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评丨地铁该不该容下一张小板凳? 不妨敞开来讨论形成共识? ?

钱江晚报2024-10-13 12:05:46  107

潮新闻客户端评论员陈江

网民拍到的地铁9号线上的“板凳族”。图片来源:新民晚报

一直以来,地铁车厢内的“板凳族”现象尤为引人注目。随着国庆假期的喧嚣逐渐散去,近日,上海地铁官方再次发声,针对11号线、9号线等“重灾区”,提出了明确呼吁:我们不提倡在地铁车厢内使用小板凳,希望广大乘客可以互相提醒,积极配合,文明乘地铁,勿做“板凳族”。

很快,在一些热门社交媒体上,“上海地铁板凳族”成为热议话题,也触动了国内众多城市,如北京、深圳、杭州等地市民的神经。因为“板凳族”并非上海独有,它已成为一个跨地域的社会现象,尤其是在地铁线路长、通勤压力大的郊区至市中心线路上极为常见。

从地铁运营管理的角度来看,禁止在车厢内使用小板凳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地铁车厢内空间有限,乘客众多,携带小板凳上车不仅占用了额外的空间,还可能影响其他乘客的站立和通行,甚至存在安全隐患,在列车紧急制动时可能导致摔倒、碰撞等事故。此外,这种行为还可能引发效仿,导致车厢内秩序混乱,影响整体乘车体验。

只不过,当深究“板凳族”现象的成因时就不难发现,这一群体背后隐藏着城市通勤者的诸般无奈。对许多居住在远郊、需要长时间乘坐地铁前往市中心工作的上班族而言,长时间的站立不仅会导致身体疲劳,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小板凳成为了他们缓解疲劳、保护身体的“救命稻草”。尤其是在没有座位的情况下,一张小小的板凳,就是他们漫长通勤路上的一份慰藉。

显然,长距离通勤很辛苦,生硬地“一刀切”规则也不算是好办法。面对“板凳族”现象,如何在体谅长距离通勤职场个人需求的同时,兼顾公共利益,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案,毫无疑问是个难题,需要地铁管理部门的智慧与担当,也需要社会各界的理解与支持。

从报道中得知,上海地铁根据不同区域乘客出行需求,一直对潜在客流进行科学研判。目前,地铁9号线在早高峰时段已全运力投放,最小行车间隔已缩短至1分50秒。在此前提下,有网友提出,?针对长距离、高客流的地铁线路,地铁运营方可以考虑优化车厢设计,如增设折叠座椅、设置站立区域分隔线等,减少乘客对小板凳的依赖;又或者地铁管理部门可以探索制定更加灵活的政策,如特定时段、特定车厢允许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小板凳,或提供租赁服务等,既满足乘客的休息需求,又避免占用过多公共空间。

实际上,地铁“板凳族”现象,是城市化进程中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它涉及到公共秩序、人性关怀、政策制定等多个方面。地铁该不该容下一张小板凳,这种问题最后会如何解决,还是要鼓励公众参与,大家不妨敞开来讨论形成共识。毕竟,建立公众参与机制,邀请乘客代表、专家学者等参与地铁乘车规则的制定与讨论,才能让政策更加贴近民意,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357746.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