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惯别看,去看美国人的片子去!”吴京这句本该掷地有声的话,如今却成了部分网友用来反击《志愿军:存亡之战》差评的挡箭牌。似乎只要给影片贴上“主旋律”、“抗美援朝”的标签,任何批评都成了“不爱国”、“崇洋媚外”的表现。然而,一部作品的好坏,真的能用如此简单粗暴的方式来评判吗?
平心而论,《志愿军:存亡之战》上映后,票房成绩确实亮眼,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评论区的两极分化。一边是赞扬其恢弘场面、感人情节的“自来水”,另一边则是吐槽其剧情老套、煽情过度、夹带私货的“差评大军”。那么,这部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影片,为何会在观众群体中引发如此大的争议?是观众真的“审美疲劳”了,还是导演在创作中出现了偏差?或许,我们可以从这场“口水战”中,窥探出当下主旋律电影创作所面临的困境与出路。
战争片扎堆,观众真的“审美疲劳”了吗?
近年来,随着国产电影工业的不断发展,战争题材影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战狼2》到《红海行动》,再到《长津湖》系列,每一部都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同时也引发了观众对英雄主义、爱国情怀的热烈讨论。然而,当类似题材的影片越来越多,观众难免会产生“审美疲劳”的感觉。
诚然,每一段历史,每一次战斗,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但如果创作者只是简单地重复着“冲锋陷阵-英勇牺牲-取得胜利”的叙事模式,用千篇一律的人物塑造和价值表达去填充故事框架,观众自然很难再有新鲜感。
《志愿军:存亡之战》中,也不乏被观众诟病为“煽情过度”的桥段。例如,战士们在冲锋陷阵前,齐声呐喊着自己家乡地址的情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他们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牵挂,但在其他战争片中已经屡见不鲜。类似的桥段还有很多,比如战士们分发果子,受伤士兵与亲人诀别等等,这些情节虽然感人,但由于缺乏新意,很难真正触动观众内心深处的情感。
事实上,早在拍摄《志愿军》第一部时,陈凯歌导演就曾回应过“主旋律电影审美疲劳”的问题,并表示“我们一定要找到新的方式,去把电影,拍到观众满意的地步!”然而,从《志愿军:存亡之战》的反响来看,他所做的尝试似乎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
不可否认,影片在视听语言、叙事节奏等方面,相较于以往的战争题材影片,确实有所创新,但其内核依然是观众熟悉的“主旋律”叙事逻辑,即通过展现志愿军战士的英勇无畏和牺牲精神,歌颂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英雄主义气概。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创作方式,或许能够在短期内获得不错的票房成绩,但从长远来看,很难真正赢得观众的认可和共鸣。
“营销号”式宣传,是助推还是“捧杀”?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一部电影的成功与否,除了自身质量过硬外,宣传营销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志愿军:存亡之战》的宣发团队显然深谙此道,从预热到上映,各种海报、预告片、花絮层出不穷,密集轰炸着观众的视觉神经。
然而,细心的观众不难发现,影片的宣传营销,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营销号”式的话语体系:煽动情绪、制造话题、简化问题。例如,在预告片中,充斥着大量战争场面和英雄人物的“高光时刻”,配以慷慨激昂的背景音乐和煽情至极的文案,力图在最短时间内抓住观众的眼球,激发他们的观影欲望。
这种宣传方式,在短期内确实能够起到一定的引流效果,但其弊端也显而易见。首先,它容易造成观众对影片内容的误解,将一部原本应该严肃、深刻的作品,娱乐化、肤浅化。其次,过度依赖“营销号”式宣传,会降低观众对影片本身的期待值,一旦影片内容与宣传不符,便会产生强烈的落差感,进而引发负面评价。
《志愿军:存亡之战》的遭遇,或许可以给所有主旋律电影创作者敲响警钟:营销宣传固然重要,但切忌本末倒置。与其花费大量精力在“包装”上,不如静下心来打磨剧本,用心雕琢人物,用真情实感去打动观众。毕竟,只有内容过硬的作品,才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才能真正留在观众心中。
陈飞宇的角色,是“关系户”还是“剧情需要”?
除了“审美疲劳”和“营销过度”外,《志愿军:存亡之战》中,陈飞宇的角色也成了观众争议的焦点。一些观众认为,陈飞宇作为导演陈凯歌的儿子,在影片中戏份过多、人物形象过于突出,甚至有“强行加戏”的嫌疑。
客观地说,陈飞宇在影片中的表演可圈可点,但其所饰演的角色,在剧情中的作用和意义,确实值得商榷。有观众指出,陈飞宇的角色在第一部中就已“命悬一线”,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并在第二部中继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种“主角光环”式的设定,难免会让观众质疑导演的创作动机。
更重要的是,陈飞宇的角色在影片中,似乎承担着某种“传承”的意义,他所代表的,不仅是年轻一代的志愿军战士,更是新时代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用心良苦”的安排,反而让角色本身显得有些单薄,缺乏应有的血肉和情感。
事实上,导演在创作过程中,将个人情感和表达融入作品中,无可厚非,但如何把握好“私货”的度,却是一门学问。如果导演过于沉溺于个人表达,而忽略了作品本身的叙事逻辑和人物关系,就很容易陷入“自嗨”的怪圈,最终导致作品与观众之间产生隔阂。
主旋律电影,如何才能既叫好又叫座?
《志愿军:存亡之战》所引发的争议,折射出当下主旋律电影创作所面临的困境:如何在保证意识形态正确性的前提下,拍出既能引发观众情感共鸣,又能经得起市场检验的优秀作品?
首先,主旋律电影应该打破“脸谱化”的创作模式,塑造更加真实、立体、丰满的人物形象。志愿军战士也是普通人,他们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对家乡的思念,对亲人的牵挂。只有将这些情感融入到角色塑造中,才能让观众感受到人物的温度和力量,才能引发情感共鸣。
其次,主旋律电影应该在叙事方式和视听语言上大胆创新,用更加年轻化、多元化的方式去讲述中国故事。战争场面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展现战争背后的故事,展现人性的光辉和精神的力量。可以尝试借鉴一些商业类型片的叙事技巧,例如悬疑、爱情、喜剧等元素,让主旋律电影更具观赏性和娱乐性。
最后,主旋律电影应该回归创作的初心,用真情实感去打动观众,而不是一味地追求票房和话题度。一部好的电影,应该像一面镜子,照见时代,也照见人心。只有创作者怀着真诚的态度去创作,才能拍出真正有温度、有力量的作品。
结语:观众的心声,是鞭策也是方向
《志愿军:存亡之战》的口碑两极分化,看似是一场“口水战”,实则是观众对主旋律电影的一次“集体反思”。观众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说教和煽情,他们期待看到更加真实、多元、有深度的作品。
对于主旋律电影创作者而言,观众的批评和质疑,既是鞭策也是方向。只有正视问题,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才能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才能让主旋律电影真正走进观众心中,引发情感共鸣,传递精神力量。
观众的心声,就是主旋律电影最好的“剧本”。只有认真倾听观众的声音,才能找到主旋律电影的“流量密码”,才能创作出既叫好又叫座的精品力作。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323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