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香港知名国际媒体《南华早报》报道,上周五,欧盟委员会在经过艰难的谈判之后,终于获得足够支持,对中国进口的电动车征收最高达35.3%的关税。
尽管中国和德国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游说活动,企图阻止这一决定,最终反对票仅有五张,远未达到所需的15票。可以说,这一结果让布鲁塞尔某些政客“如释重负”,但同时,他们对中国可能采取的“反制措施”也感到颇为担忧。
观察人士纷纷吐槽欧盟的这一做法,他们认为,一方面,欧盟这种做法是将面向未来的绿色技术拒之门外,这和欧盟成天挂在嘴边的低碳环保背道而驰;另一方面,中国国内市场足够庞大,电动汽车远未饱和,欧盟的“闭关锁国”只会给自己带来麻烦,而中国则将成为全球绿色出行的绝对先驱。
欧盟内部的分裂
在此次对华电动车关税谈判中,虽然包括德国总理朔尔茨在内的部分欧洲领导人极力反对,但德国的盟友,如荷兰等国家最终还是选择支持关税政策,这表明欧洲内部在对华问题上依然存在巨大分歧。
德国和法国这两大核心国家的立场对立,法国支持加征关税,德国则坚决反对。德国总理朔尔茨甚至多次致电其他欧洲领导人,希望他们能站在自己这边,然而这些努力并未收获明显效果。
虽然欧盟内部在此次投票中表现出一些不统一,但最终通过的关税政策让号称“美国任务头号执行者”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得以继续推进她的强硬对华政策。
与此同时,这也为即将到来的美国总统大选以及可能重返白宫的特朗普增添了一些外交上的砝码。
在投票结果公布后,中国方面并未保持沉默。中国商务部已表示,计划于11月对欧盟采取相应反制措施,其中可能包括对法国的白兰地征收反倾销税,以及对某些关键矿产的供应施加限制。可以预见,中欧之间的经贸关系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面临更多不确定性。
与此同时,德国的汽车制造商们对此次关税决议提出了强烈批评。奔驰公司发言人表示,惩罚性关税将削弱整个汽车行业的长期竞争力。
而大众汽车首席执行官布鲁默则呼吁双方通过投资和合作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不是通过关税壁垒来制造更多阻力。他还警告称,中国可能采取的反制措施将给欧洲汽车制造商带来沉重打击。
宝马首席执行官齐普斯则称此次投票为欧洲汽车行业发出了“致命信号”,他强调,欧盟委员会与中国之间需要尽快达成协议,以防止贸易冲突进一步升级。
关税背后的深层次影响与展望
欧盟此次对中国电动车征收高额关税的决定,背后有着深远的政治与经济考量。
从经济层面来看,欧盟的目标是为本土企业创造一个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然而,现实情况是,欧洲的汽车产业正面临着销量下滑的困境,而中国产电动车以其高性价比和技术优势迅速占领了市场,这让欧洲的传统汽车制造商们感到巨大的压力。
对于德国等传统汽车工业强国而言,他们非常清楚,单纯依靠关税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欧洲汽车行业需要的不仅仅是时间,还有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支持,比如充电和氢气加注设施。此外,还需要更加优惠的绿色能源政策、税收激励以及充足的原材料供应。
要想在电动车领域真正取得竞争优势,欧洲国家还必须在技术研发和生产效率方面进行更大力度的投入,同时通过政策引导更多企业在本地设厂,从而降低对进口的依赖。
从政治角度来看,对于欧盟某些政客来说,他们不仅要考虑自身经济利益,还需要权衡与美国等盟友的关系(或者说直白一点,需要执行美国的“命令”)。
近年来,美国对中国采取了更加保守和限制性的政策,尤其是在高科技领域。而此次欧盟的关税决定,多少也带有对美示好的意味,旨在维护与美国的统一战线。
对于冯德莱恩来说,这不仅是对其政策主张的支持,更是向美国和其他盟友表明,欧盟有能力在重要问题上采取一致的行动。
然而,对于引入更多中国投资的担忧也同样存在。法国和西班牙等国家希望借助此次关税政策,吸引更多中国企业在欧洲设厂,以此带动本地就业和经济发展。但这种看法在欧洲内部也并非没有争议。
研究机构Rhodium Group本周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引入中国的电动车技术,可能会使欧洲在关键绿色科技产品上对中国过度依赖,这与当前欧洲各国致力于提升网络安全和数据隐私的政策方向并不一致。
此外,这种开放政策还可能导致欧洲与其G7盟友,尤其是美国,在对华立场上的不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欧盟希望通过加征关税来推动欧洲本土电动车产业的发展,但目前欧洲在电动车充电设施、绿色能源获取以及原材料供应等方面依然存在不少瓶颈。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本月致信欧盟委员会,呼吁延长内燃机汽车的淘汰期限,指出当前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来支持电动车的增长。
他们在信中提到:“我们目前缺乏实现零排放汽车生产和普及所需的重要条件:充电和氢气加注基础设施、具有竞争力的制造环境、可负担的绿色能源、购买和税收激励措施,以及原材料、氢气和电池的稳定供应。”
稍作小结
此次欧盟对华电动车关税的敲定,除了经济和政治层面的影响,社会层面的变化也不容忽视。
关税政策的推行可能会对普通消费者产生直接影响,尤其是在电动车价格上涨的情况下,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可能会因此下降,欧洲的消费者将会失去以可负担得起的价格置换舒适、先进的新型电动车的机会。
这对正在推动绿色出行的欧盟各国政府来说无疑是一个新的挑战。同时,部分欧盟国家的民众也担心,对中国的强硬立场可能会导致双边关系进一步恶化,进而影响其他领域的合作。
总的来看,欧盟此次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的决定,无疑是对欧洲内部意见分歧的一次检验,也是对中欧关系的一次重大考验。
未来,关税的实施效果如何,能否真正帮助欧洲汽车制造业摆脱困境,还有待观察,笔者对此持消极态度。
另一方面,随着中方反制措施的逐步展开,中欧双方在经贸领域的博弈恐怕会愈发激烈。
无论如何,欧盟如今的做法实在有些不智,恐怕不久就要自食其果。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342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