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二大哥, 正落寞离场

餐企老板内参2024-10-28 10:12:54  92

咖啡浪潮汹涌向前时,有老牌玩家频频传出关店、退市消息。

过去一年,太平洋咖啡陆续关停了100多家门店,多个城市如杭州、苏州、重庆,仅剩一家店。太平洋咖啡在内地的大本营广州,仅剩3家店,其中两家开在白云机场。

门店大量关停后,传出了“太平洋咖啡考虑退出内地市场”的消息。

太平洋咖啡表示,目前确实有部分门店关闭,是出于战略上的主动选择,后续仍会继续经营剩下门店,无论内地还是香港。此外,太平洋咖啡还表示,当下没有出售品牌的打算,先经营好现有门店。

曾经的中国咖啡第二品牌,如今扛不住滚滚的时代洪流,掉队明显。

这背后或许不单是一个品牌的“运营失策”,更浓缩着不同世代咖啡品牌的成长身影。当然,讨论它们在定位、营销、拓店等方面的不同,还需回到中国咖啡浪潮的梳理中。

中国咖啡的开端,

主打一个高端大气上档次

每个品牌的成功,都与时代同频过,共振过。

中国的咖啡时代起源于80年代,速溶咖啡品牌麦氏咖啡和雀巢咖啡相继进入中国,一句“雀巢,味道好极了”是消费者最早的咖啡启蒙。彼时,速溶咖啡和伴侣还是家庭往来送礼的紧俏货。

稀缺性让咖啡带上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标签。

伴随着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期,1997年,雕刻时光、上岛咖啡等台式现磨咖啡馆来了,前者文艺气息浓郁,后者是商务属性加持,五六百平的大店,“咖啡+西餐”的组合,格调高级。

虽然现在再看上岛,是过时的,是老气的,卖起了格格不入的“剁椒鱼头”“麻辣烫”“水煮鱼”,但彼时的它们,风光无二。

1999年,星巴克来了,第一家店开在北京国贸CBD,声势浩大,但过高的定价并未引来过多关注。差不多十年后,太平洋咖啡进入中国内地。

此时,咖啡的黄金时期正开启。星巴克打造的第三空间,满足了日益庞大的白领阶层的社交需求。星巴克收回了中国市场的授权合作,变为直营,加速开店。

太平洋咖啡的高速拓展期也在此时。太平洋咖啡时发源于香港,首店于1992年开业。

2011年4月,太平洋咖啡才正式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在上海开店。当时的品牌定位是商务和精品咖啡路线,此后发展迅猛,一度成为仅次于星巴的第二大咖啡品牌。

回看太平洋咖啡同一批的咖啡品牌,他们的定位多是高端、商务、精品,咖啡的稀缺性仍在。太平洋咖啡第一家店开在了香港金融中心中环,是银行家、会计师、律师的聚集地。

因此,所需的运营能力不如当前那么“全面”,内卷这个词是彼时不能想象的,特别是在营销端。

当前的咖啡时代,整体的打法和新茶饮越来越相似,要有高频的产品创新,产品要爆,像瑞幸当年的生椰拿铁一样,引发了整个饮品赛道的生椰风潮,还要更具吸引力的联名活动,无论是经典IP还是当前热剧,都要创造更有趣的联名形式,引发热潮,形成足够的品牌热度。

在当年,凭借高端、商务的品牌定位,加上不激烈的竞争,咖啡初代选手过得还算不错。

混战时代开启,

咖啡“蹭上”了互联网风潮

在太平洋咖啡蓬勃发展了几年后,中国咖啡进入了更全面的发展期,混战的大幕就此开启。便利店、电商平台、咖啡店,甚至快餐品牌也开始售卖咖啡,全新的咖啡格局正在构建。

咖啡新一次浪潮的开启,也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不过这次是互联网浪潮。电商与外卖,百团大战,共享经济,互联网新物种频出,咖啡品类也接上了这股浪潮。

2017年10月,瑞幸第一家店在北京银河soho开业,被人讲述了无数遍的传奇故事就此开场。电梯间里满是汤唯和张震举着小蓝杯的海报,“试营业优惠,首杯免费,买2赠1”,这样的广告语带着浓郁的互联网特征——“烧钱”。

铺天盖地的广告是消费者对瑞幸最初的印象,而消费者最初的品类认知,是“雀巢,味道好极了”,两者一对比,翻天又覆地。

紧贴着星巴克开店,营销端呈现补贴后更低的价格,通过转发朋友圈获取新客折扣,长达半年的“新客送一杯、买五赠五”的折扣活动,这些让瑞幸得以快速铺开。这样的推广策略也极具互联网特色,烧钱,大烧特烧,疯狂开店,用规模来占据市场。

到2018年5月8日,瑞幸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发布会,宣布正式开业,此时门店数量已达到525家。

开到这个体量,瑞幸用了差不多7个月,但500家的体量,太平洋咖啡则用了25年。

2010年,华润集团旗下华润创业作价3.27亿港元收购太平洋咖啡80%的股权。背靠华润万家,太平洋咖啡有着更便捷的政府关系、市场资源及物流配送等优势,还有华润集团在内地的2000多个超市零售点,可谓是背靠大树好乘凉。

当前我们谈论“下沉”市场,太平洋咖啡可谓先驱,为和星巴克跑出差异化路线,太平洋咖啡主动下沉到二三线城市,品牌效应得到了最大彰显,彼时实行的西餐与咖啡迅速吸引了小城的消费者们,门店得以快速扩张。

这样的下沉路径又呼应了当下,在各大咖啡品牌占据了一线城市后,纷纷下沉,向着更广阔的下沉市场进发。又一个轮回。

2012年,太平洋咖啡在内地的门店数量突破100家。2017年底,太平洋门店总数超过500家,在中国市场占有率为2.5%,位居行业第二。

不同的拓展速度背后,是消费者的咖啡认知越发成熟,咖啡市场的彻底打开,也伴随着咖啡稀缺性的打破,咖啡走向日常。这也决定了咖啡品牌营销等运营策略的“颠覆”。

开店速度提升的另一重要原因,在于新一代咖啡品牌对第三空间的舍弃。当前,我们熟悉的瑞幸多是在写字楼大厅的一角,并非单独的门店打造,是像模块一样“加塞”。

与高端选址、大气店面的开店策略不同,主打快消饮品的瑞幸大幅削减“空间”,早期门店以“自提+外送”的快取店为主,轻量化的开店策略让瑞幸快速跑出规模。

小店快跑+烧钱补贴,让瑞幸快速占领市场,5年时间超过星巴克。

当然,这背后还有瑞幸强大的数字化能力,与数字化相关的选址、运营、供应链等各方面都大提速。因此有人称瑞幸并非是一家咖啡品牌,而是一家互联网公司。

永恒的品牌命题

随时代而“变”

太平洋咖啡迎来“闭店大考”,而它曾学习、追逐的星巴克也遇到了业绩下滑的巨大挑战。

7月底,星巴克公布了今年4-6月的经营情况,星巴克中国收入7.3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3亿元),同比下跌10.71%。

面对瑞幸、库迪等品牌的9.9元咖啡风潮,星巴克也开始用团购等方式悄然竞价,但这样的变化显然不够。剧烈变化的市场格局下,二次创业是必然。

新上任的星巴克CEO尼科尔在9月的首份公开信承诺到,星巴克就重回初心,明确星巴克作为社区咖啡馆的定位,致力于提升门店的体验。或许,新一代的星巴克将到来。

太平洋咖啡也曾尝试过转型,推出过新产品线“太茶”和精品咖啡品牌BREW BAR,但并未成功。

这个时代中,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咖啡初次浪潮成长起来的品牌们,要想跟上这个时代,迭代速度要远远大于新一批的咖啡品牌,但理想丰满,现实艰难,“变”只是基础,速度更快、方向精准,才是不下牌桌的关键。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428458.html
0
随机主题
便宜大碗!实用好用!99元起的迈从G75 上手体验分享难道不想看看房地产股票的业绩吗? 没有业绩涨上去, 也是空涨哦英超蛋糕冠绝欧洲足坛, 瓜迪奥拉获誉三亿欧元玩家, 利物浦切尔西换帅相煎何急?郭艾伦评论金佳悦: 自己挺好的, 千万别谈恋爱哦三分射手胜过高中锋! 火箭3号签摘控卫? 内线拥挤, 摘后卫补短板鲜奶成为奶中王者, 头部老大再出狠招, 去年液态奶卖了超150亿浦江县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赴浦新矿业公司开展运输专项检查一周致命骚乱后, 马克龙亲赴海外领地: 设立一个“特派团”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 贵金属板块跌幅居前西康高铁最长桥梁建设取得新进展, 通车后关中陕南一小时内可达上访村民疑“被精神病”, 近八旬母亲深夜也被送精神病房亚特兰大3-0打脸阿根廷队: 欧联冠军门神, 被阿超老将挤出国家队神印王座: 龙皓晨晋升七阶, 圣采儿完成神眷觉醒, 阿宝被打败A股忽然全线下跌,真正原因明眼人都懂?逆向思维,把握逢低时机布林肯松口可使用美国武器袭击俄国本土: 乌克兰将做出自己的决定连发三大招! 期钢中途“熄火”, 钢价还能涨吗?西媒: 巴萨已选定弗利克接替哈维期战韬略实盘: “职业交易”的感受~20240522森林狼大战独行侠! 李凯尔1分钟砍7分 唐斯打铁 麦克丹尼尔斯爆发闻名全国的计划生育先进县,如今却成老人县,花甲之年还在工作郭有才必须停播, 说他是教育界的毒瘤, 其实是名副其实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