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质量发展|“海上福州”: 聚“高新”之力 强“蓝色动能”

新华社2024-11-18 17:31:25  96

在这里,借助深远海养殖平台,更多水产品“游”向百姓餐桌;依托科技创新成果,风电“大风车”被牢牢地“种”在大海里;背靠江阴港区,临港工业发展一路高歌,成为“港产城”联动的生动注脚。2023年,福州市海洋生产总值3250亿元,位居全国第三。

近日,“万千气象看福建·唱响海上牧歌”网络主题活动走进福州,触摸福州逐梦“深蓝”的强劲脉搏。

耕海牧渔 掘金“海上粮仓”

乘船驶入福州市连江县定海湾水域,在距离定海村码头约3海里的海面上,“闽投1号”深海养殖渔旅平台稳稳停泊。

“闽投1号”深海养殖渔旅平台。新华网发(受访者供图)

为了让大黄鱼养殖更“智慧”,“闽投1号”不仅搭载了先进的自动投喂、捕捞设施,还配备了视频监控、水质监测、海流气象监测、5G通信基站等一系列监控传输设施,实现了渔业养殖的智能化、自动化。

“这里养鱼水深是15米,这些大黄鱼全年经历多次台风、大浪锤炼,游动状态、肉质口感类似野生,品质和价格更高。”闽投深海公司工作人员雷宇嘉说,预计“闽投1号”可年产高品质大黄鱼600吨。

在定海湾,“定海湾1号”“泰渔1号”“乾动1号”等深远海养殖平台如一座座“钢铁岛”安营扎寨。

早在2018年,福州就在福建省率先发展“百台万吨”深远海养殖装备,以工业化思维打造“海上粮仓”,推动鲍鱼、大黄鱼等海水养殖业向深远海、机械化、智能化转变。截至目前,福州累计投放12台套深远海养殖平台。

在连江,水产养殖热火朝天,水产加工也红红火火。

鲍鱼捞面、红烧鲍鱼罐头、鲍鱼胶原蛋白肽饮品……在福州日兴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展厅,各种各样的鲍鱼产品琳琅满目。在这里,鲍鱼每天都上演着极限“变身”。

福州日兴水产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江铭福介绍,鲍鱼浑身是宝,鲍鱼肉可以制作冷冻鲍鱼、鲍鱼罐头,鲍鱼内脏可以提取天然牛磺酸、鲍鱼肽,鲍鱼壳还可以提取珍珠粉、中药材。

“我们从鲍鱼养殖起步,到高端食品精深加工,再升级为海洋生物医药创制产业化开发,鲍鱼利用率从原先的不足40%提升到80%以上,鲍鱼的产值也翻了数番。我们就是要把鲍鱼的利用做到极致。”江铭福说,加工产业链不断拉长,极大提高鲍鱼产业的附加值,助推连江海洋产业转型升级。

创新赋能 深挖“海洋富矿”

在福州,近年来以海洋高端工程装备、海洋能源、海洋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持续向好。在“高新蓝”的赋能下,福州正成为“海洋富矿”。

取之不尽的海水资源也能变成源源不断的氢能。破解“海水直接电解制氢”这项世纪性难题的,正是位于福州高新区的东方电气(福建)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东福一号”就是海上风电无淡化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技术海上中试使用的制氢平台。新华网 肖和勇 摄

2023年5月,东福研究院与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和平团队联合开展的海上风电无淡化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技术海上中试获得成功,开启无需纯水的制氢新时代。

东福研究院执行董事、总经理刘泰生介绍,该技术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它可与深远海的海上风电、海上光伏等结合。未来,海上风电场80%—90%电力上网销售,10%—20%电力用于海水直接电解制氢,可以实现绿氢价格低于煤制灰氢价格。

海上吹来的风也被视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近年来,福州乘风而上,持续布局海上风电项目。如何让这些风电“大风车”安全、高效地“站桩”深海?位于福州高新区的福建永福电力设计股份有限公司给出解决方案。

永福股份副总工程师刘蔚介绍,近年来,永福股份针对超强台风复杂海域风电场工程,不断突破吸力桩关键技术,率先将吸力桩导管架基础批量化应用。

福州长乐外海AC区海上风电场项目,是永福股份在国内大规模采用吸力桩导管架基础型式的第一个项目,创下了当时海上风电场单机容量最大、单位用钢量最少、沉贯安装速度最快等多项世界之最。

“与传统桩式导管架基础相比,新型吸力桩导管架基础具备施工速度快、施工成本低、基础可回收、绿色可持续等特点。”刘蔚说,以福建长乐外海项目为例,单台基础可节约投资成本近1000万元。

随着海上风电支撑基础从固定式走向漂浮式,永福股份又打造了深海“黑科技”——海上漂浮式吸力锚方案。独特的设计,使吸力锚内外形成压力差,通过压力差,吸力锚被牢牢吸附在海底。

据悉,永福股份海洋科技创新成果在福建大规模转化应用至今,参与建设的海上风电项目累计提供清洁能源超75亿千瓦时,节省标准煤消耗243万多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627万多吨。

产业集聚 用好“陆海通道”

海洋是连接内外的“大通道”。近年来,背靠福州港江阴港区,福州临港产业与海洋经济一起成长。

在位于福清江阴港城经济区的中景石化科技产业园,聚丙烯“乘坐”货车驶向距园区5分钟车程的江阴港区集装箱码头,通过海运远销海外。而在江阴港的中景石化液体化工码头,每周都有装载进口液化石油气的货船靠岸,液化石油气作为原料,通过管道能直达聚丙烯生产线。

11月13日,中景石化展示新质生产力发展规划图。新华网 肖和勇 摄

聚丙烯用途广泛,生活中常见的餐盒、塑料玩具、服装、家电、无纺布、防护服等用品,原材料里都有聚丙烯。

中景石化生产副总经理黄敏介绍,企业在江阴港区拥有自己的液体化工码头,用从国外采购的液化石油气生产出聚丙烯,再将聚丙烯产品销售到国内外。在建的中景石化科技产业园二期项目预计2025年3月投产,届时园区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聚丙烯生产基地。

“目前,中景石化聚丙烯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1/10,而聚丙烯出口量约占全国出口量一半。今年到目前为止,我们聚丙烯出口量同比增长100%。”黄敏表示,“离江阴港近”,正是企业快速发展的一大资源优势。

这是繁忙的江阴港码头一隅。新华网 肖和勇 摄

据悉,江阴港区目前拥有内外贸集装箱航线60余条,并提供海铁联运、进境粮食、整车物流、危货业务、冷链物流等多元化临港特色物流服务,着力构建了“港—航—陆—铁”可通达国内外各大港口的综合物流服务体系。

如今,越来越多工业企业以港口作为挺进“深蓝”的重要锚点,在这里实现“加速跑”。截至2024年10月,福清江阴港城经济区已集聚重点工业企业118家,产值超30亿元企业8家。2023年,经济区实现规上工业产值811.63亿元,同比增长31.26%。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466142.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