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记者姜赟通讯员杜淑婷
“永嘉本是,永嘉本是,永嘉本是大花园。哩哩滴哩滴哩滴拉里哎……”悠扬婉转的腔调伴着孩子们手中敲击的阴阳板和道情的节奏响起。短短40分钟的课堂里,虽然只学了短短的几句唱词,孩子们却唱得尽兴、“玩”得尽兴。这是温州市永嘉县“乐教育美”浙江省未成年人音乐素养提升项目乡村训练营的一课。
随着暑假落下帷幕新学期启动,这些由浙江省音乐家协会少年儿童音乐专业委员会、浙江省文联传媒中心《中小学音乐教育》杂志、浙江省文化馆乡村青少年美育项目办公室联合为乡村孩子开设的,遍布在浙江各地公共文化场所的音乐素养提升“训练营”也陆续进入尾声。
孩子们学习温州莲花《永嘉特色》
孩子们学习温州莲花《永嘉特色》
李伊凡老师
立足本地,方言入音
埋下文化传承的种子
8月25日下午14点,永嘉县文化馆三楼,崭新的教室中20多个座椅绕着一个圆心排列,附近街道的家长们陆陆续续带着自己的孩子来到这里上课,这是永嘉县“乐教育美”公益活动的最后一课,孩子们将学习温州莲花《永嘉特色》。温州莲花是国家级非遗项目,用到道情、阴阳板予以伴奏。在之前的课中,孩子们已经初步学习了节奏、如何击打道情等基础的知识点,而这次他们将用这两种乐器,完整学习这首极具特色的曲目。
温州市临江小学的李伊凡老师主要教授这一门音乐课,区别于在学校中的教学方式,她选择用孩子们能够上手敲敲打打的方式来传递音乐。“3123”的节拍不知疲倦地响起,从只有道情到加入阴阳板的敲击,再到最后加入歌词。
而这个词细究起来也有大讲究,这些唱词或念白用的是温州的方言,同时结合了鼓词里方言的咬字与发音,与孩子们平常听的说的方言有相同又有所区别。“因为这些词发音的特殊性,孩子们就特别乐意去模仿学习,这是我们音乐教育、美育课堂上最想看到的,孩子们通过温州莲花的学习,知道原来我们温州地方还有温州莲花,通过自己去体验之后发现挺好玩的,就会有更加深刻的印象。”李老师诉说了自己安排这样一节特别的音乐课的初心。
“这门课程和学校里的音乐课很不一样,老师会带一些我们之前没有接触过的乐器,歌曲也是没有听过的,而且老师教的也能让我很快学会,就觉得很有趣。”永嘉县外国语实验小学三年级的王阡浠表达了她对于这门课程的喜爱。
沙城一小朝霞校区孩子学习《永强花鼓》
沙城一小朝霞校区孩子学习《永强花鼓》
沙城一小朝霞校区孩子学习《永强花鼓》
在温州的另一端,温州方言也带着旋律在龙湾区沙城街道的七一文化礼堂中响起。龙湾区中小学音乐教研员王良勤老师弹奏着钢琴,两位小朋友在台前一个敲锣、一个打鼓,“戴花要戴大红花,骑马要骑千里马,唱歌要唱跃进歌啊,听话要听党的话,咚咚仓咚仓咚仓”。《永强花鼓》这一首铿锵有力的歌曲直击人心,方言独有的腔调与鼓的敲击声一齐冲出来,别有一番气势。
沙城一小朝霞校区六年级的占玉平来自江西,这是她第一次接触温州方言。“温州是我的新故乡,今天学习唱温州的歌曲发现它虽然会有些绕口,但也有自己独特的韵律,这些带有温州当地特色的歌曲也能帮助我更加了解温州的文化。”
用心教学,共促美育
用一种美创造另一种美
“从2020年到2024年,今年是我们开展美育课堂教学活动的第四年了,之前我们会去到基层为那些暑假留守乡村的孩子上一些美术课、音乐课,一方面是他们的美育课堂相比较城镇是有所欠缺的,另一方面也是丰富他们的假期生活。”永嘉县文化馆音乐干部叶丹娓娓讲述着他们在乡村美育课堂上所做的一些事情,“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带着孩子们到田野去,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为孩子讲劳作过程中的节奏,那是非常沉浸的体验,在音乐中能感受到快乐。就是在这样的音乐与快乐中,授课不仅仅是教授了,更重要的应该是让孩子们能够欣赏美,去表达自己心里想体会到的一种美,然后去创造一种另外一种美。”
李伊凡老师也始终不忘把温州文化传给年轻一代的初心,在课堂的结尾,她讲述了温州莲花的历史和自己的期盼。“温州莲花在2008年写入全国的非遗项目,老师希望我们每一个温州人都能够会听,如果像我们今天这样会唱一点就更好了,有机会我们也要唱出新一代温州人欣欣向荣的音乐。”
永嘉县本次乡村训练营的音乐美育课共有50名孩子参与,上午美术课下午音乐课,为期一周。住在附近的家长都很愿意把孩子送到这边来,“孩子在学校里上课都是比较应试化的,但是在这里我看到老师教的形式很多样,还有一些非遗的元素在里面,孩子就能在学的过程中多多去了解什么是音乐、什么是艺术。”潘子田妈妈在旁观了一节课后肯定了这次课程。
相比于永嘉县,温州市沙城街道的情况更为特殊一些。“沙城街道因为企业特别多,寒暑假有一批孩子会过来看望自己的父母,或者是说父母带过来在这边学习。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音乐素养提升训练营中的美育课,专门对这些孩子进行龙湾本地音乐文化的普及,让他们可以更加地喜欢第二故乡的文化,从而也更有归属感。”龙湾区文化馆音乐干部林珊珊向记者讲述了背景。
王良勤老师上完这次美育课,对取得的效果非常满意。“我来上课的关键词是传承。第一要传承我们地方方言。现在很多孩子不会说方言,加上今天上课的对象来自全国各地的新温州人,我想让他们也听听、学学温州的地方方言。第二,我们温州的地方民间音乐非常得丰富多彩,我想让他们了解一下地方民间音乐的特点,顺便也可以接触我们一些中国传统的打击乐器。今天的课程孩子们的表现都非常好,也给了我很深刻的回忆。”
连点成面,百个训练营
“乐教育美”遍布浙江各地
淳安临岐美育课堂
这一个个特殊的课堂不仅仅是在温州,从7月中旬至9月底,有着不同的地方特色课程在台州、舟山、嘉兴等地举办,累计约达百个。
“在之前的活动中我们发现全省的乡村孩子在校外的美育学习比较缺失,几乎没有这种获取艺术教育的道,所以我们希望有更好的专业性的力量能够投入到乡村美育,乡村青少年的艺术教育方面。希望通过搭建平台,给大家做好服务,也做一个桥梁,整合专业的资源,把音乐的种子、艺术的种子播撒给更多的乡村孩子。”“乐教育美”浙江省未成年人音乐素养提升项目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了项目的初心和历程。
而这些面向乡村孩子开展音乐素养提升训练营是“乐教育美”项目的实施内容之一,在前期部署阶段,便有着较高要求:不能与学校音乐教学内容相重叠、要有多样性的教学形式、要有地域性的教学内容和乡土文化课程研发等等,目的便是让乡村校外的音乐素养训练营有良好的体系建设,把更加优质的课程内容带给孩子。
乡村训练营、流动小舞台和爱国主题音乐活动三块内容共同组成了“乐教育美”浙江省未成年人音乐素养提升项目。该项目是浙江省文明办2024年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十件实事之一,由浙江省音乐家协会主办,浙江省音乐家协会少年儿童音乐专业委员会、浙江省文联传媒中心《中小学音乐教育》杂志、浙江省文化馆乡村青少年美育课堂志愿服务项目办公室承办,旨在“立德树人,乐教育美”,让广大未成年人在音乐中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
正是在多方共同努力之下,美育工作正以实际行动,将艺术的种子播撒在浙江省的乡村之中,搭建桥梁、黏合人才、融入当地、传播文化。孩子们在校园之外,得以接触并学习音乐,既是让音乐浸润孩子的心灵,也是让他们在快乐中学好音乐、增长见识,促进全面发展。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341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