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我是刘晓燕,今年53岁,企业退休,退休金3800,老伴走了三年。
现在跟初恋搭伙相伴,他在事业单位上班,总说自己的钱给已逝老伴看病花了。
一次大扫除,偶然在他的衣柜暗格里看到一个笔记本,一张百万存单撕开他的谎言。
来自刘晓燕的讲述,对老年搭伙相伴生活的解析,陪伴里少些真诚,现实又残酷。
1、异地恋终究败给现实,三年初恋无疾而终。
李贵是我的初恋,技校毕业分配到异地,一年后,他说扛不住现实寂寞。
悲伤一年多,再次走进一段新恋情,两年后与已逝老伴牵手婚姻。
我和李贵的初恋,有过懵懂时期的一切美好,畅想过未来的家和孩子。
也曾在学校操场绿草地,十五的圆月下,有过“一生一世一双人”的誓约。
运动会的看台上,有过我们彼此刻骨铭心的“爱丽丝的初吻”。
然而,再深的恋情,再多的爱恋,终究败给不在一起的现实生活。
李贵说没有我的日子多么孤独寂寞,希望我能忘记曾经的美好。
无疾而终的初恋,就这样飘飘荡荡在我心里32年。
遇事内心都会用李贵来比较一番,如果是李贵,一定不会这样对待我。
岁月悠悠,时光荏苒,人终究要降服于现实,走进婚姻,生儿育女。
2、退休偶遇32年前的他,再度牵手走到一起。
老伴三年前一场疾病,不到三月就走了,女儿陪伴我度过一段孤寂时光。
退休了,老伴走了,女儿在外地工作,一个人的日子孤独,清闲,又百无聊赖。
没事我骑车在市里闲逛,看到公园就停车走进去,累了坐下来看看风景,看看人。
春花浪漫的季节,公园里的人格外多,樱花热烈地绽放,紫色不知名的花,开到忘我。
坐在公园的长廊里,一边喝水,一边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感受身边人们幸福美好的生活。
热恋的年轻人我不羡慕,那些上了年纪,相互搀扶着的老夫妻,是我最羡慕的生活。
回眸时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仔细辨认,我们一起说出张爱玲的金句:你也在这里呀!
一番久别重逢的相聚,他说老伴走了一年多,我说自己是老年单身女人。
一顿别有深意的饭菜,他提出让我去他家小坐,一盏茶的时光,我们说好永不分离。
3、真诚出钱出力照顾,却是一场有预谋的算计。
我从北城搬到东边李贵家,每天用心地跟他生活,照顾他的一切。
相伴不到半年,他突发疾病住院,需要手术,他说自己的积蓄都给已逝老伴治病花了。
现在能够拿出的不到3万,他儿子给转过来10000,说自己实在太忙,让我帮忙请护工。
女人天生母爱泛滥,拿出自己的积蓄,帮他垫付住院费,手术费,为了省钱,没请护工。
在医院里,白天晚上都是我一个人照顾他,出钱出力,却在他的手机里发现这一切皆是一场有预谋的算计。
他说我手里有钱,独生女不在身边,将来我的一切都是他和他儿子的。
还说我是个重感情的女人,看在年少时的初恋,我不会不管他的,让他儿子安心工作。
原来,32年后的相遇也是他的精心策划,他早就知道我们在同一个城市,也知道我的电话。
若不是看到他在微信里跟哥们吹牛,我还不知道自己是他嘴里的“肥羊”。
一心一意照顾他的生活起居,生病住院,出钱出力,既是老伴又是护工,是有预谋的算计。
4、百万存单撕开搭伙谎言,对你好都是有所图谋。
女人就是傻,李贵看到我拿着手机,愣在原地,过来搂着我的腰。
他跟我说,那些话都是安慰他儿子的,想让儿子不必为他的病着急,耽误挣钱娶媳妇。
那些是哥们之间的吹牛,也是男人间的一种炫耀,是为了给自己博点脸面。
心软是病,需要根治。我最终还是舍不得放下32年后的重逢,不想他需要我时离开。
他出院后,依然满心欢喜地跟他回家,继续为他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几个月后,我忙着春节前大扫除,在收拾衣柜时,发现他还有个暗格,好奇发现新大陆。
拉开后看到一个笔记本,里面有他对曾经恋情的记录,还有一张存单。
看着那么长的数字,我激动的心都要跳出来了,不数不知道,数完我自己都蒙了。
整整百万,他还说自己没钱,都给已逝老伴看病,花完所有积蓄,还欠着外债。
每每他跟我深情讲述如何照顾已逝老伴,说这么多年,一直把老伴当我的影子。
一切都是谎言,对我好也是有所图谋,不过是老了,想把我再次当作傻子。
写在最后:
我认真仔细回想了我们相处一年的点点滴滴,一切都是我的自我感动。
我的每一步都在他的设计和算计之中,只是他没有想过他会生病。
他也没有想到我会这么信任他,为了曾经那段初恋,我不顾一切地为他付出。
也许,过去的感情早就在风中飘散,岁月改变的不仅仅是容貌,还有人性和人心。
“人生若只如初见”,一切该多么美好,该是结束的时候,也该清醒了。
收拾好自己的东西,把李贵的百万存单放回原处,静静地回归自己的生活。
从此以后,再也不会去畅想与初恋旧梦重圆,再也不会相信一切还是旧时光。
走远的人,即使重逢也要重新认识,不要活在过去的自己以为的美好里。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你有故事,我有茶,一起畅聊余生时光。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50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