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值之王是如何炼成的

企业观察报2024-04-08 09:30:56  88

如果你是中国移动的股票持有人,面对105元的股价,你可能会琢磨:中国移动还值得继续持有吗?

当下,总市值22550亿元的中国移动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投资者的神经。

两年时间,中国移动的股价从2022年初的每股57元暴涨到如今的105元,超越茅台市值1000亿元,稳坐A股市值之王。

两年时间,中国移动为何成为投资者眼中的香饽饽?它的收入规模、创新步伐能否支撑其高市值?其市值后续的增长空间还有多大?

01

亮眼的财报

3月21日晚,中国移动发布了2023年财报,实现营业收入10093.1亿元,同比增长7.7%;营业利润1681.2亿元,同比增长4.2%,利润率为16.7%。

业绩远超市场预期。

这样的业绩,放眼整个央企和国企,都是相当漂亮的业绩。中国移动上万亿的营收,和中国中铁(12608亿元)、中国铁建(11379亿元)比差不多,但净利润则高多了。而且中国移动一家的利润,比中国中铁和中国铁建的利润总和还要高。

和自己相比,2023年中国移动的财报也堪称历史性的突破。营收由2022年的9372亿元大增至10093.1亿元。净利润增长得更多,从2022年的1254亿元增至1681亿元。这是中国移动上市以来的最好业绩。

2022年初,中国移动回A股前,外界还在争议其千亿估值是否太高,最终上市时的价格也不是净资产下最低定价。

短短两年后,中国移动的实际营收规模过万亿,利润过1500亿。这样的成长速度,放在整个A股市场中都极其少见。

从2023年财报来看,中国移动的个人市场、家庭市场、政企市场、新兴市场分别贡献了49%、13%、19%、5%的营收。其中个人市场营收4902亿元,同比增长0.3%,这是中国移动的基本盘,比较稳定。而政企业务板块达到1921亿元,同比增长14.2%,位居行业第一,被中国移动视为增长的第二曲线。

中国移动政企市场集中在5G To B的服务与云计算、数据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上。两条产品战线,都是行业第一。阿里、腾讯、华为的主要市场聚焦在一二线城市,而中国移动等已经成功开拓到六线城市的政企市场。

中国移动的研发实力不容小觑。2023年,该公司研发费用达到287亿元,比上年增长58.7%,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2.8%。

中国移动的投资回报率同样令人感到乐观。2023年,中国移动成功完成了对大华股份、邮储银行、凤凰传媒等多个重大战略项目的投资,投资额度接近600亿元。从财报数据来看,中国移动的对外投资对于公司整体利润的贡献相当显著,接近150亿元。然而,投资的收益并不仅仅体现在利润贡献上,更在于生态的拓展与协同。

目前,中国移动在芯片、半导体、量子通信等关键且受限的计算产业领域,已经投资了超过150家企业。这不仅有助于中国移动联合产业力量实现做大做强,更能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创新与发展。以启明星辰为例,收购启明星辰后,中国移动在政企市场的竞争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展望未来,一旦中国移动投资的这些企业中有一两家能够脱颖而出,成长为类似阿里、腾讯这样的行业巨头,那么中国移动的股价也自然将随之上扬,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移动凭借其深厚的业务基础、广阔的市场前景、不断增强的研发能力以及积极的多元化探索,完全可以支撑其高达2万亿元的价值。

02

杨杰的市值管理

中国移动是一家重视市值管理的公司。在杨杰担任新一任董事长前夕,中国移动的市净率低于1,意味着其股价低于净资产,这受到资本市场质疑。

在运营商的激烈竞争中,尽管资本看似并非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但其作用却往往不容小觑。正因如此,资本圈中流传着中国运营商已再无“故事”的说法。三大巨头各据一方,人口红利已近尾声,运营商的上半场竞争似乎已宣告结束。

这曾经是让中国移动管理层深为忧虑的痛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技术出身的杨杰,2019年从中国电信集团“一把手”调任中国移动担任“一把手”。他为中国移动定位了新的发展方向,即“信息服务科技创新公司”,并执行转型升级战略:全面推进数智化转型,全面发力科创计划,加强“AI+”战略布局,建设世界一流信息服务科技创新公司。

杨杰执掌中国移动以来,中国移动的业绩呈现出稳健的增长态势。财报显示,2019年至2023年,中国移动的营收增长率分别为1.2%、3%、10.4%、10.5%和7.7%,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9.5%、1.1%、8%、8.2%、5%。可以说,杨杰成功地扭转了中国移动营收增长放缓和利润率下滑的局面。这一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他坚持的数字化转型策略。

特别是2023年,数字化转型收入对通信服务收入增量贡献高达89.7%,占通信服务收入比提升至29.4%,成为公司收入增长的第一驱动力。

杨杰在推动数字化转型的同时,始终强调存量经营的重要性。在他的领导下,中国移动通过融合运营深化存量客户及价值保有,从规模增长向“存量创新”调整升级。这一战略的实施,不仅有助于稳定公司的基本盘,保障现金流,还为中国移动在数字服务这片新蓝海中放手一搏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国移动在存量经营上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公司拥有优质的网络服务基础,5G网络大幅领先于竞争对手,宽带网络品质也在快速提升,这为稳定存量客户提供了底气。

其次,中国移动在存量经营的技战术层面也相对领先,通过深耕全球通、动感地带、神州行三大品牌,公司的客户认同感得到了明显增强。

03

数字化先锋

目前,中国移动形成了以CHBN(个人市场、家庭市场、政企市场、新兴市场)+VG(算力网络、能力中台)为核心的业务体系,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其数字服务业务的火炬已经点燃。具体如下:

一是算网业务。经过前期的密集建设和投入,中国移动已经积累了强大的算力资源,为了进一步挖掘市场潜力,中国移动的资金继续向算网方面倾斜。

年报显示,中国移动的算力采购规模已经超过了很多科技公司。阿里、腾讯、字节等科技公司通常每年采购服务器约20万台,而中国移动2024年PC服务器集采公告显示,此次采购共22个标包,总规模将约为26.45万台服务器。根据中国移动公开招标采购信息,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移动就至少采购了85亿元的国产算力。

二是AI+业务。中国移动构建了“1+N”的通用和专业模型体系,自主研发安全可控的 “九天”系列通用大模型,发布“九天·众擎”基座大模型,推出了包括客服、政务、网络、企业通话、川流出行在内的 5 款行业大模型,其中客服模型已率先实现工程化应用。这里面蕴藏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变现能力非常强大。

三是数据业务。中国移动已经走在数据变现路上。比如,梧桐大数据平台可以为政府、金融、旅游、交通等多个领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比如,数联网DSSN能提供低成本、高效、可信的“数据物流”服务。

四是中台建设。中国移动的中台已经汇聚了人工智能、北斗高精定位、大规模数据采集等优质能力。这些能力在内部的应用中发挥了显著的价值,为公司的业务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目前,中国移动正积极推动中台从理论走向实践,从“书架”走向“货架”。比如中国移动联合山西九鼎图测绘科技有限公司将5G+北斗高精度定位能力引入地理信息测绘领域,深度服务大地测量、工程测量等各类场景。

中国移动已从主要提供语音、短信服务的传统运营商,成功转型为新型信息服务科技创新公司。一组数据颇具说服力:十年前,中国移动的语音和短信业务收入占整体收入的比例高达77%。如今,这一比例已大幅降至8.8%。与此同时,中国移动数字化业务收入的占比则从过去的几乎为零,迅速提升至29.4%。

中国移动展现出的创新精神和跨界探索的勇气,使其敢于涉足“无人区”。这些创新、跨界和探索,不仅成为中国移动的标签和符号,也成为资本市场看好中国移动的关键因素。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49222.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