如果碰上夏天雨季,一些地区几乎无法通行,别说沐晟打不下来,北宋、元朝都打不下来。
打安南这样的长条、沿海政权,只能水陆并进,这也是张辅每次必用的战术。
张辅第三次进入安南,是永乐九年正月,当时明军南方六省的2万兵马进入安南,和沐晟一道追剿陈季扩。
此战耗时两年,直到永乐十二年才剿灭陈季扩,陈季扩最终逃入老挝,被明军生擒后斩杀。
永乐十三年,张辅第三次北归,结果次年安南又发生“陈月湖之乱”,张辅再次南下平叛,这是他最后一次征战安南,依然大胜而归。
四次安南平叛,仰赖张辅一人之功,张辅的军事能力可见一斑。
纵观明初,能在明朝境外灭一国,并犁庭扫穴,将其纳入版图的,除了洪武朝的开国诸公外,也就是永乐的爱将张辅了。
《明史.张辅传》:“辅凡四至交阯,前后建置郡邑及增设驿传递运,规画甚备。交人所畏惟辅。”
安南平定后,天下向南京上表称贺,朱棣也安心北伐,并准备迁都北京。
在那之后,朝廷指派官员南下,和当地亲明人士共同管理交趾布政使司,朝廷下令轻徭薄役,可让人费解的是,南部、西部山中的叛乱还是接连不断。
而叛乱的原因,根据越南人的史书记载,居然是明廷的地方统治者太残暴,导致民不聊生。
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4
战略的错误,无法用战术弥补
对于明朝人,尤其是明朝的官僚阶层来说,安南这个地方算是“故土新归”,大家心里都感到鼓舞振奋。
但振奋归振奋,朝廷真的要派谁去安南当官,是个人都会摇头。不说安南,彼时云南、两广、海南都被视为荒蛮之地,是朝廷发配犯人的地方。
这些地区比较贫瘠,而且气候湿热,疫疾流行,每年夏天都有不少人死于流行病。所以明朝官员、将领是抱着被发配的心情来安南的,都希望早点做出成绩,回到北方去。
在这种思想下,让安南慢慢休养生息,花个十年八载深耕当地,不是明朝官员或将领能接受的。
他们要赶紧做出业绩,文官就要推行“新朝雅政”,无论是文化、服饰、制度,还是对当地资源的利用,都要快,都要多。
而武官则需要严格遏制土人叛乱,无论是前朝贵族,还是山中蛮族,凡是起兵造反,往往不问缘由,一屠到底。
这两种政策结合在一起,就是越南史籍中记载的“暴政”。
《越南通史》:“凡有金银矿藏之地,设官督民淘采,山林之地,强百姓前去寻找象牙、犀角。在海滨,则令民下海采珍珠。若胡椒、香料等土特产,亦令贡纳之。他如鹿、象、龟、雀、猿、蛇等珍禽异兽,无不大肆搜刮带回中国。”
《大越通史.后陈记》:“(明军)多行杀戮,或积尸为山,或抽肠系树,或煎肉取膏,或炮烙为戏,至有剖胎为二馘以应令者。京路以次受降,其遗民尽掠为奴隶,以转卖去而四散者矣”
当然,这些历史记载都有很大的夸张成分,例如抽肠、炮烙什么的,都是文人的幻想,就如同安南人说明朝发动百万大军征讨安南一样。
但不可否认,明军确实杀伐果断,屠戮不少。明朝的官吏,尤其是内廷来的太监也在当地巧取豪夺,是板上钉钉的事实,明朝自己也承认。
明朝统御安南时,这里面有正、反两个教材,正面教材是至今被越南人立庙祭祀的黄福,反面教材是太监马骐。
黄福本是工部尚书,后担任明朝第一位交趾布政使、按察使。
黄福来到交趾时,当地刚刚经历战争,百姓困苦,黄福用广东运来的粮草赈济灾民,上书朝廷减少交趾的赋税,往当地输送盐、布等物资,当地人民感恩戴德。
和黄福的励精图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交趾监军太监马骐,他是内廷钦差,仗着受皇帝信赖,弹劾张辅养寇自重,使得张辅被召回。
随后他在当地横征暴敛,开矿石、搜罗金银、下海捞珍珠,甚至进入西部的老挝杀大象,拔象牙。
交趾核心地区红河平原是农业地区,黄福想让当地休养生息,减免赋税,想着数年就能富强。
而马骐却和手下贪污,设苛捐杂税,让交趾的田赋超过了胡朝,这让当地的地主和乡绅阶层不满。
马骐还养了一批安南宵小当官,这群人倒行逆施,鱼肉乡里,黄福多次上书参奏。在贪官的敲骨吸髓下,交趾人民穷困潦倒,很多人被迫逃入深山。
《明史》:“(降官)恃强作势,威胁小民,毒扰贫弱。”
在明朝控制交趾的20年里,当地史书明文记载的叛乱多达60多次。而明军频繁征战,军中疾病流行。
当初从北方带来的精锐大军,最终因为疾病死伤惨重,交趾明军不得不从两广召卫所军和犯人充军,此举又导致军心涣散,军纪散漫,士兵只会掠夺地方,而战斗力不值一提。
在内外多重压力之下,永乐末期,交趾旧贵族黎利发动叛乱。
永乐十六年,黎利在蓝山起兵,鏖战马骐率领的明军,击败马骐领导的三万大军。
随后他长期在越南南部活动,勾结西部的哀牢国和山区蛮族,并竖起“陈朝”的大旗,黎利细数明朝建立统治后对交趾的盘剥,吸引难民和对明朝不满的地主。
虽然明朝多次派兵征剿,但倒霉的西平侯沐晟从云南进兵,他发挥依然稳定,被黎利打败。
在公元1426年,即明仁宗洪熙元年,黎利已经控制红河平原以南的地区,安南百姓们大量逃亡南方。随后,黎利举10万大军北上,在崒洞战役伏击打败大明征夷将军王通10万大军。
不久后,仁宗重病去世,宣德皇帝继位。宣德二年,他下令曾和张辅平定安南的柳升从广西进军,让西平侯沐晟从云南配合。
结果这一仗打得一败涂地,柳升的大军起初一切顺利,但他本人太过轻敌,带骑兵为先锋,居然遭到埋伏被毒镖射杀。
柳升死后,7万明军在支棱之战大败,伤亡5万,随后撤退。
另一路的沐晟也发挥正常,在进军中进退无据,剿抚不定,赶到安南时柳升已经败亡。随后他决定撤军,又被黎利埋伏,大败而归。
征夷将军王通见大军战败,敌人兵临城下,他把交趾人恨之入骨的马骐送往敌营当人质,自己和黎利商谈退军。
黎利借坡下驴,让明军撤走,最后王通带残军离开交趾,黎利释放战俘近10万随之而去。
交趾大败的消息传回北京后,宣宗夜不能寐,毕竟这位战死的柳升可不是路人甲,他是永乐皇帝的爱将,曾跟随出关5次,战功赫赫。
随后,宣德皇帝的朝堂吵作一团,张辅再次请战,但皇帝不从,他和杨士奇、杨荣决定放弃交趾。
交趾布政使司设立20年,几乎年年叛乱,派了十几万大军都无法稳定,每年吃掉百万两军费,朝廷不堪重负。这一举动被武将和部分文官反对,但“三杨”和皇帝心意已决。
宣德二年末,明朝放弃交趾,黎利派使者进京城“谢罪”,双方互下台阶。之后,明朝册封所谓的陈氏后人陈皓为王,次年黎利登基称帝,国号大越。
从永乐四年开始,明朝统治安南22年,这个时间不可谓不长,但最终还是吐出了这片土地,而且吐得非常彻底,连北部边境的一些关隘都没留下。
明朝在安南的失败,直接原因是贪官污吏、骄兵悍将的倒行逆施,但根本原因,是没有像云南一样建立一个“世镇边疆”的小朝廷。
交趾脱离中原数百年,人民离心离德,上层阶级尤其难以归化,非长期武力镇压不可。可是,当地人口众多,有民300万,蛮族200万,比两广加起来都多。
这么大的一片土地,这么多人口,加上心怀叵测的上层,要彻底转化起来不是十年八年的工作,起码要几代人,上百年才能完成。
如果明朝都城在江南,辐射岭南还不是太困难,但问题是明朝的首都已经搬到了大北方。迁都后,明朝重心北移,军政资源都在北方,天下钱粮顺运河向北。
岭南本就薄弱,财、粮、兵靠江南支援,江南资源北去后,整个南方的能量都不足以填充一个几百万人口的、不稳定的新土地。
唯有像云南一样,选能靠得住的大将当个“节度使”,在当地自给自足,政令朝发夕至,长官明察秋毫,杀伐果断,才能保一方太平。
当然,明朝也不缺人,这个安南节度使的人选,本该是张辅。
可惜永乐皇帝在位时太看重北方,轻视安南;而且因他本人是造反起家,永乐对封王之事非常抵触,所以张辅没能当上“安南王”。
没有走分封的路,明朝对安南的控制就是“银样镴枪头”,看着齐整,实则不堪一击,加上马骐这样的恶人危害,大大加速了失败的进程。
宣宗和“三杨”明白,安南问题要重新整顿,等于从头开始,还要放权给地方,惹得后患无穷。与其如此,不如放弃这里,还有《皇明祖训》为依据,宣宗借坡下驴也是可以理解的。
参考资料:
1.《明史》
2.《明史纪事本末》
3.《明朝征安南将军张辅——兼论1406-1416年中越关系》,仝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