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杂谈 | “写字机器人”热销暴露的不只是形式主义痛点

扬眼2024-03-24 17:30:18  118

这些天,“写字机器人”热销引发关注,不少商家的月销量竟然高达3万单以上。科技解放双手,“无痛手写”为何如此风靡?商品数千条评论显示,不少工作岗位要求手写的文案数量超负荷了,于是出现商机。斥责形式主义,呼吁减负的同时,或许我们也该回望,都说中国人的浪漫藏在汉字里,也都说“见字如见人”,如今提笔忘字渐成常态,我们有多久没认真写字了?

“写字机器人”早在2019年就见诸新闻了,当时有学生花大价钱购买写字机器人抄写作业,引发家长吐槽和教育界担忧。如今随意打开电商平台,商品介绍的关键词包括“写教案神器”“全自动填表格”“手抄笔记”“仿手写”等,售价200元起,升级到第六代的则贵出了不少,需要两三千元。

从大家发布的写字机器人工作成果和效率来看,配置拉满的写字机器人,会自动翻页换纸、蓝牙连接手机智能控制、上千种字体可选,还可录入个人字体,并支持Word等电子格式导入排版等功能。购买群体包括但不限于教师、基层工作人员和学生等。更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分享了自己的写字机器人是如何写字的视频,为了仿真,可以设置个人笔迹和笔画误差。

用写字机器人来应对超额的手写文案工作,被社会各界广泛诟病。不少评论指出,“手写机器人”能火,是一些地方、行业的形式主义在作祟,考评的“手写癖”该治治了,除了科学设置考评项目,更应该与时俱进地改进工作方式。

不过,谴责形式主义,指出其背后痛点的同时,另一个痛点也不应忽视,因为购买群体中确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为了应付正常的学业和工作。很早之前,网购平台就有“文字代抄写服务”,由人一笔一划正经代写,一般千字3-5元不等,但存在快递来去的时间差,而“写字机器人”横空出世则解决了这个问题。

步入智能时代,大家越来越依赖电子设备进行沟通和记录,键盘、触摸屏,甚至语音识别技术的普及,让我们得以更便捷地进行文字输入,能语音就不打字,能打字就不写字,手写似乎正在成为一种被遗忘的技能。

而且用惯了电脑的手,再去手写文字,也觉得低效且费心费力。随着手写汉字在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一再退场,提笔忘字的现象开始普遍了起来,不少人在手写字之前,需要在手机上打出字来对照誊写,不然就会漏笔画或写错字。据报道,此前央视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播出,一些观众随机跟着听写,结果正确率低得不可思议,包括那些经过层层角逐出来的精英选手,也许写对了字,但可能写得不规范不端正。

汉字书法,是中国人创造的抽象艺术,也是人类最富想象力的艺术门类之一,其蕴藏着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在汉字里看得到东方的美和浪漫,是共识。

汉字的手写体,更是一种独特的个人表达方式,每个人的字迹都有其独特风格,像指纹一样独一无二;手写汉字,也是一种情感的传递和思想的表达,当我们亲手写下一封信、一张贺卡或者一篇日记时,需要全心投入,倾注情感,并注意下笔的力度和字体的规范,那些被涂改修改甚至不整齐的字,都是彼时彼地的生命记忆,比闪光屏幕上的方块字更有情绪,也更有温度和质感;手写汉字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一笔一划中可以厘清思路,加深印象,同时也能培养审美能力、创造力,如果观摩过写字机器人写字的视频就会发现,它们写字时并非按照笔画顺序来,是毫无章法的,可能会从字的最右下角、或者中间随意起笔,甚至打乱文章顺序,从一行的最右侧开始写。如此种种,不仅汉字的个性美荡然无存,甚至还给汉字书写的内在逻辑带来了误导。

因此,让机器代写字在解放双手的同时,甚至还有“效率”优势,但如果普及使用写字机器人,那人们对汉字的疏离、对汉字文化的失忆,将削弱其文化传承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文化认同。对汉字应永葆敬畏之心,正如余光中在《听听那冷雨》中所说,“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孔小平

校对李海慧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5237.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