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治层面来说,明朝的集权制,在封建时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朱元璋废掉宰相,而创建的内阁制,虽然的确维持了明朝政府的运转,但是也造就了皇帝的不作为。除了这两位工作狂皇帝之外,大部分皇帝将事务交给内阁处理,将裁定权交由宦官。
甚至,在特定的情况下,王振,魏忠贤之流身为太监,可以只手遮天的存在。甚至在这两位的当权时间里面,皇帝的存在感还不如他们。除了权力的放任之外,明朝的皇帝还存在长期不上朝的行为。一共二百七十多年,甚至三分之一的时间里面,嘉靖和万历这对爷孙就做到了大几十年不上朝。沉迷炼丹,沉迷后宫,对于朝政的处理没有兴趣,只凭内阁处置,自然也就导致朝政的荒废。
此外,在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社会之中,重农抑商一直是基本的国策。一直到宋元时期,商业才有了一部分的发展。各类的港口,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中国大地上。但是在明朝时期,商业发展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压。除了商人不能享受任何的社会特权之外,海禁这项政策,更是极大地阻碍了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往来贸易。甚至,海禁可以严厉到,片板不准下海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除了王直,徐海这些走私商人,任何人都无法从海外赚取属于自己的财富。社会的财富流动,遭到了极大地阻碍。
除了在财富管理以及人事任命之上,明朝最让人感到压抑的还属文化上的打压和管制。由朱元璋开的文字狱,导致出现制造了不少的文字杀人事件。因为本身的阶级认识,以及对于权力的追求,在成为了皇帝之后,朱元璋见不得任何违背自己意识形态的情况下出现。其中,最能体现意识形态领域的当属文人的笔墨。因此,朱元璋对于思想文化发展的压抑是比较严重的。
除了客观的文字狱之外,中国的历史之上,发生过四次规模较大的毁灭书院的事件。不巧的是,这四次毁灭书院的情况,都毫无例外的发生在明朝。为了垄断以及发展官学,明朝政府对于私学采取打压和限制的情况。但是从客观的情况来看,书院的确是传道受业解惑的地方。因此这个方面也看出,明朝文化发展的受限制。
有人说,相较于满清,明朝的思想形态还是比较开放,自由的。这个说法,从根本上来看,的确也是存在很大的错误。因为明朝的社会,从皇帝到最基本的读书人,所认同的思想基本就是程朱的理学思想。我们都知道,朱熹一直鼓吹存天理,去人欲。虽然,从精神道义来说,可能不存在什么问题。但是这个思想,在实际应用上面,是极大有违和打压人性的基本发展的。因此,在这样的社会氛围里面,人们的精神生活也遭到了极大的控制。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455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