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冷眼看好戏! 美国对华最后施压

杨风说华夏2024-04-06 19:27:04  130

美国财长耶伦到中国访问了,总计四天的访问行程。耶伦这次来是要谈什么呢?

先看时间点,耶伦这一趟可能是她在拜登政府任内最后一次访华。紧跟着耶伦之后访华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也可能会是他最后一次的访华行程。

因此我要说,美方得要加紧了,要把握最后的时机,“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

拜登在这个时间点派遣他内阁中的两名大员访问中国,实在是因为年底就是美国总统大选投票的时间,留给拜登的时间不多了,再不好好把握,拜登在选民面前将毫无政绩可言。

1 拜登:努力办事,毫无成效

数算拜登三年来在国内外的作为,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努力办事,毫无成效”。

拜登对内抑制通货膨胀,然而通货膨胀迄今仍然没有解决。

拜登任内通过《削减通胀法案》,《芯片与科学法案》。拜登政府于三月下旬放宽“2030年减少尾气排放,以及提高电动汽车销量”的目标。这是拜登在环保措施,以及新能源车领域中撤退,从他之前的远大目标中撤退。

在对外方面,俄乌冲突超过两年,拜登领导的北约集团于冲突初期声势浩大,但至始至终却无法成功拖垮俄罗斯,还得要每年耗费巨资援助乌克兰。

虽说美国因此成功收割欧洲,然而欧洲国家对美国也开始心生怨怼,按照我们之前的说法,美国在俄乌冲突初期所拿到的好处,会慢慢吐出来。实质上,法国和德国也在计划着,如何从美国领导下的俄乌困局中脱困。详情请参考昨天的文章:《大战蓄势待发?德国打开北约出兵大门 》。

巴以冲突也是如此,拜登政府始终拿不出办法,对付一个之前美国认为“小小的”拖鞋军——胡塞武装组织。

一月的时候,美国将胡塞武装重新列入恐怖组织。过了一个月,就说要考虑将胡塞武装从恐怖组织名单中移除。这阵子又说,如果胡塞武装承诺停止对红海的封锁,美国将考虑将胡塞武装从恐怖分子名单中除名。

在对华政策上,拜登三年来没能压制中国发展的势头,也无法同中国经济脱钩,唯一还能看得到绩效的地方是,对中国的芯片出口限制。

然而,就算在对华芯片限制上,经过2023年8月华为推出Mate 60 Pro手机后,这方面也摇摇欲坠。有消息传出,华为今年将推出Mate 70系列,锁定更精密的芯片制程技术。

拜登手中拿不出可以对外宣扬的政绩,怎么选举,如何说服选民?

更要命的是,拜登政府又面临去年同样的命运。去年前5个月,拜登政府面临联邦债务上限问题。直到6月初的时候才将联邦债务上限递延到2025年1月。

从那时候起,拜登政府拼命花钱,借以支撑经济增长,支撑美国股市。拜登政府大掌柜——耶伦,一方面拿起“没有”债务上限的支票,拼命给拜登政府花钱。于是,我们看到去年从6月初到年底,拜登政府每隔100天就多背负1万亿美元的债务。

另一方面,耶伦又积极为拜登政府筹钱,想尽办法把美债卖出去。

然而,美债这半年多来不好卖啊!海外国家谁愿意多买呢?就算有意愿,也没那个能力,因为美国背负的债务太多,要出售的美债金额太高。

于是,耶伦就来到了中国。原来耶伦来中国是要卖美债的。

2 为什么耶伦和布林肯要访华?

不过,耶伦去年也来到中国,真要劝说中国买美债,也卖不动。

这方面耶伦已经尝试过了,去年中国没有配合美国多买美债,今年也不会。

所以,耶伦这一趟来是有“其他”的目的。

耶伦去年来中国,中美双方没有谈成。虽然没有谈成,但中美双方成立了两个工作小组——经济工作组和金融工作组。耶伦领导的财政部是这两个工作组的美方牵头机构。预计,这2个工作小组将每隔一两个月沟通一次。

要沟通什么呢?当然是要求中国更加开放金融。只要中国开放金融了,拜登就可以拿这一点做宣传,成为拜登政府的政绩。对耶伦来说就是她的业绩了。

我们要注意的是,耶伦结束访问,准备离开北京之前,是否会和中方代表有一个发布会?

3 美方惯用的谈判手法

不过,这可能还不是最要紧的。因为中方对于金融领域的开放有自己的进度。中方在金融行业的开放会按部就班,逐步实施。

因此,耶伦只能够在金融领域拿到一点小成绩,这断然无法满足美方的胃口。

因为,这点金融上按部就班地开放,解决不了美国自身的问题。

必须要了解美方谈判的手法,通常是两个方式。

第一,极限施压。

美国对外谈判的时候会先放出风声,把要价抬高。这种施压的方式不是特朗普独有。特朗普只是比较高调,要价更高,甚至是乱喊价吗。

第二,归咎对方。

美方在施加压力后,如果在其后的商谈中获得美方想要的结果(当然是利益)就罢了,如果要不到,美方会把责任归咎对方,然后寻求报复。

耶伦这一趟来也不例外。耶伦于事前放话,指责中国产能过剩,把产品价格压得太低,打乱全球价格,因而导致美国工人失去饭碗,损害美国企业和工人的利益。

总结耶伦的说法是,美方指责中国政府补贴,造成商品过剩,并且向全世界倾销。

因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耶伦所代表的美方,除了在金融领域要求中国开放,同时也希望借口中国多买美债,能够维持全球的金融秩序外,耶伦会在一些产业领域向中国施压。

4 美方先从汽车和新能源产业下手

在哪些产业领域呢?新能源车、电动汽车电池、太阳能电池等。

其实,美国早已经在这三个领域限制中国对美国的销售,美国还能够要求什么呢?

202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决议,恢复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征收关税。美国这是征收关税,然后发觉这项措施导致美国推行太阳能发电延迟,成本也过高,不利于美国在新能源领域的推展。

于是美国取消了额外的关税,但不多久又恢复了,如此反反复复。

美国难道没有对本土太阳能业者或用户提供补贴吗?当然有。既然美国政府对内搞补贴,怎么又怪到中国的头上呢?

更别说《削减通胀法案》对美国境内,以及墨西哥和加拿大的汽车业者补贴。

美国这是一手给自己的业者补贴,另一手指责中国补贴。

美国为什么要选择这些领域,向中国发难呢?

这时候又得要回到之前的说法,有关美国对外谈判时惯用的手法:极限施压 + 归咎对方。

其实美方也知道对中国“极限施压”没用,早自特朗普时期就已经对华实施过多次的极限施压,但是都没用。

不过,这次美国发觉到一个机会,从去年起,欧洲感受到中国汽车产业的强烈竞争,欧盟因此于2023年10月宣布,正式开展对中国纯电动汽车进口的反补贴调查。

美国嗅到了机会,想要乘势而上,在这方面推波助澜,把问题扩大。

所以耶伦在之前放话,指责中国搞补贴,产能过剩,打乱全球价格,向全球倾销。

因为在这之前,虽然美国费尽心力,但始终无法成功说服欧洲国家,跟着美国一起对华加征关税,限制中国商品进口。

现在眼看中国汽车产业,竟然于2023年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中国这样的成绩震动了欧洲,使得欧洲开始惧怕中国汽车产业的竞争。

于是美方打蛇随棍上,趁势出手,要形成双剑利刃,削向中国产业。

其实,不论是补贴、产能过剩或倾销,美方有什么资格指责中国呢?

美方自己搞补贴,还对中国的产品设限,形成对中国产品的贸易壁垒,有什么资格指责中国?

说穿了,美国就是在之前对中国贸易战失败。无力和中国经济脱钩。因而想趁着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强大竞争力的不满,从而形成美欧夹死中国产业的局面。

美方首先从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电池,以及太阳能电池产业出手,如果成功了,美方必然会接续而来,扩展到其他产业。

所以,不要小瞧了美方的图谋。美方从加征关税的贸易战不成、经济脱钩不成、友岸外包和近岸外包也不成,再加上芯片制裁也逐渐失效。而金融战也没有战胜中国的把握。

于是,美方总结一个原因,是因为几年下来,只有美方和中国单独斗,欧洲并没有积极参加。

趁着中国电动汽车打得欧洲汽车产业无还手之力的时候,美方开始出手。把美欧失去竞争力的责任都归咎到中方身上,

指责中国价格过低,破坏全球市场,导致美欧企业的损失和工人失业。

说来说去,美方玩的还是那个游戏,认为“美国 + 欧洲”的经济体量够大,要偕同欧洲,一起对中国封闭美国和欧洲的市场。

重点是,中国会答应美国的要求,自我限制在这些产业的发展吗?

当然不会。

其实,虽然美方派遣耶伦来华,跟中国谈金融开放,谈购买美债,购买美国农产品等议题,再加上跟中国谈产能过剩问题,美方也知道中国不会答应。

那么,接下来美方就会进行刚刚说的那些行动,转而向欧洲控诉中国,说中国不肯配合。

美方将据此说服欧洲,一起对中国出手,对中国关闭美欧市场。从而回到2019年特朗普时期,对华经济脱钩的路线。

只是这一次美方会觉得不同于上一次,因为美方认为有欧洲的协助,因而成功的机会将比前一次大许多。

5 加码金融,双剑出击

“万一”,我们说万一,美国成功了呢?

美方如果成功,还会进行下一招。

美联储不是要在今年某个时间点降息吗?现阶段美国利率这么高,再不降息的话,美国银行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等都会受不了,美国人民的消费力也会受到影响,因为信用卡利率很高。

这时候就会是美方“双剑”出击,一个是联手欧洲打击中国产业,另一个是选择某一个时间点,增加对华金融战的力度。

例如,让日本再次加息,或是规划其他的金融出击。

有关这方面的后续发展,我们还会继续讨论,也可能会探讨一些对策,请大家继续关注。

今天的分析和推理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会!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37604.html
0
最新回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