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才女张培祥去世: 北大破例为其办追悼会, 撒贝宁致悼念词

舒兰说娱乐2024-11-11 11:23:02  48

谁能想到2003年的那个夏天,北京大学会打破百年传统,专门为一位24岁的女孩举办追悼会?

这位让北大如此破例的才女,就是来自湖南山区的张培祥。

从穷山沟里走出的她,凭实力考入北大,创作出"堪比课本"的作品,主持过热门栏目,前途似锦。

可天妒英才白血病无情夺走了她年轻的生命。

且听我说说这位北大才女的故事,看看是什么让整个北大为她破例?

请用您发财的金手指,点赞走一走,暴富到永久,上点关注下点赞,不想暴富很难

八宝山礼堂内气氛凝重,一片哀思。

撒贝宁站在讲台前,手中的悼词微微颤抖,目光中满是不舍。

谁能想到就在三个月前,他们还在为节目改稿时谈笑风生。

那时的张培祥眼里总是闪着求知的光芒,说起文学创作更是滔滔不绝。

命运真是太爱开玩笑了。

五月的北京正是草长莺飞的季节,张培祥却发现自己的身上莫名其妙冒出了小白点。

彼时非典肆虐医院人满为患,她不想给医护人员增添负担,只当是普通的皮肤问题。

"多休息就好了吧",她这样安慰自己,依旧每天奔波于电视台和学校之间。

可是病魔比她想象的更狠,全身的疲惫感越来越强,连站着都觉得吃力。

等到终于去医院检查时,白血病的诊断结果犹如晴天霹雳。

医生的表情很沉重,张培祥却出奇地平静。

她最放心不下的,是远在湖南的父母和年幼的弟弟。

"我的骨灰能不能分成两份?"她躺在病床上虚弱地说出了这个请求。

一份留在北京陪伴她魂牵梦绕的母校和同窗。

一份回到家乡守护着她深爱的亲人和故土。

这个简单的心愿,道出了一个游子最深沉的牵挂。

生命的最后时刻,她始终保持着微笑,仿佛只是要去另一个地方求学。

不同的是这一次,她选择了永远留在了她最爱的两片土地上。

2003年8月27日这个原本可以璀璨夺目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二十四岁。

二十四载光阴让我们回溯她的起点。

1979年在湖南一个被群山环绕的小山村里,张培祥睁开了眼睛。

这个偏僻的小山村,到县城都要走上大半天。

但这里却孕育了一个不甘平凡的灵魂。

生活给了她一手烂牌:母亲因小儿麻痹症半身瘫痪,父亲整天吃药续命,家里就那几亩薄田,还有个小她五岁的弟弟要拉扯。

放学后小小年纪的她就得帮着做农活,家务活更是样样都要抢着干。

"你家这丫头是个有福气的。"邻居们都这么说。

因为每次干完活,她都会抱着从学校借来的书,躲在油灯下贪婪地阅读。

就这样四年小学愣是被她读出了十个学期的效果,考进了省重点中学。

这可在村里引起不小的轰动,可难题也接踵而至。

省重点中学的学费,对于这个贫困的家庭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

无奈之下她只好转学到堂叔所在的学校。

堂叔不仅成了她的老师,更是她求学路上的贵人。

十六岁那年为了不再让家里为学费发愁,她毅然决定要退学。

"这么优秀的学生,怎么能半途而废?"校长得知后当即拍板,破格给了她全额免学费。

从那天起张培祥就像打了鸡血似的。

每天凌晨四点当山村还沉浸在鸡鸣声中时,她已经坐在昏暗的油灯下开始学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7年她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

这个消息在县城炸开了锅,一个偏僻山村走出了北大学子,简直是个传奇。

临行那天全村的父老乡亲都来送行,眼含热泪地看着这个不服输的女孩踏上了北上的列车。

坐上北上的列车,张培祥的生活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但现实很快给了她当头一棒:学费从哪里来?

于是这个倔强的姑娘开启了半工半读的生活。

白天认真上课课余时间打零工,周末还要去图书馆自习。

这样看似魔鬼的时间表,却丝毫没有影响她的学习成绩。

奖学金接二连三地来,仿佛是给她的努力加油打气。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她居然还能挤出时间搞创作。

《大话红楼》里,她用清新的笔触解读经典,让枯燥的文学焕发新生。

《卖米》这篇作品,道出了乡村生活的酸甜苦辣,一举拿下北大校园原创文学大赛一等奖。

评委们都说这篇文章写得太棒了,完全可以收进小学语文课本。

《飞花读红笔记》中,她对文学的独到见解让人眼前一亮。

老师们都说这个来自山村的姑娘,骨子里有股文人的灵气。

优异的表现为她赢得了一个宝贵的机会:保送本校读研。

2003年她开始主持湖南卫视《新青年》专栏。

节目里的她神采飞扬,用自己的故事激励着更多怀揣梦想的年轻人。

"从湖南山村到北大校园,我的经历告诉大家:只要不放弃,一切皆有可能。"

这是她在节目中说过的话,现在想来令人心痛。

谁能想到这竟是她留给观众的最后身影。

命运真是个神奇的编剧,总是在最意想不到的时候,写出最戏剧性的转折。

命运的转折来得太快,像一场措手不及的暴雨。

张培祥的离去让整个北大都陷入了深深的悲痛。

百年北大第一次为一名普通学生举办如此隆重的追悼会。

这不仅是在告别一位优秀的学子,更是在向一个拼搏的灵魂致敬。

大山里走出来的女孩,用自己的一腔热血,在北大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她用二十四年的生命,给我们上了最后一堂课。

穷人家的孩子也能读书,贫寒也能孕育出璀璨的星光。

如今她的骨灰分别安眠在北京和家乡。

一半留在追梦的地方,一半回到生命的起点。

这何尝不是对她一生最好的诠释?

理想与根脉永远都是她割舍不下的牵挂。

北大破例为她举办追悼会,不是因为她离开得太年轻。

而是因为她活得太耀眼,像一颗流星虽然短暂,却照亮了无数人的夜空。

她的故事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活了多久,而在于是否真正活过。

这就是张培祥一个用生命诠释了何为"青春无悔"的北大才女。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北大要为她破例吧。

因为有些人哪怕只活了二十四年,也足以让世界为之动容。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458503.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