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国足又输球了,18强赛已遭遇三连败,三轮过后一分未拿排名小组末尾,出线形势岌岌可危!
关于中国男足长期以来的挣扎,人们常常归咎于“金钱足球”、腐败或是球员缺乏斗志等因素,但实际情况可能远比这些表面现象复杂。以下是对这一现象背后可能的深层次原因的探讨。
一 举国体制下的体育发展
中国的体育发展长期依赖于举国体制,这一体制在特定历史时期内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集中资源和力量,中国在奥运会等国际赛事中取得了显著成绩。
然而,这种体制在足球和篮球等集体项目上却显得力不从心。自1988年汉城奥运会后,中国的体育政策开始倾向于那些能在奥运会上摘金夺银的个人项目,而足球和篮球等大球项目则逐渐被边缘化。
二 体育人才选拔机制的局限性
在举国体制下,体育人才的选拔往往依赖于体育系统内部的选拔机制,这种机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才的多样性和广泛性。贫困家庭的孩子虽然有机会通过体育改变命运,但在市场化程度不高的项目中,这种机会越来越少。与此同时,那些有天赋的孩子如果未能进入体育系统,可能会因为经济条件的限制而失去进一步发展的机会。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体育总局在《“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中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来推动体育人才高质量发展。首先,深化体育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是关键,这包括创新体育人才评价机制,加快形成有利于体育人才成长的培养、使用、激励和竞争机制。在人才培养机制方面,需要建立多方参与的现代体育人才培养开发体系,持续实施体育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和技能提升行动,开展体育对口帮扶与合作。
此外,实施体育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依托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体育人才。这包括启动体育领军人才培养工程,集中优质资源为高层次体育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创造条件。同时,开发体育急需紧缺人才,加强体育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这涉及到依托高校院所探索体育交叉学科建设,加强融合培养力度,加大急需紧缺人才输出规模。
为了解决体育人才选拔机制的局限性,还需要建立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和评价绿色通道,放宽政策条件,简化进人程序。同时,面向社会加强体育人才信息系统建设,分级分类建立各类体育人才数据库,以提高人才工作的信息化、科学化水平。
在体育产业结构优化方面,提升产业质量和效益也是促进体育人才选拔机制改革的重要途径。这包括推动体育服务业比重稳步增长、体育产业内部结构高端化发展趋势逐步显现、社会投资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较为明显、产业布局结构呈现集群和联动格局、产业技术创新的能力和水平有所增强、产业所有制结构进一步合理等。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逐步解决体育人才选拔机制的局限性,促进体育人才的多样性和广泛性,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
三 举体育职业化改革的挑战
中国足球和篮球的职业化改革起步较晚,且过程中遇到了诸多挑战。这种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是被动的,是在国家体育经费减少的情况下被迫进行的。尽管如此,职业化改革对于体育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中国奥委会官方网站的报道,体育产业发展中要实现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有机统一,构建有效市场,提升产业资源的配置效率。然而,这一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体育人才的培养模式,也没有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育产业发展模式。
职业化改革面临的挑战之一是体育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性。在改革开放之前,体育主要被视为国家的福利事业,其经济属性未能得到充分认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体育的经济价值逐渐被发掘,但体育产业结构仍然存在落后性和不合理性,特别是竞赛表演业和健身休闲业的增加值占体育产业总增加值的比例仍然较小,未能充分发挥对体育产业价值创造的拉动作用。
另一个挑战是体育场地设施的有效供给不足。根据《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仅有1.46平方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显著差距。体育场地设施的有效供给不足限制了体育消费需求的释放,影响了体育产业的发展。
市场层面上,开放有序的市场体系尚未形成。体育产业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由于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行政垄断。体育行政管理部门掌控着体育产业资源的所有权和运营权,缺乏有效激励的情况下,难以释放优质体育产业资源参与市场化运营。
此外,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改革。《“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中提到,体育人才内容紧扣体育强国建设目标,破解人才体制机制中的突出问题,统筹体育各类人才队伍建设,聚焦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为未来五年体育发展总体目标的实现谋划了人才基础和智力支持。
四 体育产业发展不平衡
中国的体育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一些项目,如乒乓球和羽毛球,因为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市场支持,发展较为成熟。例如,中国羽毛球行业市场规模在2014年为257亿元,到2019年增长至348亿元,复合增长率为6.25%。乒乓球虽然在影响力上不及三大球,但在中国普及程度高,2019年市场规模约为21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77%。预计到2025年,羽毛球和乒乓球的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486亿元和327亿元。
然而,足球和篮球等项目尽管市场潜力巨大,但发展相对滞后。这种滞后可能源于多种因素,包括管理体制和市场运作中存在的问题。足球领域发生过系统性、塌方式腐败,成绩持续下滑,与党中央要求和人民群众期待存在差距。篮球改革也已步入深水区,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守正创新,破除体制机制上的障碍。
体育产业发展的不平衡还体现在地域差异上。一些地区由于经济条件、基础设施、文化传统等因素,体育产业发展较快,而其他地区则相对落后。此外,体育产业的服务供给不足,体育消费潜力尚未充分释放,也是制约体育产业发展的因素之一。
五 国际比较与借鉴
在国际体育竞技的舞台上,中国足球与篮球的表现与世界领先水平存在显著差距。通过国际比较研究,可以发现体育发达国家通常拥有更为完善的青少年训练体系、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成熟的职业联赛体系。
例如,日本和韩国作为政府管理型体育管理体制的代表,通过政府的主导和投资,在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上都取得了显著成就。而结合型体育管理体制如英国,通过国家干预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方式,在大众体育的发展上取得了成功。这些国家的体育政策和体制对我国体育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六 中国足球未来任重而道远
中国足球的未来充满了挑战,但也存在着发展的机遇。为了提升其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基础设施和青训体系的建设是提升足球水平的基础。目前,中国在足球场地设施方面与足球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增加足球场地的有效供给,尤其是在校园和社区层面,将有助于普及足球运动并提高运动水平。根据《全国足球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0年)》,到2020年,全国足球场地数量将超过7万块,平均每万人拥有足球场地达到0.5块以上,这将为足球运动的普及和提高提供物质基础。
其次,职业联赛的健康发展对提升中国足球水平至关重要。联赛不仅为球员提供竞技平台,也是培养人才和吸引投资的重要途径。需要通过制定和执行财政公平政策、加强行业监管、打击违法行为等措施,来保护投资者、俱乐部和球员的合法权益,并净化足球环境。
最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是释放中国足球潜力的关键。需要借鉴国际成功经验,逐步实现足协的去行政化,提升其专业化、社会化水平,并鼓励社会资本投入足球产业。同时,加强与国际足球组织的合作交流,提升中国足球的国际影响力。
通过这些措施,中国足球可以在未来的岁月中逐步提升自身的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足球运动的全面发展和长远进步。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347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