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历史研究会原会长: 山东有上古韩国壁画, 孔子的儒学抄袭韩国

郝萌观察过去2024-11-25 11:07:49  99

有人说,历史是一面镜子,但有些人却把它当成了哈哈镜,硬是要把所有的光辉都往自己身上招。这不,一个曾在韩国学界占据高位的历史学家,竟然用一本书“证明”了山东、东北,甚至孔子,都和“古代韩国”脱不了关系。这种论调听着像笑话,但背后却藏着一段学术与民族主义交织的复杂历史。

20世纪初的朝鲜半岛,正处在一个民族身份被撕裂的时代。日本的殖民统治让许多韩国知识分子忧心忡忡,怕自己的文化、历史会被侵吞,于是,他们开始拼命强调古代韩国的“伟大”。其中一个叫申采浩的人,直接虚构了一套“古代韩国统治全亚洲”的说法,以唤醒民族自豪感。虽然这种说法一开始只是民间的“精神鸦片”,但随着时间推移,它逐渐渗透进了韩国的主流历史学界。

这就是背景。几十年后,这种夸张的民族主义竟然传到了一个本该严谨的学者手上。他叫韩永愚,是首尔大学历史系的教授,曾经还是韩国历史研究会的会长。他写了一本《新编韩国通史》,不仅在韩国畅销,还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传播到世界各地。书中那些荒诞的结论,却让人读完直呼“离谱”。

1. “熊壁画”背后的“大发现”

故事的开头就很抓人。韩永愚在书中提出了一个“惊天大论点”:中国山东和辽宁的古遗址中发现了熊掌形陶器和熊人壁画,而这些是“古代韩国文化”传播的证据。他的逻辑是,韩国古籍里记载檀君的母亲是“熊变成人”,所以,凡是和熊有关的遗迹,哪怕远在中国,也得和古代韩国扯上关系。

这听起来像个“脑洞大开”的推理游戏,但问题是,考古学讲究的是证据链,而不是“只要我想,这就是真”。山东和辽宁的远古遗迹确实展现了区域文化的共同特征,但这些地方和远古韩国的联系,从未有确凿的证据。韩永愚却用一个“母亲是熊”的传说,把整个东亚大陆的历史文化强行划进了“韩国版图”。

2. 孔子“抄袭”了谁?

如果说熊壁画的理论已经够让人出戏了,接下来的内容更是让人瞠目。韩永愚书中一再强调,孔子的儒学其实是“借鉴”了古代韩国人的生活哲学。他甚至写道,儒学之所以在韩国比在中国更受欢迎,是因为它本来就是韩国人实践出来的东西。

这话看似有点“民族骄傲”的意思,但事实却很扎心。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那时的朝鲜半岛还处在“部落社会”阶段,连“国家”的概念都没完全形成。更别提什么哲学体系了。把儒学的起源硬扯到古代韩国,只能说这是一次“文化碰瓷”。韩永愚或许可以自圆其说,但历史事实却不会为他背书。

3. “阿斯达文明”的新边界

为了进一步“证明”古代韩国的伟大,韩永愚还创造了一个新名词——“阿斯达文明区域”。他说,这片区域包括山东、东北三省和朝鲜半岛,是一个古代统一的文化圈。而“阿斯达”这个词,来自韩国古籍中关于檀君朝鲜的记载。

问题是,这个所谓的“阿斯达文明”并没有考古学上的依据。提到“阿斯达”的《三国遗事》,成书时间已经是13世纪,距檀君传说中的年代隔了上千年。更重要的是,山东和东北地区的考古学研究早已明确,这些地区的文化发展有其独立的脉络,和古代韩国并无直接联系。

4. 从“民科”到“主流”的转变

韩永愚的理论并非一时兴起,而是韩国历史学界的一个缩影。在韩国,历史研究有一个特殊的分支——“在野史学派”。这些人没有受过正规历史学训练,但热衷于通过伪书、传说证明古代韩国的“辉煌”。早些年,这些人还被主流学界看不起,可随着民族主义的兴起,他们的观点逐渐获得了市场。

韩永愚虽然是受过正规训练的学者,但他的观点却和“在野史学派”越来越接近。这不仅反映了学术界的变迁,更折射出韩国社会对“古代辉煌”的渴望。从个人的角度看,韩永愚或许只是迎合了社会需求,为自己的学术作品找到了买点。从更大的角度看,这却是一种对历史科学精神的背离。

5. 民族主义的代价

韩永愚的书很畅销,但它带来的影响,却并不全是正面的。有人因为这本书而产生了对历史的兴趣,也有人因此误读了中韩之间的复杂关系。从历史学的角度看,韩永愚的做法属于“以偏概全”。他通过选择性引用资料,把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简化成了“韩国文化征服东亚”的单线叙述。

这种叙述方式虽然吸引人,但却忽略了历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真正的历史研究,应该是还原真相,而不是为了迎合某种情绪去“编故事”。韩永愚的“成功”,恰恰说明了当代历史学界面临的挑战:如何在民族主义和学术严谨之间找到平衡。

有句话说得好:历史是一面镜子,但不是一面可以随便涂抹的画布。韩永愚的《新编韩国通史》虽然卖得火,但它更像是一本“民族主义读物”,而不是一本真正的历史书。有人评价说,这本书的成功,反映了韩国社会对“古代辉煌”的渴望,也揭示了学术界在面对民族主义时的妥协。

历史从来都不是一场“自我吹捧”的游戏,而是一场和真相的较量。韩永愚的故事提醒我们,面对历史,我们需要更多的敬畏,而不是随意涂改。有历史学者说过,真正的学术,不是为了让人“舒服”,而是为了让人“清醒”。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478220.html
0
最新回复(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