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记者出发 | 李颖迪: 一直相信写作和表达的意义

钱江晚报2024-11-08 09:43:16  58

潮新闻客户端记者赵茜

第25个记者节,我们想和你一起走近几位曾为记者的写作者。

由媒体人转身,他们构成了当下非虚构写作群体的中坚。单从潮新闻·钱江晚报主办的春风悦读榜系列活动中看,他们中有些人或摘走重磅奖项,或以新作进驻月榜。

虽同是走进田野与现场,非虚构写作者与历史学、人类学等领域有了更深切的交互,他们以扎实的呈现,记录着时代。

记者生涯,影响着他们的判断与思考。潮新闻记录下他们的当下,致敬求真的精神,同时将他们的作品推荐给爱阅读的人。

李颖迪媒体人,先后供职于《智族GQ》《时尚先生esquire》等,长期从事非虚构写作。

2022年,辞去工作的李颖迪前往鹤岗,历经3年追踪、走访,李颖迪写出了非虚构作品《逃走的人》,“我被‘逃离者’想要追寻自我的勇气打动,起初我会判断说这群人的生活决定是被动的,或者是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但在深入接触以及交流后,我慢慢明白是这些人的‘自我’促使着他们走向远方,想要掌控自己的生活。”

写这本书之前,李颖迪有3年当记者的经历。2019年,她结束新闻专业学习,进入自己向往的行业,成为一名真正的媒体人。

聊起成为记者的初心,她说,是对他人感到好奇,对外部世界好奇,想理解外部世界是怎样运转的,以及自我将和外部世界建立怎样的联系,“有时会觉得做记者就像旅行者,短暂地见到人,进入他人的生活,然后退出,这期间会发生一些交流和沟通。有时会有无力感,越来越明白个体的有限性,很难真正介入什么,比如改变他人的命运。但我依然相信写作和表达有其意义,虽然可能意义有限。”

正是因为这种相信,完成这本书后,她又回到了媒体,结束了全职写作的状态。在她看来,记者仍然是一个让人快速认知和理解社会的好方式,“能更理解世界的中心,也能更理解世界的边缘。”

从初出茅庐的校媒记者,到今天能够独当一面的写作者,媒体工作带李颖迪看见了更大的世界,也让她常怀悲悯,去触碰生活的本真,“媒体是我认知社会的重要方式。从大学读新闻开始,我接触到了很多如果不是从事这一行可能很难见到的人。我更明白社会的光谱,也从此知道自己绝不能转移目光——不能对承受苦难的人们视而不见。”

这种同理心,是记者和非虚构写作者必须要具备的能力,既考验人的敏感度,也考验人和人打交道的方式与能力。

她也说,记者和非虚构写作者最大的不同体现在时效性上,“有可能记者会更直接,也更着急一些,需要在短时间内将所接触的人和事转化为新闻稿件,受到的限制也都更多,而做非虚构出版的话,相对来说有更充裕的时间,非虚构写作者能够以缓慢的方式去接触人,跟人相处,也能花更多时间去理解自己的这些经历。”

被问及如何推翻写作者与真实世界间的那道墙,她回答,把他人当作写作对象,很难避免会出现一道鸿沟——作者眼中的“他人”,和“他人”眼中的“自己”,很可能会出现某种偏移,“我理解这更像是话语的权力或者叙述的权力。怎么处理好这个问题,目前我可能也没有很充足的经验,只能说尽力理解、以他人的视角出发。”

现在的她,仍然走在创作非虚构作品的路上,但写作方向正在发生变化,“每个人好奇和擅长的部分都不太一样,我仍然好奇同代人的经验,好奇同代人在历史中的位置,以及个体具体的困惑和情感、他们不同的生活方式。我所好奇的东西可能不太是‘议题式’的。”

被问及给年轻入行者的建议,她回答:“保持敏感,是建议也希望提醒我自己,减少浏览和使用社交媒体,语言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巨大和可怕的。”

受访者供图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452396.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