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中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在变幻莫测的国际局势中,印度这个被看作是“世界工厂”接班人的新兴大国,正处于风口浪尖。
莫迪政府的“印度制造”计划野心勃勃,想让印度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中心,然而,现实却给了印度一记重拳。
一边是ViVO、三星等跨国公司相继陷入泥潭,大规模撤离印度市场;另一边是印度本土企业在政策的庇护下,试图快速崛起,填补市场空白。
这场博弈不仅影响着印度的经济前景,还关系到全球产业链的布局,那么莫迪的“印度梦”,究竟是将破灭,还是会浴火重生?
近年来,印度政府为了支持本土企业,真是费了不少心思。
从提高关税、限制外资持股比例,到强制要求外企在印度设立工厂、使用本地零件,各种限制性政策层出不穷。
莫迪政府的如意算盘是,通过“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既能吸引外资投资印度,又能扶持本土企业发展,最终实现“两条腿走路”,让印度经济腾飞。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印度政府的“强制本土化”政策,虽然在短期内扶持了一批本土企业,但长远来看,却严重损害了印度的投资环境。
水至清而无鱼,而人太苛刻了就不会有朋友。印度政策太严了,很多外资企业都被吓跑了。
其实,ViVO事件只是一个缩影,据统计,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已有超过2800家外资企业关闭了在印度的业务,其中不乏福特、哈雷戴维森等知名企业。
而外资撤出对印度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冲击,首当其冲的是就业市场,印度的失业问题本来就很严重,现在外企纷纷撤离,更是让情况雪上加霜。
印度的国际形象也一落再落,“印度制造”本应是印度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但如今却成了外企避之不及的“雷区”。
“杀鸡取卵”,莫迪政府的“强制本土化”政策,最终伤害的还是印度自身。
如果说ViVO事件暴露了印度投资环境的恶化,那么三星事件则揭开了印度制造业的另一块伤疤——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问题。
9月9日,三星印度工厂爆发大规模工人罢工事件,参与人数多达1000余人。
起因是薪资待遇问题,虽然三星给出的工资已经比当地平均水平高了1.5倍,但工人还是觉得不够用。
这背后,是印度根深蒂固的社会问题:贫富差距悬殊、种姓制度森严、教育水平低下。
长期以来,印度的低端劳动力过剩,而高端人才却严重匮乏。
这导致印度制造业难以向高端产业链攀升,只能停留在低端制造领域,为国际品牌代工。
更糟糕的是,印度工人的劳动技能和效率低下,也饱受诟病,“印度制造”的标签,在很多跨国企业眼中,意味着低廉的价格和低劣的质量。
如果不解决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问题,印度制造业的竞争力将无从谈起,更遑论取代中国成为“世界工厂”。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印度劳动力市场的顽疾,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解决。
莫迪政府的“印度制造”计划,任重道远。
同时,国企业纷纷逃离印度之际,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也浮出水面。印度,究竟该如何在中美两大国之间,找到自己的位置?
印度希望借助美国的力量来平衡中国在亚洲的影响力,同时提升自己在国际上的地位。
另一方面,印度又不愿彻底得罪中国,这个重要的经济伙伴。
印度的外交政策经常玩的是两边都不得罪的把戏,但是这种“左右逢源”的做法也把印度推到了一个尴尬的位置上。
在美国眼中,印度只是一个可以利用的棋子,并非真正的盟友。
当印度的利益与美国的利益发生冲突时,美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而在中国看来,印度是一个“墙头草”式的国家,缺乏战略定力。
“两头不讨好”,是印度外交政策的真实写照。
更令印度尴尬的是,中国并没有因为印度的“亲美”举动,而停止发展自身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近年来,中国在科技、军事等领域的快速发展,让印度感到深深的焦虑。
“既生瑜,何生亮?”印度对中国的复杂情绪,在这句话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笔者认为
莫迪政府的“印度梦”,建立在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之上。
他妄想,印度可以一边享受着中国经济发展的红利,一边借助美国的力量来遏制中国。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中美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印度的回旋余地也越来越小了。
“骑虎难下”,或许是印度当前处境的最佳写照。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416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