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家用车风向标乐道l60上市##李斌称乐道L60订单爆了#
最近这段时间极氪7X和乐道L60之间的恩恩怨怨,你来我往十分滴频繁啊。
那么这两款车谁更优秀呢?
非常难评价,毕竟7X配置了同级罕见的后排遮阳帘,从某些需求来看甚至可以说是无可替代的,市场表现应该不会差到哪里。
但如果论造车的方法论,从规划到营销的综合水平如何,那乐道真的是赢太多了,甚至可以说它是国产车中屈指可数的现象级产品。
为什么要给乐道L60如此高的评价?其实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它是国产主机厂中唯一不靠堆料的爆款!
在此之前林林总总的各类车型都可以用两句话来归纳:堆料的爆款 和 堆料的哑炮。
*某人:“你这话什么意思?堆料有什么不好?凭什么外国低配高价车可以随意地嘎我们韭菜?而你乐道好的不学,学起了特斯拉噶消费者的韭菜,竟还沾沾自喜?”
不不不,这位朋友
问题不是这么问的,脑子也不是这么用的。
不要遇到一个看不懂的现象就对消费者们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正如我之前所说,消费者们比我们想象的要聪明得多;甚至就连所谓“跟风”,也是一种高效的决策策略。
过去我也曾如某些人一样,困惑于“为什么低配高价的苹果卖得好”,“为什么低配高价的特斯拉卖得好”这样的问题。
有人给自己找的答案是 “错的不是我,而是这个世界!”
不由得让人想起了“中国人根本不懂艺术!!”的怒吼。
那么这题该怎么解呢?
恰好,极氪7X和乐道L60就完美地体现了两代造车思路之间的反差
请听我从头道来,逐一剖析解明。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苹果与特斯拉的成功并不只因为它们是美国的“洋品牌”;
这些年美国失败的初创品牌多了去了,美国沉没的百年品牌也多了去了。
比如现在除特斯拉之外的美国的造车新势力几乎全军覆没,仅剩的一两家也在苟延残喘举步维艰。
遥想当年“安卓之父”离开谷歌搞了一个新品牌推出钛合金手机,也很快就被大浪淘沙拍落海底。
苹果和特斯拉其实就是靠其硬实力才风靡了全球,这一点毋庸置疑。
那它们的硬实力是体现在哪里呢,难道真应了那一句“参数不等于体验”?
还是说它们有什么特别的魔法,能够用落后的硬件做出超前的产品?
都不是,这个问题其实在手机界已经有了一个认可度较高的回答——
苹果并不落后,安卓并不领先。
是的,从来没有哪款产品在所有的硬件维度完爆苹果,一款都没有。
事实上即便是今天,其他家的旗舰机与苹果之间的区别仍旧是发力点的不同,不能简单低定义谁更先进或谁更落后。
而在智能机发展的早期阶段,苹果是长板特别长,又没有短板的水桶机。
在那个安卓机还都四处漏水的年代,可谓是降维打击般的存在。
特斯拉在这方面做的更甚,它甚至能一款车不改版卖5年!
这证明了什么?这证明了3和Y在很多维度其实已经可以称之为“一步登天”,非常接近于那个“完美汽车”终极形态。
所以焕新版Model 3给人感觉那么地乏善可陈,因为能改动的东西,能进化的部分的确不多,甚至方向盘转向灯这种莫名其妙的进化被很多人怒喷为“退化”,争议还挺大。
好的,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你是某主机厂的设计师,怎么样才能设计一款像Model Y一样成功的作品呢?
显而易见有一条路径摆在面前——利用供应商的技术组装出一台和Y高度对标的车。
但是人家特斯拉有先发优势,保有量优势,品牌优势;仅仅是齐平的对标肯定无法吸引消费者。
那么我们就把配置再拉高一点点,价格再压低一点点。由于中国的供应链异常发达,所以成本上也基本能Cover得住。
如果这么做了,每个月三五千甚至七八千的销量应该是不成问题。
不过又有一个新的问题摆在了眼前——由于这条路径太过于明显,所以别的国产友商也会纷纷与你“不约而同”。
到了那些车纷纷上市之后,原先的“半杯温酒斩毛豆”雄志就不得不变成“一壶浊酒刺友商”了。
本不够宽敞的牌桌只会变得越来越拥挤,人人自危,内耗不断加剧。
那这时候呢,部分家大业大,经得起折腾的老牌国产品牌(之子)就会在自己身上找优势了。
由于产业大,根基好,它们往往能掏出几个“奇招”来打其他人个出其不意。
比如把过去S级上才有的后排电动遮阳帘下放到20w的车上;
再比如临时加两个能收纳进小桌板里的屏幕在座椅靠背上。
没错,在极氪7X的发布会上我们听到了聪聪那句自信的 “重新定义纯电SUV”,
其实翻译翻译,就是“我们整了个前无古人的花活”嘛。
这一类的产品思维其实随处可见,
比如在30w价位装三个电机,便可实现“重新定义GT超跑”
再比如在20w的车上标配后轮转向,便可实现“重新定义智能底盘”。
那么这些花活整完了效果如何呢?
还不错,但估摸着硬不了太久……
因为花活层出不穷,总有更刺激、更莫名其妙的花活等着大家。
看多了,没了鲜味儿,便会更期待下一家能整出怎样的好活。
看到这儿,你是不是产生了一种“消费者不识货,消费者是喂不饱的狼”般的感慨?
哎!别急,让我们把思路往前倒一倒。
定义“Model Y”杀手的第一步——“和Y高度对标,配置高一点,价格第一点”
真的已经实现了吗?
不不不!问题就出在这里!
那几款号称Model Y杀手的车啊,你们的工信部登记的能耗数据,低于Y车了吗?
没有!!
你们是怎么实现比特斯拉更长的续航的?
堆电池!!
看看特斯拉的销售们是怎么介绍这款车的:
“以天才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打造”,
“我们的车线束长度只有100米,国产车起码5000米!”,
“买特斯拉是花钱买科技,买国产车是花钱买装修”。
在特斯拉最自豪的领域,为什么常年来都没有人去正面挑战他,击溃他?
正因为打不赢,所以才玩的错位竞争啊……
堆配置不是良心的体现,而是避其锋芒的策略。
那么问题来了,特斯拉在那么早的时候为何会决定要做一款“线束只有100米长”的车呢?
他们在规划这款产品的时候,有想过这会是一盘“振聋发聩的营销硬菜”?
很显然,并没有。
他们只是在做一款符合他们理解中的“下个时代汽车”形态的产品。
这些先进的吹点,不过是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一不小心的意外收获。
“原来汽车的线束可以这么短啊!”
这吹出来,谁人不震惊?
所以……我其实是想表达只要在正面挫败特斯拉,就能赢吗?
不,还不够。
因为这个世界是非常吃“先发者优势”的,特斯拉已经占据了完全的天时;
它的地位,等同于“现代电动汽车再造之祖师”。
要赢特斯拉,就一定要比它更强!
我们的本土品牌占了什么?
占了地利,还占了后发优势。
我们更懂自己的消费者——悬架可以更舒适,NVH可以更好,空间可以更大,智舱可以更聪明,智驾可以落地即用,音响可以更动听。
我们更有时间打磨技术——线束可以比Y更轻30%,更长更宽但车重可以比Y更轻,风阻可以做到120km/h下的中型SUV全球第一,城区电耗可以低至9字头。
够了吗?
不够!
再添一点料,加入蔚家独门秘技——换电大法。
胜过加油的综合补能体系,近乎无限的电池质保体系,15w入场的丝滑消费升级。
这林林总总的优点早已深深地刻入了换电站前围观群众的脑海之中。
强大,无需多言,下自成蹊……
*后记:
我盛赞乐道为“不堆配置的强者”,并不是在否定配置的美妙,
舒适豪华的配置理论上肯定是越丰富越好。
但配置从来不是零成本,那怕是铁了心送配置亏本卖车,至少这些东西也还是要占用车内空间的吧?
要不也不会出现连夜开会锯冰箱,背刺几位嘴硬KOC的骚操作了。
普通百姓睡两米三的床,亿万富翁就得睡二十三米的床吗?
显然不是!
因为人类的需求是有边界的,配置也是需要消耗精力培养使用习惯的;
在“堆砌琳琅满目的花样配置”和“强大的基本功点缀上恰当的配置”之间,
多数消费者还是会默默地选择后者。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335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