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晚,当代杂技剧场《站台》在广州大剧院首演,向观众展示广州杂技的创新实践成果。
该剧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广州市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出品,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创作演出。
本场演出为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2024广东省艺术院团演出季展演项目之一,已纳入广州市属文艺院团综合扶持资金资助项目。
10月27日,《站台》将在广州大剧院再演一场。
“新马戏”形式独特创新
《站台》通过全新艺术形式“新马戏”进行创作尝试,将传统杂技与现代舞蹈、装置艺术、时尚元素巧妙融合,在演员们精湛细腻的演绎下,讲述了一名旅者在远行中的经历与感受,探讨了梦想、勇气、自由等人生课题。
“《站台》是独树一帜的当代杂技剧场作品。”《站台》总导演江雄介绍,它的艺术特色在于对传统杂技概念的深度挖掘以及对现代艺术形式的创新结合;舞美设计上的“一物多用”理念,也让每一个道具、装置都具备多重功能和意义,增添了层次感。
江雄表示:“在表演上,我们提取杂技技术的抽象元素,转化成可表达的叙事符号,这是我之前没尝试过的一种创作手法。剧中既展现了演员在空中飞舞的吊威亚技术,也有翻跟斗、倒立、走钢丝等技术,涵盖失重类、平衡类、控制类、和飞行类等表演,难度非常大。对于如何在圆上杂技的基础上,更好地提炼技术,把它变成一种更具可能性、感染力的需要,这是我们需要去尝试和创新的点。”
“《站台》是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为了推动杂技艺术创新和发展的大胆尝试。”《站台》制作人兼艺术总监吴正丹表示,《站台》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杂技剧,或者说并不是大家印象中的杂技,而是融合了杂技、现代舞、装置艺术和时尚元素并进行创新的当代舞台表演作品。
《站台》没有具体的故事情节。在这个“站台”上,我们将跟随贯穿全剧的旅行者一起出发,从他在旅途中遇到的人、事、物,看到不同层面的人生百态。正如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出发”也都有着不同的意义,但这个词始终充满动起来的能量,让我们想象许多的可能,就像《站台》在展示杂技艺术无限可能的同时,也希望我们在不断探索的路上,能不断带给大家对于杂技新的想象和体验。
“杂技演员有着'上天入地'的能力,所以在《站台》演出里,我想探索身体和装置之间结合可以达到怎样的极限效果,以及产生怎样的全新画面。”舞美设计李奥介绍,观众能够在这部戏里看到大量装置与演员的有机结合。
比如剧中关于桥和风车的段落,我们在传统杂技里加入了一些现代语汇,让装置在舞台上流动或快速切换,从而丰富戏剧延展性。
杂技剧名为《站台》,但剧中除了站台,还有桥墩、港口、天空或海洋等意象,这些看似抽象的意象与演员的表演相结合,为观众带来迁徙、旅人之感。
优秀青年艺术家挑大梁
《站台》汇集了众多优秀的青年艺术家。在主创团队中,该剧由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党支部书记、总经理兼艺术总监吴正丹担任制作人,邀请杰出青年编导江雄担任总导演,携手执行导演李美娜、舞美设计李奥、服装造型设计大可、灯光设计刘诗豪、作曲朱歌、戏剧指导钟向霖、编舞黄雪沂等多位青年艺术家共同打造,用创新的艺术理念和革新的表现手法,赋予了杂技鲜活的生命力。
在主演阵容上,《站台》由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新生代优秀演员丁曼、马晨璐、王建国、王晨曦、韦凯怀、邓子强、刘佳玥、苏珊珊、李影豪、张钟元、陈桃、范璐绮、徐子涵、唐礼俊、覃江艺、曾科文、雷欣欣等担纲主演,展示了广州新一代艺术工作者的实力与风采。
值得一提的是,《站台》的演员班底在今年9月底刚携杂技芭蕾舞剧《天鹅》远赴俄罗斯莫斯科、圣彼得堡巡演,登陆有着“俄罗斯艺术航母”盛名的马林斯基大剧院。
一回国,演员们就马不停蹄投入到《站台》的排练中去,以期以最佳状态为观众演绎这台独特的“新马戏”。
文|记者黄宙辉梁善茵通讯员穗文广旅宣邓燕磊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415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