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出招撼天式,欲强杀广东,杜锋咋办
翻身仗终于要来了,福建队想在接下来的粤闽大战中强势绝杀广东队!没错!从两队的整体实力方面来看,福建队确实与广东队并不在一条水平线上。但对于朱世龙来说,他们可不想一直化身为鱼腩球队,并成为多支球队崛起的垫脚石!而且经过前几个赛季的持续洗礼,福建队的年轻球员已经取得不小的进步。虽然他们还与杨瀚森、林葳、廖三宁等球员相比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可在关键时刻扛起球队继续前行的重任还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更别说,四节七人次的双外援政策还正式重启,这也就让他们看到了新希望!然而他们依靠这招撼天式真的能够击败广东这支十一冠王吗?下面,随篮球弟一起来看看吧!
这也成为所有球迷都想知晓的一个答案,就像广东这支十一冠王,他们在前几场比赛就遭遇连续的失利,这不仅导致他们成为多支球队崛起的垫脚石,还让朱芳雨他们在休赛期的引援策略备受质疑。就像他们的内线,光靠吉伦沃特、贝兹利与王少杰这几名球员显然还扛不起来。他们不是限制于身高、臂展,就是在关键时刻的对抗并不占优势,这也就让广东队的内线成为了多支强队强凿的一个点。就算他们相继啃下了新疆与青岛这两块硬骨头,然而他们在未来所遭遇的考验仍然是一波强过一波,这也就要求广东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他们的内线短板,毕竟他们还想再度冲击总冠军的宝座,内线问题必须解决!
朱世龙祭出撼天式,欲助福建再度起势
但福建队祭出的这套撼天式到底是什么样的杀招呢?竟然让他们拥有了强袭广东队的底气?毕竟这两支球队的实力差距可是非常明显。在篮球弟看来,朱世龙的这式杀招也很简单,那就是立足一个“拼”字。同时,他们还要强吃广东队的内线,即便他们的整体实力依旧还是差了很多。但在约瑟夫—杨、梅森、斯蒂尔与坎普这四名外援的带领之下,他们仍然能够爆发出超强的战力。同时,曾凌铉、黎伊扬与邹阳等本土球员也将在这四名外援的高效发挥之下迅速找回以往的竞技状态,并与外援联手强吃广东队的七寸,也就是重点消耗贝兹利、王少杰、徐昕与张明池这几名内线球员,以求能够达到以点破面的效果。
至于说用快攻战术与广东队对轰?福建队显然也很难占到丝毫的便宜。当广东队的内线战力出现巨幅下滑之后,跑轰加三分雨的战术就成为了广东队在这场粤闽大战破局的关键。如果福建队与广东队打阵地战的话,先不说胡明轩、徐杰、贝兹利与吉伦沃特等球员具备非常强的强解能力,他们的三分球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彻底打崩福建队的心态。在这种情况下,朱世龙就需要在防守回合祭出全场盯人战术,尤其是胡明轩、徐杰、杜润旺、贝兹利、巴顿与吉伦沃特这几个点,就需要邹阳、黎伊扬、黎璋霖、曾凌铉、坎普与约瑟夫—杨等球员能够给这几名球员施加更大的防守压力,这也是他们必须要做到这一点。
决定胜负的因素有很多,临场发挥成关键
同时,这也是朱世龙这套撼天式的精髓,毕竟前段时间的四连败把他们打得太疼了。就算从总投入方面来说他们还与广东队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但大家不要忘了,决定比赛输赢的因素还有很多,球员在赛场上的发挥显然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更别说,如今的福建队还都憋着一股劲,一股想要一雪前耻的劲头。因为他们也都想通过一波连胜告诉所有的球迷,他们已经不是曾经的鱼腩。尤其是在四节七人次双外援政策重启的前提下,外援在关键时刻的发挥同样能够帮助球队第一时间打破僵局。未来的征战之路更加艰难又如何?挑战变得愈加残酷又怎样?现在福建队能够做的事情也只有一件,那就是与强敌血战到底!
而且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只要福建队勇于在关键时刻亮剑,他们依旧还有创造奇迹的可能。在这方面,天津、宁波、山西与深圳等球队就做出了榜样的力量,既然他们都能够做到这一点,福建队没有理由会不行!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谁怕谁啊?直接拼就是了!更别说,福建队的管理层也想彻底摆脱鱼腩的头衔,最佳的办法就是通过一波连胜让球迷们看到更多的希望,一个让福建队重新打进季后赛的希望!这样的机会朱世龙他们肯定要牢牢抓住,就像接下来的这场粤闽大战,他们就需要将这招撼天式的威能催动到新的极限,因为对于福建队来说已经完全没有了退路,他们也只能与广东队血战到底!
福建大概率踢到铁板,广东已经觉醒
如果在这里要问,当王世龙祭出了这套撼天式的杀招之后,他们真的能够在接下来的闽粤大战中强势击败广东队吗?毕竟他们可是全联盟有名的十一冠王!在篮球弟看来,他们成功的希望已经达到了五成,虽然成功率并不是很理想,但大家不要忘了,杜锋他们可并不是软柿子。更别说,他们同样需要通过一波连胜帮助球员们重新打出自信,以求让外援阵容能够与本土阵容发生更加良好的化学反应,这也就让他们能够在自己的主场发挥出更加强劲的战力。在这种情况下,福建队的胜率能有五成就非常不错了。即便如此,朱世龙他们也不会轻言退缩。他们只会与广东队血战到底,并拼出一个新的奇迹。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401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