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印象
文/李秀玲
阆中古城地处四川盆地北缘,嘉陵江的中游。三国蜀汉大将张飞,曾任巴西(今四川阆中)太守,驻城中达七年之久。他在这里率部众万人,打败了曹操的大将张郃,取得了“保境安民”的胜利。但也是在这座城里,张飞被部下范强、张达所杀,最后身葬于阆中。
依山傍水、风光秀美的阆中古城,因三国名将的传奇故事更加闻名于众。
上一次来阆中,还是十八年前。记忆中古城里有数条交错的石板街巷,街上都是一排排矮矮的黑瓦房、老式的木板门,门前有高大的树木,古城里住着许多居民,他们习以为常地坐在街边吃饭、闲聊。
今夏酷热,带着儿子坐上高铁,两个小时就到了阆中古城。
古街四通八达,干干净净的石板路直直地向前延伸。洋槐树、银杏树、栾树上挂满了写着“阆中古城”的红灯笼。两边的门面一个接着一个,各色各样的商品摆放在店铺前,吸引着游客的眼球,摊贩热情地吆喝着每一个经过的游客。阆中醋的酸味和张飞牛肉的卤香飘满了每条街巷。我有点恍惚,这还是我十八年前来过的古城吗?似乎像,又似乎不像,多了几分城市的喧嚣与嘈杂,少了古城那种清雅、闲适的风韵。
正午的气温实在太火辣,我和儿子回到民宿休息,决定等太阳下山了再来逛。一觉睡醒,已是快六点了。看看儿子还在熟睡,我一个人出了门。
暮色慢慢笼罩古城,麻雀扑打着翅膀,寻觅浓密的大树栖息。我随意选了一条人烟稀少的小巷,踱步前行。稀薄的阳光照射在屋檐上,如龙鳞般排列的黑瓦上镀了一层淡淡的金光。热浪褪散,微风渐拂,街上的行人多了起来,背街的小巷里,许多小吃店开了门,亮了灯,几乎家家都在卖冰醪糟汤圆、凉面、凉粉、凉虾、凉糕等各色小吃。古城慢慢有了真实的、平凡的烟火味道。
我走进一家看起很热闹的店里,点了一碗凉面。这家店外面看起来不大,但实际上里面空间很大,应该是一户人家的小院改造而成,里外十多张桌子都坐满了人。
凉面并不是太好吃,顾客也大都带着小孩,整个店里闹嚷嚷的。可是,我很喜欢这种感觉,和中午在街上逛时的心情大不一样。彼时,我是游客身份,是被店家招揽吆喝的对象。于他们而言,我是短暂停留的异乡人,行走在规整的街上,始终保持着客气、疏离的距离,无法触摸千年古城的真实面貌。但我坐在这间闹嚷嚷的店里,却感受到了古城流淌的气息,像一块古朴的玉石,经历了千年光阴沉淀下来的静美、安宁以及无闲事挂心头的自在。
旁边桌子的小女孩一直嚷嚷着要去看熊猫,年轻漂亮的母亲耐着性子给女儿解释这里没有熊猫,最后成功地用平板转移了小女孩的注意力。小女孩可爱地扭着屁股和妈妈一起出去了,又一个妈妈带着两个孩子进来,小孩一坐下来就开始抢着看菜单,你一句我一句说个不停。我微微笑着,觉得凉面也没有那么难吃了。
古城容纳了我这个孤独的异乡人。此刻的孤独并不是寂寞,也不是难过,而是一种袖手旁观世俗场景的快乐。脑子里想起几句歌词,“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若是你到小城来,收获特别多。”
清风萦绕间,石板路上有浅浅银光,街灯昏黄、树影婆娑,我踩着一地的光影回到了民宿,心中荡漾着小小的愉悦,一夜好睡。
第二天,我又起了个大早,一个人走到了后人为张飞修建的“汉桓侯祠”。祠前有几棵高大笔直的银杏树,盏盏红灯笼挂在树中,增添了几分喜庆。
我坐在祠前的石凳上,准备给我的相机换镜头。一个身形瘦小、衣着朴素的阿姨走过来坐下。我们闲聊了起来,她是古城的老居民,如今两个孙子都已工作了,孩子们想接她去新城区住,她舍不得离开生活了一辈子的老街老巷。每天在古城转转,和熟悉的老朋友聊聊天是她最大的快乐。她还告诉我,远处有个滕王阁,可以爬上去看看古城全貌和嘉陵江,城中有个华光楼,也可以登上去看看古城。
和我聊天时,阿姨一直带着笑容,她的气息和古城的气息一模一样,让我觉得很舒服、很安心。绿树下、古巷里、旧祠前,两个素不相识的人,在这里相遇。多年以后,我也许记不住她的模样,但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个夏日的清晨,我浪费着光阴,修补生命中那些因为追赶时间而带来的焦虑与不安。
儿子睡醒了,打电话问我在哪里,我微笑着和阿姨告别,往华光楼走去。
登上华光楼,远处嘉陵江绕城而过,水面如镜,近处青瓦白墙,瓦如龙鳞逶迤,四合院中有棵枯树遒劲挺拔,树旁有把遮阳的大伞,伞下有人在喝茶。围着木楼转了一圈,四条街道如“井”字排列,行人三三两两相对而行,小孩蹦蹦跳跳,穿着嫩黄色的外卖员急匆匆跑过,清洁工人慢慢地扫着落叶,古城又渐渐熙熙攘攘起来。
白天热闹、夜晚宁静,古城就在这周而复始的日子里走过了千年时光。街变了,房子变了,人们的穿着也变了,可还是有些没有变,比如静静的嘉陵江水、登高眺远的华光楼,还有一代又一代生于此、长于此、知足常乐的古城人。
十八年前,我独自一人登上阁楼,十八年后,儿子陪在我身边。此刻的我,凭栏远眺,怀古思今,幸福的感觉油然而生。
作者简介:李秀玲,重庆市作协会员、南岸区作协副秘书长。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389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