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为魂,科技为翼,谱写四川文化新篇章。近日,由四川卫视原创的文化类系列节目《巴山蜀水天地演讲》播出。节目通过邀请非遗传承、精品文博、古蜀文明、巴蜀文化等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以主题演讲和对话访谈的形式,从“四川基因”出发,以新的表达方式展现四川历史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小切口”讲述“大主题”,在现代创新视听技术加持下,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踊跃参演”,引领观众走进一段跨越古今、融汇传承与创新的文化之旅。
深耕巴蜀沃土,厚植文化底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为“七个聚焦”之一。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巴山蜀水天地演讲》积极响应国家“文化强国”战略、省委省政府建设文化强省战略部署,传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四川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遗产,以高度的文化自信筑牢文化强省之基。
《巴山蜀水天地演讲》坚持守正创新,立足文化实践,增强公众文化创造活力。创造性融合户外演讲与实地探索、主题演讲和专家访谈,生动展现四川深厚的文化底蕴,激发了公众对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兴趣与热情,让文化与教育在这场古今交流中激发出共鸣。
突破传统框架,点亮视听盛宴
大胆出走演播室,《巴山蜀水天地演讲》节目将镜头对准广袤的山水间和历史悠久的遗迹旁。借助高科技影像技术和XR摄影,节目成功营造沉浸式的观赏体验,使观众仿佛亲身漫步于巴蜀大地之上,聆听来自历史深处的声音。这种新颖的形式,不仅极大地丰富节目的表现手法,也提升观众的参与感和满意度。
跨维度集纳视点,节目拓展更具辩证感、全面性、思考性、开放性的节目视野。邀请不同身份、背景的嘉宾讲述当地历史文化沿革、动人传说,带来与当地居民不同视角或老中青代际差异等多维观点。每期两段演讲、多种特色、不同情怀,以点串面,全面展现四川历史文化遗产成果成就。
高新技术赋能,节目开启时空“任意门”。运用科技手段,打造一扇链接演播室和户外演讲地的“任意门”,真正实现“推开世界的门,说出我们的故事”。优质内容的持续输出,使得这扇门打破地域,可以开在高原之巅、湖泊中央、无垠草原中,亦可通往内心、遇见更好的自己,成为节目技术创新与意识创新的新表达。
与社会热度同频,和大众期待共振
作为一档原创文化类节目,《巴山蜀水天地演讲》节目创新性地打通了大小屏,实现节目与网络平台同频共振。首期节目一经播出,“#贡嘎雪山一半仙境一半人间#”的话题便一度跃升至微博全国旅游排行榜第七位,展现出强大的网络影响力和广泛的受众基础。全网全域的高效传播路径加持下,热度“旋风”顺势刮起。据统计,自节目开播以来,已连续播出20期,覆盖观众人数2亿次,多次登上各大社交平台热门榜单,总话题讨论量超过1.2亿。
节目在社会责任上的模式探索,获得社会大众与专业评选的高度肯定。由于多期以来穿梭于四川多地自然风光,节目组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在播出内容中,黄龙“钙华”景色的保育与修复、若尔盖黑颈鹤的生态保护等引起观众广泛关注,实现文化传承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双赢局面。主流媒体纷纷给予高度评价,称赞其为“开启巴蜀文化新‘视’界的杰作”。
节目不仅获得国家广电总局第二季度创新创优节目荣誉,还在国家广电总局举办的“锦绣荧屏精彩视听”优秀电视节目发布活动上被隆重推介,同时也入选2023年度四川省广播电视节目重点项目库、“十四五”重点项目库,以及四川省历史文化遗产广播电视文艺精品项目。
讲好四川篇章,续写巴蜀辉煌
作为我国内陆大后方腹心区域,四川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东西连接长江中下游和青藏高原,汉藏羌彝多民族聚居,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多彩。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亲临四川三苏祠、翠云廊蜀道、三星堆博物馆新馆考察,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作出重要指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四川卫视将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投射到文化传承创新的探索实践中,极力展现多彩巴蜀文化。
四川卫视已播出20期的《巴山蜀水天地演讲》节目于10月24日正式收官,探秘过古蜀文明三星堆,跨过雄峻挺拔的四姑娘山,到访过若诗若画的诺尔盖……灿若星辰的文化古迹、自然风光,见证了巴蜀文明在岁月里积累、沉淀、升华,也是我们探索其源头活水的雪泥鸿爪。以《巴山蜀水天地演讲》节目为切口,我们对巴蜀文明的灿烂可窥一二。镜头外,还有着600年历史的“移民活化石”迤沙拉,凉山彝族火把节,红色文化主题冕宁“彝海结盟”,国家级非遗“峨眉武术”等多彩风情。
未来,四川卫视将探索更多呈现形式,从成都平原到雪域高原,从革命老区到民族地区,从繁华城市到美丽乡村,关于中国故事四川篇章的“好声音”将响彻巴山蜀水,成为四川大地上嘹亮的主旋律、昂扬的精气神。
文/林告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408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