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未成年人实施的故意杀人或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等严重犯罪,符合核准追诉条件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连日来,河北邯郸13岁初中男孩遭同学杀害案引发广泛讨论,3月20日至2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应勇调研时表示,要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
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整治、对校园欺凌者中考最后投档……多年来,各地持续探索防范惩戒之策。保护未成年人,不仅要加强预防校园欺凌行为,还要对罪错少年加大矫治。
在专门学校高高的围墙内,一群贴着“盗窃、抢劫、故意伤害”等罪错“标签”的未成年人,经过教育矫治摘除“标签”后才能离校开启新的生活。广东一所专门学校的校长告诉南都、N视频记者,“很多学生的父母对孩子缺乏陪伴教育,导致孩子出现严重不良行为。”
悲剧追责
3月20日凌晨,王子耀父亲在社交平台发布了和儿子的聊天记录。11日一大早,他给“小宝贝子耀”留言,“看到回信息,爸爸回来了。”
这条留言发出不久后,王子耀的遗体在河北邯郸肥乡区北高镇张庄村一处蔬菜大棚内被发现,3名犯罪嫌疑人是他的同班同学,均为不满14岁的少年。
当日,涉案犯罪嫌疑人被全部抓获,并已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受害者生前画面。
嫌疑人种种行为刺激着大众的神经,挑战着伦理和法律的底线。许多人都在等待一个答案:杀害王子耀的凶手最终会受到怎样的惩罚?他们是否会因为未成年而“逃过一劫”?
南都记者了解到,我国在2021年3月实施的刑法修正案(十一)中,将刑事责任年龄的起点由14周岁下调至12周岁。
北京市冠衡律师事务所律师张海粟表示,考虑从重情节,该案3名嫌疑人的量刑标准应该属于“故意杀人罪满格”,“主要考虑从轻情节,一是未成年人犯罪,二是三个人之间有无主从犯关系,杀人的犯意是谁提出来的,谁具体动手之类的情况。”
3月20日至2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应勇调研时强调,要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对未成年人实施的故意杀人或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等严重犯罪,符合核准追诉条件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这起案件还引发了各界对预防和惩治校园欺凌问题的广泛讨论。
南都记者查询发现,事发地所在的肥乡区3个月前刚针对校园欺凌问题作出部署。
去年12月18日,肥乡区教体局召开重点工作部署会,要求强化工作机制,防治校园欺凌。各学校要制定防治校园欺凌实施方案,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整治,开展好防欺凌专题班会、讲座等,提高学校师生对校园欺凌的防范意识,持续深化法治校园建设。
3月20日,成都市招考委、成都市教育局印发的《2024年成都市高中阶段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工作实施规定》引发关注。其中明确,“考生未按要求完成综合素质评价写实记录的、初中在校期间存在考试作弊、校园欺凌等行为的最后投档”。
针对此项规定,21日,成都市教育局工作人员告诉南都记者,“这是一种导向”。
他介绍,对于校园欺凌行为,学校清楚具体的认定流程和标准。对于认定存在校园欺凌行为的学生,其档案中会有记录。
当地并非首次施行此项规定,成都市2022年和2023年的中考政策均有提及。其中,《2022年成都市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工作实施规定》还明确,2022年,成都市将构建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模式。作为指标到校生的推荐依据,存在校园欺凌行为的不得推荐。
教育矫治
3月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通报,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在全国范围内总体呈上升趋势。2023年,检察机关受理审查起诉未成年人犯罪9.7万人。
保护未成年人,不仅要加强对校园欺凌的预防,让更多未成年人不受伤害和威胁,还要对罪错少年加大矫治。
16岁的小良(化名)稚气未脱,向南都记者自我介绍“我是X先生”,经一旁的老师提醒,他才改口“我是X同学”。
带着些许“江湖”气息的他,对自己的学生身份还在适应中。
3个多月前,小良和朋友喝酒时,因为朋友与隔壁的女孩发生口角,他“出于仗义”,帮朋友打伤了女孩。小良被民警和父母带到东莞启航学校,接受教育矫治。
东莞启航学校。
启航学校位于东莞市大朗镇,由两栋五层楼高的建筑改建而成,它和普通学校相似又不同。
它是根据国家关于专门学校的文件精神建设的全国首批专门学校,也是由东莞市教育局和市公安局共同管理的市直属公办学校,专门为已满12周岁未满18周岁、有严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提供教育,让他们实现有效转化和矫治。
学校围墙高达4.5米,大门口设置AB门,同一时间只能开一道门。每两间宿舍中间设一间陪护室,学校遍布24小时无死角的摄像头,师资队伍由老师和警员组成。
根据教学安排,像小良这类有严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被送入学校之后,要接受至少3个月的在校教育。
学校实行全封闭管理,学费、伙食费全免,学生患病也可以得到免费治疗。学生满足结业要求离校后,学校还会跟踪观察至少半年。
启航学校将学生的日常表现进行细分量化,表现好,就可以从以纪律教育为主的明理班,升到拥有更多课程的修身班和启航班。
集队、做作业、讲礼貌等细节都做好,才能加分。分数高,小良就可以自主选择感兴趣的素质拓展课和赋能培技课程,还可以争取早日离校。
“课程很有趣!”曾经从事电商行业的小良,最期待上网络课程、演讲口才课。
小良告诉南都记者,在启航学校,老师很关心他“吃饱了没”,会去饭堂给他“加菜”,每天拉他谈心。
在日积月累的感化教育中,小良开始反思自己犯下的错。
得知父亲为争取伤者的谅解,去医院彻夜未眠照顾对方后累倒了,他不禁后悔,“希望好好表现,早日回家尽孝,努力打工将家里借钱出的医药费还了。”
建章立制
如何让罪错少年迷途知返,步入正轨,这也考验着公检法的智慧。
2022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未成年人权益司法保护典型案例。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依法审结的“未成年被告人贾某某诈骗案——教育、感化、挽救失足少年”一案入选。
该案审理过程中,法院采用了圆桌审判、社会调查、法庭教育、“政法一条龙”和“社会一条龙”等多项未成年人审判特色工作机制,平等保护非本地籍未成年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发挥法律的警醒、教育和亲情的感化作用,将审判变成失足少年的人生转折点。
案件审结后,法官持续跟踪帮教,被告人贾某某深刻认识到自身的错误,积极反省,在法官的积极协调下,贾某某回到高中学习,并备战高考。
学生在上道德法治教育课。
检察机关也在不断探索。
2022年以来,广州市检察机关通过社会观护、心理矫治等方式对罪错未成年人开展犯罪预防逾1000人次,预防再犯,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
2023年,曾经的涉罪未成年人小张因求职失利,情绪出现较大波动。
广州检察官联动当地社区力量为小张提供心理咨询和经济支持,并利用观护基地为小张链接求职资源,帮助其制定清晰合理的职业规划。在检察官、司法社工、企业观护员的共同帮助下,小张顺利走出阴霾。
涉未成年人案件的综合履职是“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具体要求,不能依靠检察官的“灵光乍现”,而应形成规范、建章立制。
为此,广州市检察机关一直在行动。
荔湾区检察院与民政部门建立“法翼天使”未成年人联合守护项目,在多个镇街挂牌成立协作示范点,借助基层力量开展保护和预防宣教工作。
南沙区检察院与省内13家检察院建立异地协作机制,完善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公益诉讼保护线索移送工作。
增城区检察院与区公安分局联签《惩治与预防性侵未成年人犯罪联合行动方案》,强化对旅宿、娱乐场所、学校、培训机构、网络空间等的监管。
防患未然
“目前,东莞启航学校已经教育矫治了1300多人。”启航学校党建办主任严惠盛向南都记者介绍,95%的学生在离校后没有再出现违法乱纪的行为。
学生在上美食课。
启航学校开设了职业技能课程,比如美发造型、美食课堂、汽车美容等,可以帮助学生在入学短短几个月即掌握基本的职业技能,为离校后的职业规划打下基础。
“毕竟大部分学生在我们这只有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启航学校校长魏佳煜表示,短时间的教育矫治对学生的影响有限,从长远来看,学生的家庭对其扮演着重要的教育角色。
他注意到,很多学生的父母因为工作忙碌、离异等原因,对孩子缺乏陪伴教育,导致孩子出现严重不良行为。
如何未雨绸缪“治未病”,防范未成年人犯罪?
“首先需要落实监护职责。”广东省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广东诺臣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郑子殷表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直接指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预防犯罪教育负有直接责任,应当依法履行监护职责”。
如果父母不履行职责,公检法在办案中发现了应当予以训诫,并可责令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特聘研究员袁杰向南都记者表示,未成年人普遍大脑发育不成熟,有的基因存在天生好斗和暴力倾向,防范这类未成年人犯罪,需要在早期家庭教育中由家人给予支持性力量。
“很多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打工,不在孩子身边,疏于关心联系。”根据三角凳理论,大脑功能、基因模式与早期家庭环境中的支持性因素,共同影响犯罪行为的发生。
袁杰说,“早期家庭环境中如果有这种支持性力量在,可以避免潜在犯罪情况的发生。”
出品:南都即时
采写:南都记者杨婷敖银雪彭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