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会之下,政权的更迭,说来说去,还是人才的竞争。
如若笼络不到足够的人才,即便是无限接近成功,最终也只能以失败告终,三国时期的刘备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后期青苗不接的蜀汉政权,早已注定了无法打败人才辈出的曹魏。
既然人才如此重要,该怎么选拔?
在春秋战国之前,选拔人才主要看的是血统,出身高贵便能直接一步登天,后来诸国混战,发现出身高贵并不代表真有才华,于是便衍生出了官员举荐制度。
为了权势和地位,总会有人钻制度的空子。
举荐制度到了后期就萌生出了弊端,官员之间相互举荐对方的亲属,使得朝廷一片乌烟瘴气,等到隋朝建立之后,隋文帝杨坚提出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影响后世千余年的科举制度就此诞生。
在科举中拔得头筹的考生被称为状元,这在古代是相当荣耀的两个字,一旦加身,前途无量。
据统计,在这千余年的时间里,一共出现了近800名各类状元,平均下来,一年还摊不上一个,着实能称得上是凤毛麟角的存在。
只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能脱颖而出的无一不是人中龙凤,状元自然成为了当时无数读书人穷尽一生也难以登顶的高山。
科举制度并不是只有一场考试,一般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能杀出重围走到殿试其实已经成功。
殿试是由皇帝亲自出题考验考生的应答能力,皇帝会根据作答情况来钦定状元。
清朝时期,乾隆皇帝在殿试就出了一副上联,烟锁池塘柳,要求考生对出下联,一位考生听后直接放弃作对,结果却被钦点为状元。
状元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对于古代的读书人来说,熬得过寒窗苦读,才有机会一举成名,只是这条路太过艰辛,无数读书人都倒在了路途上,那些功成名就之人仅仅只是极少的一部分罢了。
古代的科举考试并不是一次考试定终身,而是需要自下而上一级级考,这就是与我们现在打游戏一般,想要开启更高的关卡,必须通过前面的关卡。
按照自下而上的等级,科举分为三轮,即乡试、会试和殿试,不过在乡试之前,还得先通过最基础的院试,拿到秀才的身份。
既然是考试,自然要分出个一二三来,而科举中的第一名被称为“元”,乡试第一称为解元,会试第一称为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
这也就是说,只有经过皇帝的面试得到第一才是状元,这就有很大的个人喜欢在其中了,不过这倒也不奇怪,毕竟当时整个国家都是皇帝一人的,他钦点状元也在情理之中。
话又说回来,在当时的科举模式中,即便当不了状元,能进入殿试已经算成功了,除了状元外,第二名和第三名又被称为榜眼、探花。
一旦有了这些身份,功成名就已经不在话下。
为了能进士及第,无数读书人挤破头往里钻,甚至有些人为之奋斗了一生,比如说唐代的尹枢,七十多岁还奋斗在科举考试的第一线,最终如愿以偿,着实勇气可嘉。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现在的高考钉子户,为了心仪的大学,考了近十年,可依然未能如愿,那么这样坚持的意义又在哪里?
皇帝
封建社会之下,出身决定了很多事情,有些人一生都要为进士及第的目标奋斗,而有些人则生下来就可以决定谁能高中状元,乾隆皇帝无疑是后者。
乾隆在历史上的文艺范十足,他喜爱文学,更热爱创作,他一生写了四万多首诗,在数量上超过了全唐诗中数百位诗人的总和,只是内容上却着实拿不出手。
纵观乾隆一生,在位数十年,举行了20多场科举,乾隆钦点的状元也不少,而他最热衷的事情就是在殿试中考验考生的真才实学。
有一年的殿试,乾隆就出了一个上联,要求考生在规定的时间里对出下联,上联为:
烟锁池塘柳。
其中一个考生看到考题之后,立即上奏直言,这个上联实在是太难了,自己能耐有限根本对不对,然后就放弃了。
乾隆听后倒也没有奇怪,然后将目光看向另外的考生,其他的考生不愿意放弃这个机会,便陷入了苦思冥想之中。
只是在规定的时间里到后,剩余的考生也没能对出工整又能被乾隆认可的下联。
乾隆倒也没有吝啬状元的名额,他大笔一挥,直接钦定了那个率先放弃的考生,将其定为了新科状元。
奥秘
对于乾隆的做法,或许很多人会觉得意外,认为乾隆这也太随意了,怎么就把放弃的考生定为了状元?
这倒不是乾隆随意,而是这个上联本身就没有合适的下联,放弃的那位考生,明显一眼就看出了这上联的奥秘。
正是因为如此,乾隆才认为这位考生的文学造诣远在其他考生之上。
烟锁池塘柳,虽然看起来只是简简单单五个字,按理来说,应该没有什么难度,可是当我们仔细品读就会发现,这五个字不仅组合起来是一幅绝佳的农家风景图,而且这五个字的偏旁正好又用上了“火金水土木”。
短时间之内要想对出工整又有意境的下联绝非易事,那位放弃作答的考生自然洞悉了这上联的奥秘,将状元之名额给他,也是实至名归。
其实,乾隆所出的这副上联并不是他自己想出来的,而是出自陈子升的《中洲草堂遗集》,一度被认为是历史上的无解上联。
当然这并不是说这副对联没有下联,陈子升就为这句上联一连做了三个下联,分别是灯垂锦槛波、烽销极塞鸿、钟沉台榭灯。
只是这三个下联不仅读起来拗口,更没有烟锁池塘柳所表现出的那种意境,似乎单单是为了对出下联而作,并不能被后人认可。
到了现代之后,很多自诩为文化人的小伙伴则表示不服,纷纷送来下联,有几个还是挺有意思的。
比如说,深圳铁板烧。
比如说,锈堵油烟机。
再比如说,板城烧锅酒。
这几个下联,还别说,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极其工整,更有些许意境,比如说第一个,让人一听就流口水,第二个让人眉头大皱,第三个则让人爱酒之人馋得不轻。
那么,聪明如你,能对出合适的下联吗?
参考资料:《中国楹联大全》、《清史稿》等。
(图网,侵删)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46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