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提气的一首咏柳诗, 短短4句, 写清了做人为何要纯良

槐序姑娘本人2024-04-08 15:47:32  114

每天读一首好诗

01.

今天我们聊两件事,一是王安石变法,二是唐宋八大家。

首先我们说王安石变法。

就算在近千年后的今天,学者们坐在一起谈论起北宋那场变法,依旧吵得不可开交,甚至可能会掀桌子。

从结果来看,王安石变法确实是失败了,这也导致了北宋灭亡的进程。

因此有人说,北宋实亡于王安石。

北宋从公元960年建国,到1127年靖康之变,短短167年的历史,经历了无可复制的辉煌,以及断崖式跌落的衰败,要把罪责归咎给一个人,自然是言过其实。

北宋最鼎盛时期,几乎可以媲美大唐盛世,那为何这么快就倾覆了呢?

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就是经济,这在任何朝代都是如此,如果没有良好的经济秩序,蛋糕做得再漂亮也不过是表象;

其次就是法制,法律和法规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得不到完善和补充,阶级矛盾就会凸显,因此到了仁宗后期,以及英宗统治阶段,朝廷内部就分化成了两个派系,分别是革新派和保守派。

革新派以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等人为代表,推行了庆历新政,不过并没有成功。

因为日子表面过得还挺好,谁也不愿意折腾,尤其是保守派,他们认为这已经是最好的时代了,所以大家其乐融融,谁也不思改变。实际上就是怕触及到自己的利益。

然而等到宋神宗登基后,这种局面就很难维持了,军事支出加大,国库虚空,百姓被地方权贵盘剥,已经无法应对赋税和灾荒。

于是,想做千古一帝的神宗遇见了雄心勃勃的王安石,就产生了化学反应,两个人决定搞事情,熙宁变法正式上线。

变法的初衷一定是好的,尤其王安石确实有宰相之才,他颁布的一些律法在经过完善后,今天的我们仍在沿用。

最典型,争议最大的就是“青苗法”,这是放贷于民,实行联保,抵制地方权贵榨取农民剩余价值的最好办法。

在青苗法实施之前,北宋朝廷平衡物价的办法是,遇到通膨国库就大量回购粮食,遇到物价下滑国库再把粮食投放到市场,亏损都由朝廷承担。

这样过日子肯定不行,如果朝廷没钱了,还要继续从农民身上征收赋税,所以这是个死循环。也就是计划经济。

而青苗法的实施办法是,朝廷把国库的存粮折算成物价,让农民10户联保,放贷给农民用于耕种和生产,等农民丰收了,再把钱粮还给朝廷,同时附带利息。这是市场经济。

如果你对这个政策不是很好理解,可以参考20年前我们农村信用合作社放贷给农户,让农户联保借贷的办法。也就是说,王安石的思想,要比保守派超前了900多年。

那为什么这么好的政策最终还是失败了呢?

原因就在保守派身上,他们是一个很庞大的文人集团,今天一堆奏折、明天又一堆奏折,甚至连高太后和曹太后也出面反对,说王安石乱天下。

因此上行下效,导致地方官员也怠慢,抵制革新,毕竟这会损害他们自己的利益。

宋神宗很头疼,虽然他是大老板,但如果真发不出工资,底层员工拖拖拉拉不做事,他面临的就是破产。所以权宜之计,他罢了王安石的宰相之职。

值得一说的是,王安石变法大面积遭遇阻碍,可在局部区域还是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比如曾巩为官所辖的地区就民生富庶,深得百姓拥戴。

02.

曾巩,唐宋八大家中存在感最弱的一位,甚至很多人都不理解,他是如何位列“八大家”的。

曾巩有两个弟弟,分别叫曾牟、曾布,他们哥仨都是欧阳修的学生,那几年的科举考试,欧阳修是主考官,所以苏洵也带着苏轼和苏辙拜了欧阳修的码头。

在这哥仨中,曾布才华最高,有过目不忘之能,12岁就写下了《六论》,不到20岁就名满京师了。

苏轼参加科举考试时,欧阳修的助理梅尧臣发现了一篇奇文,一时难以定夺,就拿给了欧阳修看,欧阳修见其文笔精妙,以为是弟子曾巩所写,为了避嫌就给了第二名。

可放榜以后,取为第一的恰恰是曾巩的试卷。

曾巩的弟弟曾布,哲宗时期升为宰相,当时苏轼有个书童,聪明伶俐,因为遭遇贬官,苏轼就想把这个书童赠给曾布,但是却被曾布婉拒了,大宋的命运也因此改变。因此这个书童叫秦桧。

虽然曾巩是欧阳修的学生,但他和欧阳修的政治理念却有些不同。

那年曾巩18岁,随父进京,结识了王安石,并成为了很要好的朋友,因此后来他就把王安石推荐给了欧阳修,欧阳修也曾两次举荐王安石入朝为官,不过都被王安石婉拒了。当时王安石在地方韬光养晦,正是学习和历练的阶段。

待宋神宗即位后,王安石入朝,开始推动熙宁变法。

欧阳修虽然支持范仲淹改革,可此时已经年迈的他,对王安石变法并不看好,这也间接影响了苏洵的政治倾向,所以苏轼和苏辙也反对革新,再加上司马光和范纯仁,这个文人集团就逐渐形成了。

值得一说的是曾巩,他中进士后一直在外为官,曾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等知州,他和弟弟曾布都支持王安石变法,也能把政策贯通执行到底,所以在曾巩的带领下,这几个州都很富,也是革新取得小范围成功的典范。

因此我们接第一个话题,王安石变法虽然失败了,但不能把责任全都推给王安石,至少保守派的阻碍是更为重要的因素。

“唐宋八大家”中只有两位唐人,就是韩愈和柳宗元,其余全部是宋人,分别是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在王安石变法前,他和欧阳修、苏轼、苏辙、曾巩都是极要好的朋友,相互敬重,唯独苏洵与他不合,这也让苏轼一度与王安石关系非常尴尬,直到“乌台诗案”爆发,王安石救了苏轼一命。

而曾巩属于那种务实派,为人低调正直,为官有政绩,做学问更踏实。我们今天要讲的这首诗,就是出自曾巩之手,作于王安石被罢相之后。

03.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曾巩 《咏柳》

1074年,天下大旱,饥民流离失所,群臣再次上表弹劾变法带来的弊端,王安石的门生郑侠绘制流民图献给宋神宗,并论述新法的过失。

同时,曹太皇太后、高太后哭诉“王安石乱天下”,宋神宗很无奈,就罢去了王安石的宰相之职,改任观文殿大学士、知江宁府。

因此,曾巩这首诗看似“咏柳”,实则极具讽刺意味。想王安石的门生都能倒戈,更何况那些为图自己利益群起而攻之的小人。

下面我们就深度解读一下这首诗。

04.

诗文大意可解为:

杂乱的柳条还没有变黄,就在东风的吹动下狂扭乱舞,想要借势而起;

但它只懂得用柳絮遮天蔽日,却不知天地间还有秋霜,一切都只是时候未到罢了。

曾巩长于文章,这人很多人对他的诗往往看淡一些,但通过这首《咏柳》我们就能看出曾巩的笔力。

早春时节,柳条的鹅黄色还没有显现出来,但是已经开始随风摇摆,恰似那些一时得势的小人。柳絮纷飞,遮盖住了日月,因此变得更加猖獗。

诗人托物明理,将柳条和柳絮人格化,暗喻朝中那些趋炎附势的庸臣,如墙头草一般随风倒,见到王安石罢相就猛踩一脚。

因此诗人替王安石抱不平,写下了“不知天地有清霜”。

事实上,次年春王安石再次登相,变法依旧在进行中,诗中的“清霜”自然指天地正气,非宵小之辈所能抗衡,待秋霜来到,柳条就开始枯黄。

纵观整首诗,状物与哲理交融,寓意深远,发人深省。

从曾巩的性格来看,他很少参与朝中的党争,况且他一直在地方为官,他能写诗抨击、讽刺那些得势小人,是打心里看不惯他们“墙倒众人推”的做法。

所以说,做人要纯良,有自己的底线和坚持,不然将来遭到清算的时候,会更加倒霉。人贵有格,鸟贵有翼,一世为人,总得有自己坚守的东西。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51215.html
0
最新回复(1)
  • 白迈要减肥2024-04-08 18:54
    引用1
    秦桧真的是苏轼的书童?就像江别鹤曾经也只是江玉郎的书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