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在继续围攻拉法地区的同时,又干了一件很疯狂的事情,出动F-35将6枚导弹投向了伊朗驻叙利亚的大使馆,“斩首”了7名伊朗高级官员。此举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轩然大波,多国“开炮”谴责以色列,而受害者伊朗却罕见的十分克制。以色列为何如此疯狂?此次袭击背后还是美国在指使吗?伊朗为何没有第一时间报复,他在等什么?
以色列彻底疯狂?要以一敌三
近日,伊朗驻叙利亚大使馆遭到了空袭,凶手也没有掩盖身份的意思,正是在与巴勒斯坦交战的以色列。
美国援助以色列的F-35
炸毁别国大使馆,是最严重的挑衅,更何况是同时向叙利亚和伊朗发难,以色列难道真的陷入了战争狂热,要以一敌三吗?
实际上,以色列这一行为虽然疯狂,但有迹可循。
进入战争以来,以色列最头疼的不只是正面战场,还有各种武装力量的袭击,如胡塞武装、黎巴嫩真主党、哈马斯等。
虽然以色列的军事实力强大,但架不住这些武装力量打的是游击战,以色列既不能完全消灭对手,又很难防御不知何时发起的袭击,可以说是有力使不出,非常难受。
胡塞武装新兵训练
面对这种困境,以色列采取了最有效的办法——斩首战术,此次恐袭伊朗大使馆,造成了7位伊朗高级官员死亡,其中就有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圣城旅”的指挥官,和各个抵抗组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他的“斩首”将极大的打击其他武装力量,所谓“擒贼先擒王”。
此次空袭背后还有以色列的另一个目的——自救。
以色列虽然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但其实也是有苦难言。
以色列陷入了一场消耗战,既不能结束战争,也不能彻底打灭敌人,这个局面是由多方博弈形成的最终结果,却是对以色列最不利的结果。
以色列为战争大量投入财力,这个有背后国家的支援可能还不是最关键问题,重点是打仗会有人员伤亡,持续的战争就是源源不断的伤亡,这就是以色列付不起的代价了,再耗下去,以色列没有未来。
所以以色列知道,自己还需要更混乱的局势,拉更多的国家入局,当平衡被打破,自己才有从中获取一线生机的机会。
以色列的尝试使中东局势更加紧张,大混战一触即发,在这个紧急时刻,中美两个大国先后出面发声。
中方努力想结束战争,美国出面为自己“喊冤”
空袭发生后,中国外交部第一时间谴责了这一行为。
对于巴以战争乃至整个中东,中国一直在努力促成和平,中方乐见伊斯兰国家能走向和平。
但他们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只能由他们自己解决,光靠中国很难促成和解。
而美国的发声就很罕见了,美国表示自己对以色列的行为“不知情,没参与”,对于以色列暗地里拉美国“背锅”的行为,居然有几分“喊冤”的意味在里面。
众所周知,美以勾结不是一天两天了,以色列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体现的就是美国的意志。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
再加上美国同伊朗的关系十分紧张,美国此次却直接联系了伊朗大使馆,俗话说,事出反常必有妖,美国为什么积极?
如上文所说,美国有可能是被以色列“坑了”,此次袭击可能真的是以色列擅作主张,要通过逼伊朗下场,来强拉美国入局
所以美国需要表明态度,更何况以色列的袭击用的是极具美国特色的装备,美国前不久还被曝出要支援以色列F-35和2000枚炸弹,也算不上多清白。
美国的支援
今时不同往日,美国过去面对此类事情,根本不会特意出面为自己喊冤,但现在的美国要极力避免亲自动手,为此小小的丢一下面子,出面表明态度是很合算的。
综上所述,以色列看似疯狂实则算计,中国发声只为促进和平,美国无奈出面喊冤,还有一方——伊朗,作为受害者,却表现得十分克制,这是为什么?
伊朗目光长远,忍耐是为了更大的图谋
因为伊朗没有被以色列的挑衅激怒,看清了局势,知道伊朗下场的连带反应太多。
首先巴以战争是伊斯兰国家的顽疾,可以说谁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谁就有了领导中东地区的声望。
巴以战争造成无数惨剧
其中,伊朗和沙特是最有可能结束巴以战争的,但“老大”的位置只有一个,因此两国在这个问题上不能合作,是竞争关系。
如果伊朗下场,留给沙特的选择只有两个,一个是比伊朗更快的结束战争,这个难度很大,二是阻碍伊朗,虽然不能直接出面,但是添堵拆台是少不了的。
更何况真的开战,伊朗也不一定能见好,以色列别的不说,军事实力是有目共睹的,阿拉伯国家一盘散沙,都打着自己的算盘,谁也没有能力以一己之力压制以色列,最多就是带来一些损失。
所以伊朗罕见的克制,最终等来了美方的回应,这下美国和伊朗通了气,得到了美国的态度,接下来,伊朗大概率不会直接下场,而是继续之前的战略,加大对胡塞等武装力量的支持,让以色列继续煎熬。
伊朗的克制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通过美国的表态,来带出自己背后的支持者,如果美国没有示弱,而是破罐子破摔,和以色列站在一起,那伊朗背后的俄罗斯还能袖手旁观吗?
总而言之,战争只会带来更多战争,对于中东国家来说,只有把中国的建议听进去,付诸实践,和平才有到来的可能。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35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