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安世出身于官宦之家, 其父张汤在汉武帝时任御史大夫。 张安世年纪很轻时, 就因父亲的缘故荫补为官,任尚书郎,因善于书法 ,具体负责文书之事。他做事聚精会神,甚至放假公休,都不外出。 一次,汉武帝去河东巡视,途中丢了三部书,皇帝下令寻找, 关键时刻张安世自告奋勇, 凭记忆将这三部书默写出来,交给皇帝。 此后不久,朝廷从市场上重新购得这三部书, 人们将其同张安世默写的书相对照, 结果没有发现错谬之处。 汉武帝发现了张安世的才干, 破格拔擢张安世为郎中令。
汉武帝去世后, 年仅 8 岁的汉昭帝即位。因张安世一贯勤勉敬业,大将军霍光奏请皇帝, 封张安世为右将军兼光禄勋,做自己的副手。此时, 张安世的职位在大臣中已居第二位,可谓地位显赫,但他仍然兢兢业业。汉昭帝特意下诏,赞扬张安世有尧舜之时的古大臣之风, 加封他为富平侯。
汉昭帝在位十三年后去世 ,张安世又同霍光 一 起辅佐汉宣帝即位。霍光去世后,御史大夫魏相上奏皇帝提出:“张安世侍奉两代皇帝三十余年,一直忠诚信实 ,谨慎厚道 ,夙夜不懈,应当封为大将军。”宣帝也想重用他。张安世听到这个消息,急忙请求单独面见皇帝, 说:“我自认才力不足以承担大将军之职 ,请皇帝哀怜,以成全老臣的性命。”宣帝笑着说:“你过于谦虚了, 你若不行,还有谁能行呢?”张安世百般推辞无效,最后,皇帝仍封他为大司马卫将军,领尚书事,并将都城以内的全部兵权交给他。
综观历史上许多权臣大将 ,处于这样的地位,往往踌躇满志,骄狂自得。张安世则不然,他深知月盈则亏、 水满则溢的道理, 更加小心畏忌, 谨慎供职。 他每次同皇帝一起参与大事决策后, 往往请病假不上朝,等皇帝就此发出诏令后,再派吏员到丞相府探问是怎么回事, 以致连朝廷大臣都不知道他曾参与密议。 他待下属也特别宽厚。 任光禄勋时, 曾有一个郎中因喝醉了在殿中小便,负责官员禀报张安世,欲按规惩治,张安世说:“你怎么知道他不是倒汤水呢,怎么能以小过成人罪责?”用这种方式保护了这位下属。 他又因父子尊显,心不自安,多次奏请皇帝将自己的儿子外派到地方任吏职。
张安世为官历武帝、昭帝、宣帝三朝,朝中屡经大变,宦海之中风急浪诡。张安世不管风云如何变幻,从不结党营私,一直正道行世。这是他能得到三代皇帝始终如一信任的重要原因。
应当说, 他同大将军霍光关系不错,彼此绝对信任。霍光推荐张安世做自己的副手, 也可以说他对张安世有知遇之恩。但是,张安世同霍光的交往, 完全是公谊, 是为国效力,为君尽忠,没有丝毫个人谋算的私心。 正因如此,当霍光死后数年,他的儿子霍禹、霍云、霍山等阴谋作乱的图谋败露, 在霍氏因此被灭族的一场大动乱中, 张安世没有受到丝毫牵连。
张安世的哥哥张贺任掖庭令 ,在武帝曾孙(后来的汉宣帝)年少寒微时曾尽力扶持与资助, 并认为武帝曾孙刚毅、有才气,多次向弟弟张安世称道。张安世就劝止他哥哥说:“年轻皇帝(指汉昭帝)在上,不宜称赞皇曾孙。”这些话皇曾孙当时都知道, 他即位当皇帝后对张安世说 :“当年掖庭令称赞我, 你制止他,做得很对。”后来,宣帝为表彰张贺当年扶持之功, 封过继给张贺的张安世的小儿子张彭祖为阳都侯。
张安世当时贵为勋臣中的第一人,父子封侯,食邑超万户。但是,张安世自奉俭约, 平素在家只穿黑色粗丝做的衣服,夫人亲自纺线织布,家中奴仆皆劳作治产, 没有游手好闲者,由此也导致家境殷厚。他因此上书皇帝,要求辞去官家俸禄,当时官方的账本上, 张家拒领的金钱累计达百万之数。
张安世夫妇以身作则, 家教有方,他的子女也是忠谨俭朴。张安世去世后继承爵位的世子 张延寿 ,屡次上书皇帝,说自身没有功德,不应承受先人所封大国, 一再请求减少自己所封采邑的户数, 得到皇帝的嘉许。 此后, 张家数代皆以谦俭著名。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46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