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八号落地翻滚, 技术差距大?

环球科学猫2024-11-04 16:33:39  407

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已经成功返回地球,并且3名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已经平安抵达了北京,进入到了后面的恢复阶段。

不过,在这一次任务之中,不少人也看到了。

在返回舱落地的瞬间,出现了连续翻滚的情况,这是什么情况?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这让很多人有点不理解,这真的是技术差距大吗?为什么其他国家飞船没有看到这种现象。

所以,这让很多人觉得是不是落后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下面就详细看看。

神舟十八号落地翻滚

的确,由于这一次神舟十八号航天员返回,我国采取的是全程直播,所以,整个过程是看得一清二楚,你要想说没有这样的事情,那完全是不太可能,所以,这种情况的确出现了,从下面的视频画面都可以看到。

神舟十八号飞船在落地的时候,明显的看到了火光四射,并且出现了翻滚,虽然说是在凌晨返回的东风着陆场,但是这画面拍摄是非常清晰的。

所以,大家看到落地翻滚,完全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这也不用做什么狡辩。

当然,很多人可能会说,是不是因为我国这一次采取了“快速返回”方案,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呢?

的确,本次采取的就是“快速返回”方案,这也是沿用神舟十三号以来的“5圈快速返回方案”,返回过程具体包括分离、制动、再入、减速、着陆缓冲5个阶段,确保航天员回家之路快捷、舒适。

所以,这方案已经不是首次运用的,那肯定就不是所谓的方案带回来的。

但不少人应该知道,最后的落地过程,可以说是整个飞船能否平稳在地面最为关键性的一点。

这其实也决定了整个飞船返回之后,落地的状态、我也就简单说明一下最后的这一个返回点。

那就是在走出黑障区之后,返回舱的速度由7.8公里/秒减速至200米/秒,在距地面约10公里高度,返回舱弹出伞舱盖,引导伞拉出减速伞,减速伞稍后再拉出主伞,此为降落伞减速段,可以将200米/秒的速度减速至8米/秒。

之后,返回舱抛防热大底,露出反推发动机,然后在返回舱距离地面约1米左右高度的时候,伽马敏感器精确感知高度数据。

并向反推发动机发送点火指令,最终返回舱以2米/秒的速度接地,过后在落地之后降低为0。

而在这个过程之中,还有一些细节性的问题,比如处理降落伞的问题,航天员需要亲自操刀执行关键一“砍”,砍好了就能直立落地,差一点就会倾斜,或者会被降落伞拽倒。

而且,在落地之后,地面如果不平整的话,也会影响到整个落地过程的变化。

所以,其实很难保证整个飞船返回之后处于直立的状态,丝毫不受到外界的影响。

出现这翻滚的情况,大概率会出现可能是被降落伞拉拽的现象,或者是地面的不平整等问题带来的。

而且,从我国神舟飞船返回的统计数据来看,现阶段只有两次是直立落地在的,那就是神舟六号和神舟十三号实现了。

这也说明了要想稳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是很难的,当然,也就是因为这样,可能有人又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想法。

这种是不是技术差距大了,为什么外国飞船没有这样?是真的吗?

其实这完全是错误的想法,不仅是我国的神舟飞船有这样的局面,其实在国外的飞船上也有这样的情况。

比如:联盟号系列飞船与神舟号系列飞船一样,在落地的时候,也有出现翻滚的情况。

下面是俄联盟MS-22飞船返回舱接地瞬间视频画面,大家可以看下,也是如此。

当然,很多人可能又会说了,马斯克的飞船为什么没有这样?

那就更加离谱了,因为龙飞船是在海上降落的,它如何翻滚?

所以,这完全不一样的,你还不如说龙飞船在海上出现了大浪花,是不是也落后了?

肯定不少人又会对比陆地着陆与海上着陆到底谁更加先进了,其实这两者没有可对比下,都是各有各的优势。

比如:龙飞船在海上降落,会激起浪花,影响飞船稳定性,同时航天员在飞船里面,同样会出现不断摇摆的情况,这一样可能让航天员感觉自己在坐摇摆车一样,可能都要出现呕吐了,这是不是也有劣势?

所以,不要说那个落后了,技术差距大,这没有绝对性的好坏,只是站在不一样的立场上去想一下,大家就明白了,只能说各有各的优势,利弊问题都是存在的。

不过,我国新一代飞船在研究上,在逐步改变这个问题。

并且可以做到了直立无损的情况,可以说是世界领先,未来在执行的时候,必然可以让航天员们更加友好。

新一代飞船直立无损,世界领先

的确,我国已经在研究新一代飞船了,并且也在做相关性的测试,在2020年的时候,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搭乘CZ-5B火箭,从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

在轨飞行2天19小时,完成了多项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验证了新一代载人飞船高速再入返回防热、控制、群伞回收及部分重复使用等关键技术。

而在这一次的飞船测试过程之中,我国实现了飞船的直立无损落地,这一项计划在全球范围之中,是世界上领先。

而主要的改变,就是我国新一代飞船,在底部配置了“缓冲气囊”,这是与神舟飞船之间的差别,新一代飞船的返回舱底部没有配置像神舟飞船返回舱那样的反推装置。

而是配置6个大型缓冲气囊,具有更优异的大载荷适应能力,安全性更高,可以使得飞船在降落伞的引导之下,平稳的落地。

所以,这一艘新飞船如果在未来运用起来了,那必然可以改变我国现阶段的飞船翻滚落地的情况。

当然,它也是我国面向载人月球探测、空间站运营等任务需求而论证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一代天地往返运输飞行器。

可提高我国载人飞船的乘员人数和货物运输能力,试验船采用返回舱与服务舱两舱构型,通过配置不同的服务舱模块来适应近地空间和月球探测任务,大家可以期待一下。

我国现阶段还未将其运用起来,在全面开发之后,就会开放使用,这就是大概的情况。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448714.html
最新回复(65)
  • 柠漫郡主2024-11-05 15:56
    引用45
    性价比高的才是好技术[静静吃瓜]
  • 一个逆向奔跑的人2024-11-05 15:49
    引用44
    还需要减速
  • 张丽尔2024-11-05 15:04
    引用43
    那肯定还是各个环节越细越好
  • 不想被割掉的小畅2024-11-05 15:02
    引用42
    可不咋滴,人家都不惜的去月球背面
  • 晃眼儿2024-11-05 14:42
    引用41
    所以还是航天飞机降落最舒服。美国人玩不动的,我们要开始玩了。
  • 美国华人杂谈2024-11-05 14:36
    引用40
    连续翻滚?小编就是为了流量故意的
  • 小匿聊球2024-11-05 14:29
    引用39
    还真是钱的问题
  • 许愿星辰明月2024-11-05 14:27
    引用38
    陆地降落更好。相对而言,海上降落的方式对落地准确度要求更高,救援难度更大。陆地降落对这两项要求留有更大的余量。
  • Jishyboyyy2024-11-05 14:15
    引用37
    这是钱的问题么,智商不够钞票能凑?
  • 夜白谈汽车2024-11-05 14:00
    引用36
    中美俄返回舱外皮都烧的焦黑,印度返回舱外皮象新的一样,技术就是牛逼[点赞]
  • 剧透社港剧2024-11-05 13:46
    引用35
    一群小学毕业生质疑中国航天[笑着哭]
  • 小鹿娱乐紫荆2024-11-05 13:11
    引用34
    2024年了,醒醒
  • 黄桃罐头呦2024-11-05 12:51
    引用33
    提出这种问题的,要么是理工科盲,要么是故意抬洋踩中的垃圾,而且还踩不到点子上的。首先是幸存者偏差,这些人见过几次外国载人飞船落地的?如果有,人家有几个敢全网直播的?差点忘了,全世界也就两个外国,霉国和俄熊,其中一个还有两人连返回船都没得做在流浪太空呢!其次,不懂得比较需要控制变量法。谁拿刘璇平衡木落地跟全红婵落水姿势对比谁先进,谁就是脑子有问题。
  • 大神侃文啊2024-11-05 12:35
    引用32
    看着就像你们在现场似的,无良的作者
  • 十五的小鱼2024-11-05 12:32
    引用31
    确实差,人家火箭都站着收
  • 绾绾samr2024-11-05 12:28
    引用30
    返回舱从太空一口气跑到地球,它累呀,躺一会儿怎么了?又不影响航天员的健康。
  • 小陈陈爱钓鱼2024-11-05 12:27
    引用29
    我就看看不说话,我相信我们的航天科技人员!
  • 栗争上游2024-11-05 12:26
    引用28
    设置安装几个避振缓冲脚,离地面一定高度把避振缓冲脚打开放下
  • 悦评综合2024-11-05 12:25
    引用27
    建议中国能否用直升机带一个100米的钩子,,勾住飞船进行降落。。。或者在地面准备一个大海绵。。。或者,着陆点火发动机,再早点点火。。。
  • 馒头大叔2024-11-05 12:23
    引用26
    一分钱一分货这种飞船本身就是技术落后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但奈何便宜实用,谁不希望有钱有技术坐个飞碟舒舒服服的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