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明宇国投期货能源首席分析师
国际能源署(IEA)公布10月份石油市场月报,下调了2024年全球石油需求预期,但上调了2025年的预期。
今年8月以来,IEA、OPEC(欧佩克)和美国能源部一致下调了2024年的国际原油需求增速预期。OPEC更是将2024年全球石油需求下调幅度下调了10万桶/天,使得这一系统性高估的石油需求增速进一步向另外两家国际机构靠拢。
从具体的调整分项来看,国际机构对今明两年原油需求增速的下调主要始于对中国需求的预测,拉美、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需求增速亦构成部分影响。以调整幅度最为明显IEA为例,其已将2024年中国需求增速自年初的70万桶/天下调至14.8万桶/天,且2025年需求增速预估也处于22.1万桶/天的低位水平。
我国正在加速发展新能源产业,特别是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的推广,正在逐步替代部分传统石油需求。受新能源汽车、LNG(液化天然气)重卡对交通系统化石燃料替代的影响,我国汽油表观消费量增速放缓。我们基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测算,1-8月中国汽油表观消费量同比仅增加384.1万吨(3.8%),柴油表观消费量出现了430.1万吨(3.3%)的同比减量。根据现有新能源汽车销售渗透率来预估,我国燃油车保有量将于2025年达峰,国内汽油消费大概率已于今年提前达峰,而柴油消费的存量替代更是已经发生。成品油终端消费尚有提升空间,叠加国内地炼折价原料的“升贴水(指大宗商品实际成交价格高于基准价格的幅度)”走强,年内炼化利润降低持续影响地炼开工率,1-8月国内炼厂原油加工量同比下降1.2%,前9个月原油进口量同比下降2.8%。国庆节陆续出台了稳增长、化风险的组合刺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改善市场对中国经济的预期。
除国际机构对需求增速预期的下调外,本周国际原油价格下跌的重要原因有二:一是中东地缘风险的降温。10月14日,《华盛顿邮报》报道称,以色列总理已向美国政府表态将对伊朗的军事设施而非石油或核设施进行打击,以回应其10月1日对以发起的大规模导弹袭击。这一表态大幅降低了以色列报复性袭击扩大为全面中东战争的风险,伊朗石油供应遇阻的可能性进一步下降,地缘风险溢价显著回落。二是伴随着9月美国非农就业数据的超预期表现,市场对年内美联储降息空间的计价已从此前的75bp(基点)缩窄至50bp以内,年内剩余两次议息会议甚至存在有一次不降息的可能,宽松预期得到修正、美元指数持续走强,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相应受到抑制。
从供需平衡表展望来看,OPEC+延长减产至11月令四季度存在缺口预期,但9月下旬以来全球原油库存持续累积。年内去库预期兑现不佳,叠加2025年二季度起市场即将因OPEC+减产的陆续退出及需求低增速步入供需宽松周期,年内持续在偏弱供需展望和地缘风险支撑间博弈的价格天平有望进一步向基本面倾斜,2025年布伦特原油价格中枢或自今年的80美元/桶回落至75美元/桶左右。(中新经纬APP)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389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