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毛主席不仅是伟大的军事家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更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许多诗句即使是没上过学的人也能背出来几句。
但却鲜有人知,毛主席在年轻的时候也被人看低过文化水平,甚至还曾经三次拜访那个看轻他的人,可他直到第三次才肯让毛主席进家门。
那人不堪其扰,故意出了很难的一个上联刁难毛主席,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毛主席很快就答出来了,那人大受震撼。
毛主席为何要多次拜访这个看轻他的人呢?而他们所对的对联又是什么内容呢?
毛主席三顾夏默庵
毛主席出生在韶山冲的一个农民之家,从小就成绩优异,少年时期又考入了湘乡高小读书。
他从小就喜欢对对联,小时候在私塾读书的时候,老师给同学们出上联,对不出下联的就要打手板。老师先出题:“濯足。”毛主席立马站起来回答道:“修身!”
见难不倒毛主席,老师又出上联“牛皮菜”,这个上联可谓是十分奇怪,同学们都答不上来,只有毛主席在思索片刻后答出了下联“马齿苋”。从此老师就对毛主席另眼相看。
长大以后,毛主席的文学水平更加出众。当时流行游学,毛主席也常常趁着寒暑假去各大名胜古迹看看,拜访一下其他学校的文人才子。
1913年,毛主席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这里的革命氛围十分浓厚,校训强调“救国强种”,吸引了一大批有识之士。
也正是在这所学校,毛主席结识了一大批革命友人,常常与蔡和森、罗学瓒等早期共产党领导人讨论救国的方法。
1917年夏天,毛主席约上同学肖子升,前往社会学习“无字之书”。游学到了益阳市的安化县后,得知教育会长夏默庵也在这里,仰慕他已久的两人当即决定拜访他。
夏默庵时年64岁,学识十分渊博。他就读于清末著名的“两湖学院”,文学造诣很高。他在清末的科举中还考中了“贡生”,辛亥革命后担任安化县教育会会长。
毛主席与肖子升两人先是拜读了一下夏默庵的作品,两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对于他的文学造诣非常佩服,于是就多方打探到了夏默庵的住处。
可夏默庵自视甚高,再加上常常有人拜访他,他经常闭门不见客,毛主席去了也不例外。一连去了两次,二人都没能进门。
肖子升有些气馁,就劝毛主席说:“润之,夏先生不愿见我们,要不我们还是走吧。”毛主席则是微微一笑,劝说肖子升不要气馁,劝说肖子升效仿一下刘备“三顾茅庐”。
就在毛主席第三次拜访夏默庵的时候,夏默庵终于被他打动了,终于开门迎接了二人。可夏默庵毕竟是个“高学历”老人,接待客人也是有要求的。
于是毛主席二人甫一坐下,夏默庵就挥笔写下一句上联,递给了二人。肖子升接过上联一看,傻眼了,毛主席却不慌不忙,对出了下联。
“树上鸟”对“池中蛙”
为什么肖子升会傻眼了呢?原来夏默庵的上联写的是:绿杨枝上鸟声声,春到也,春去也?
这句话从字面上看好像没有什么问题,甚至还有些风雅,意境很是优美。
但其中却包含着文人的“雅骂”。“雅骂”就是引经据典,骂人不带脏字,优雅地进行骂人,没点文化的人根本听不出来。
夏默庵这人出的上联看起来是在描绘春风中的绿柳,以及优美的鸟鸣声,但其实重点在最后两句。
这两句含蓄地询问了来客是否有真才实学,意思是:到底是那个‘鸟’在叫,春天没来就乱叫,太聒噪了。
这样一看,是不是就觉得夏默庵“骂”得其实也很不客气呢?而肖子升则是看出来了字眼中的“雅骂”,又不知道怎么回复。
他求助地看了毛主席一眼,毛主席拿起对联,沉思了片刻,就写在纸上挥笔写出了下联:青草池中蛙句句,为公乎,为私乎?
这句下联,对仗工整,同样春意盎然,用“青草池中蛙”对“绿柳枝上鸟”。看似平淡,但其中蕴含的意思却并不平淡。
其中化用了晋朝晋惠帝的一个典故,晋惠帝这人脑子不太好使,曾经他的大臣汇报:“皇上啊,灾民没有米下锅了,吃不上饭了。”
晋惠帝却对着大臣说:“既然他们没有米吃了,为什么不直接喝肉汤呢?”这件事上可见他的智商。
有一天,晋惠帝在逛花园的时候,突然听到了青蛙的叫声。他就问他的侍从:“这个呱呱叫的东西是私人的还是公家的啊?”
侍从也不知道怎么回答,就给晋惠帝说:“它在公家叫就是公家的,在私人的地盘叫就是私人的。”
明白这个典故后就很容易理解这句下联了,毛主席的意思是说:你说我是聒噪的鸟,我就说你是呱呱叫的青蛙,你的叫声又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呢?
毛主席用“雅骂”对“雅骂”,还运用典故,足以说明他的文化造诣之高。
夏默庵看了毛主席对的下联后脸瞬间红了,他好似脸上被人打了,火辣辣的。不仅是在羞愧自己看轻年轻人,也是在羞愧自己六十多岁的人了,文学水平还不如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人。
之后夏默庵对毛主席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不仅将毛主席奉为了座上宾,还对毛主席的下联连声叫好。
此后他强留毛主席在他家住了几天,每天和毛主席讨论诗词歌赋,还把自己写的《中华六族 同胞考说》送给了毛主席。
毛主席临走的时候,夏默庵还十分依依不舍,经过这几天的相处,二人已然成了忘年交。看毛主席穿着朴素,他还给了毛主席8块银元当做旅费。
这次游学一共走了900多公里,毛主席也深刻了解到了农民的现状,为以后他开展农民运动做了基础。
其实毛主席靠对对联引得众人折服的事情还不止一次,甚至连著名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都是在对对联的过程中想出来的,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934年2月,毛主席来到江西瑞金附近的乌石垅进行考察,顺便帮助红军的家属干干农活。当地有一个老先生,知道毛主席很有文采,便想和他对个对联。
老先生先是看了看远处的山头,便对毛主席说道:“上联就是:雾锁高山,哪个尖峰可出?”
毛主席想了片刻,视线突然扫到插在田间地头的一面红旗,顿时想到了下联:“火烧原野,这杆红旗先行!”
老先生听了这话后频频点头,连声说:“对的好!对的好啊!”围观的众人也为毛主席的文采所折服。
这时旁边围观许久的一个私塾先生按捺不住激动地心情,走上前来对毛主席说道:“我出一个上联,大家一起来对一对。”
接着,他指着田地边的小溪说:“涓涓小溪,岂能做浪?”毛主席则是拿起手上的香烟对私塾先生说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这句话出自毛主席在1930年2月发表的一篇文章,主要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在当时的农村革命战争中采取的游击战争策略和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
用在对联中简直是点睛之笔,如果说私塾先生的上联是将共产党的革命力量比作“小溪”,表示对革命的不信任的话,那么毛主席的下联无疑是给所有人吃了一颗定心丸。
这句话用于形容看似微小的力量,只要找到合适的条件和方法,最终能够引发巨大的变化,正如星星之火最终能够引燃整片森林。
这里,“星星之火”比喻初期看似弱小的革命力量,“可以燎原”则比喻这些力量具有潜在的巨大能量,可以扩散成为全面的革命战斗。
毛主席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篇文章中也指出,在中国进行农村革命斗争时,虽然开始时只能在某些地区形成局部的革命力量,看似微不足道,但只要坚持斗争,积累力量,就能够形成广泛的革命高潮,最终实现全国范围的革命胜利。
现在这句话已经变得家喻户晓,已经广泛引用,象征着从小处着手,积少成多的道理,鼓励人们对于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不要忽视,因为它们可能孕育着巨大的变革力量。
毛主席对对联的趣事表现了他机智、幽默的一面,以及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民间文化的深刻理解。
这些趋势不仅展示了他在政治和军事领域的成就,还佐证了他在文化、文学方面的才华。
通过对对子的巧妙应对,毛主席显示了他与人民紧密切相连的品质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
他的这种才华和风度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赢得了人心,并加强了他的领导地位。
结语
毛主席的幽默感和文学造诣都是他个人魅力和领导风格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他的幽默不仅仅体现为对待生活的一种态度,更表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领导者风范。
在文学方面,毛泽东的造诣同样让人钦佩。他不仅精通古典文学,对古代经典诗词有深入研究,而且自己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作品。
他的作品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既有情感的真挚表达,又不乏思想的深邃,展示了他才华横溢的一面。
他的诗词不仅为中国现代文学贡献了宝贵的财富,也为理解他的思想和历史地位提供了重要的视角。
这些品质不仅丰富了他的个人形象,也成为了他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工具之一。
参考文献:
[1]白孝伟. 毛泽东趣对花絮 [J]. 中学生读写, 2005, (Z1): 118-119.
[2]毛泽东巧作对联 [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1993, (04): 101.
[3]陈首涛. 毛泽东三访夏默庵 [J]. 湖南党史通讯, 1987, (01): 30.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与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