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力、洞察力、关联力、决断力、学习力、心理定力,“六力合一”,打造企业家卓越的战略指导能力
陈升
卓越的战略指导能力,是检验企业家是否是一位真正合格企业家的重要标志。
因为,所有真正的企业家都是战略家。
真正的企业家与平庸的企业家一个重要的区别是,不片面地强调执行力,不将执行力当作战略力缺失的“遮羞布”。
真正的企业家强调“战略势能”,强调“求之于势,而不责之于人”。
真正的企业家,都懂得如何营造“战略势能”,并从“战略势能”中打造出滚滚的“战术动能”来。
真正的企业家懂得,对团队最好的激励方式不仅仅是金钱,而是“打胜仗”和“持续打胜仗”的成就感。
真正的企业家所拥有的卓越战略指导能力能培养吗?
答案是,当然能培养。
真正企业家的卓越战略指导能力,是怎么构成的呢?
答案是六大能力。
今天,陈升老师就将这五大能力进行详细解读,并就如何学习形成这六种能力给大家提出相关建议。
01
企业的死亡与人的死亡有着惊人相似
当一个活蹦乱跳的人,突然被检查出身患癌症,并且是晚期的时候,他会有什么反应呢?
首先是否认。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这不会是事实,一定是医生误诊,检查结果出了问题。
然后是愤怒。
凭什么?上天为什么对我如此不公?
我不喝酒、不吸烟、不打牌、不发脾气,我身上没有任何不良习惯。
然后是逐渐妥协,准备接受医生的建议和治疗。
最后,是在无奈中接受和承认这样的事实。
其实,企业的死亡也是如此。
没有人会相信,自己今天还盈利状况良好的企业,明天就与失败,只有百步之遥。
02
企业战略失效十步曲
那么,企业是如何因为战略失效,而一步步走向死亡之谷的呢?
(1)初次面临市场盈利压力时,没有意识到是战略问题;
(2)出于本能,他们第一反应是更加努力;
(3)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虽然他们完全走在错误的方向上,但短期内还会得到不错的效果;
(4)这样的结果具有强大的迷惑性,使企业误以为当前企业战略没有问题,蒙蔽的双眼,使他们看不到战略变革的必要性;
(5)当继续的努力不解决问题时,便从日常的开支下手,缩减经费,严格企业打卡制度等管理措施;
(6)随着问题不断恶化,他们选择重组,努力提高做错事的效率;
(7)随着压力日增,一些企业在账目上开始做文章、造假;
(8)必须出现一个能够力挽狂澜的人扭转局面,否则企业死亡;
(9)问题终于暴露,股东当头一棒,很多高管丢掉饭碗,大批无辜的员工失业;
(10)新团队上任,大手笔做财务核销,为今后的损益管理腾出空间,这带来戏剧性复苏假象。
这就是我们时常所说的:
用战术的勤奋,弥补不了战略的懒惰。
再高明的战术,也不能拯救愚蠢的战略。
相反,正如美国营销学家里斯所说:
如果你有正确的战略,即使在战术上犯很多错误,你仍然能够成功。
优秀的战略允许有一般质量的战术。
但是,如果你采取的是一个错误的战略,即使你是一个战术天才仍然会失败。
03
战略指导能力之一:预见力
企业的死亡和衰败,不是一夜之间的事,而是一定有一个“温水煮青蛙”的过程。
在这个走向死亡和衰败的过程中,一个显著的特征是:
短视。
由于短视,所以急功近利。
由于短视,所以缺乏忧患意识。
由于短视,所以缺乏战略预见。
其实,所谓的忧患意识和居安思危,恰恰是来自于对未来可能遇到的风险的战略预见。
对于战略预见能力的重要性的论述,没有人能比得上教员,就像在战略家这个特殊的行业里,教员一直遥遥领先,从未被超越过一样,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教员说:
坐在指挥台上,如果什么也看不见,就不能叫领导。
坐在指挥台上,只看见地平线上已经出现的大量的普遍的东西,那是平平常常的,也不能算领导。
只有当着还没有出现大量的明显的东西的时候,当桅杆顶刚刚露出的时候,就能看出这是要发展成为大量的普遍的东西,并能掌握住它,这才叫领导。
没有预见就没有领导,没有领导就没有胜利,没有预见就没有一切。
既然,战略预见这么重要,战略预见力是战略指导能力的第一能力,那么如何培养自己的战略预见能力呢?
在这里,陈升老师给大家提供战略预见的26条建议:
(1)未来已来,只是不均匀分布;
(2)历史的发展,有着的惊人相似的一面,人性不变,人所犯的错误在不断重复;
(3)跳出地球看月球;
(4)历史发展是大抛物线,历史发展从来不会拐急弯,看不清未来,要么是站的太低,要么是不用心;
(6)要像一位老船长,一只眼看着远方,一只眼盯着船头;
(7)永远保持一颗好奇心,像小孩子一样问为什么?
(8)凡是看得懂的都是过去的,凡是看不懂的都是未来的;
(10)战略机遇永远在你现有的视野之外;
(11)勇于承认自己的无知;
(12)比别人更早地看到未来,是为了提早做好准备;
(13)挫折和失败是一定要到来的,如果你到现在还没遇到大的挫折和失败,只能说明你遇到的概率在迅速增大;
(14)企业最顺利的时候,就是最危险的时候;
(15)只有立足最坏,才能争取最好;
(16)对于老手而言,根本没有突发事件一说,一切都在预料之中;
(17)对于未来预见的越清晰,你就越有可能做正确的事情;
(18)执因果而看历史,从事物的过去与现在看未来;
(19)神奇的预言是神话,科学的预言是事实;
(20)打败自己的,从来不是对手,自身漏洞才是失败的根源;
(21)预见是一种能力,但更是一种意识;
(22)相对于未来之“来”,过去之“去”才是大时空空;
(23)大时空中藏着大规律,小时空中藏着小规律,小规律服从大规律,小道理服从大道理;
(24)预见未来,是为了提前布局;
(25)任何时候,都要有PLAN B和PLAN C。
(26)任何时候,都要保留一支战略预备队。
04
战略指导能力之二:洞察力
洞察力,是战略指导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洞察力有多重要?
电影《教父》中说:
一个人一秒钟就能看透事物的本质,和一辈子都看不透事物的本质,他们的命运是会截然不同的。
那么,什么是洞察力?
所谓洞察力,就是迅速透过事物表象,抓住事物本质以及本质和本质之间联系的能力。
可以说,没有洞察力就没有战略力。
曾经有很多人提出疑问:
为什么非职业军人出身的教员,一出手就是战略高手,个中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就在于,教员早在湖南一师读书的时候,就炼就了一双火眼金睛,拥有强烈的洞察能力。
有一个案例,最能体现师范生时期的教员,其洞察力有多么强大:
那就是教员率领300人手持木枪的学生军,缴了3000人北洋军阀正规军的枪械的真实故事。
1917年11月18日,由株洲、湘潭一带向长沙溃退的北洋军第八师王汝贤的部队3000多人,在湖南一师南侧猴子石一带徘徊。
因为不知桂军谭浩明的部队是否已经进入长沙,因而不敢贸然进入长沙,并在猴子石附近骚扰居民。
消息传来,湖南一师全校顿时陷入一片惊慌之中。
但此时的教员却镇定自若。
当他详细了解了北洋军阀溃军饥饿疲惫、惊慌失措、已经丧失战斗力,并且不知道长沙城内虚实的时候,教员断定完全可以通过唱一出“空城计”,智缴这些北洋溃军的枪械,不战而屈人之兵。
于是,教员将几百名受过军训的学生志愿军分成三队,手持木枪,部署在猴子石附近的几个山头上,同时联络附近的警察所,让一部分手持真枪的警察埋伏在志愿军的前列。
傍晚时分,当北洋溃军进入教员布下的“口袋阵”时,教员当机立断,下令警察开枪,而学生志愿军则大放鞭炮,并一起大声喊道“傅良佐跑了,桂军已经进城,缴枪没事”。
本来就惊慌失措的北洋溃军,此时更是吓破了胆,只好放弃抵抗。
随后,教员又派人交涉,将溃兵引到一师前坪,全部缴枪后,由商会出钱遣散,长沙和湖南一师由此免去一场兵难。
事后,同学邹蕴真问他,万一当时溃兵开枪还击,岂不危哉?
教员分析说:
败军若有意劫城,当夜必将发动,否则,必是疲惫胆虚,不敢通过长沙北归,只得困守于此,故知一呼必从,情势然也。
这就是教员的洞察力。
但教员的洞察力不是凭空猜测,而是在详细研究对手基础上而作出的科学的推断。
那么,教员是如何进行科学推断的呢?
那就是:
通过行为观察内心,通过外在判断内在。
人的外在行为和人的内心心理有必然的联系。
一支几千人的正规军,临到城前应该攻而不敢攻,应该进而不敢进,这种外在行为的反常,表明了他们内在心理的心虚、恐惧,实际上是一支失去了战斗力的乌合之众而已。
北洋军阀溃军不敢进、不能退、狐疑不定、逡巡徘徊的反常行为,本质上是“心败”。
正是基于这样强大的洞察力,教员才智唱空城计,兵不血刃,不战而屈人之兵,达到了通过“心胜”实现“完胜”的战略目标。
由此也看出此时的教员已经不是个普通的师范生,而是一个拥有高水平战略指导能力的高级指挥员。
《兵法》云: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正是因为拥有强大的洞察力,教员一生总是能做到知彼知己,战胜了无数形形色色的强大的敌人,成为世界上既有军事理论,又有军事实践的最为伟大的军事统帅。
而率领300手持木枪的学生军,不战而屈人之兵,使3000人北洋军阀正规军自动缴械投降,这才是教员一生战争伟业的真正开端。
那么如何才能培养自己强大的洞察力?
(1)不要被现象所迷惑,反复追问,是这样吗?真的是这样吗?为什么会这样?
(2)反向思考,假如我不这样,那会有什么后果?那会有哪些可能的后果?
(3)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思考问题,假如我做出这样一个决策,对我周边的世界会产生哪些影响?对我的未来会产生哪些影响?
(4)利害关系,我的决策和行为,对别人会带来哪些利益和威胁?别人会如何反应?采取哪些应对和反击的措施?
(5)替代性,我和我的企业的价值会被替代吗?谁将会替代我?怎么替代?
(6)一个新事物和新技术、新模式,对我有影响吗?会产生哪些影响?什么时候产生影响?
(7)向历史学习,阳光下没有新鲜的事物,历史的发展有着惊人相似的一面。
(8)5000年历史,什么都在改变,唯一不变的是人性。
(9)打破先入为主,像幼儿一样保持好奇心,多问为什么?
(10)培养关系思维,不断训练自己从貌似毫不相关的事物中找到关系的能力。
(11)善于总结,在总结经验和教训中磨砺自己的认知。
(12)善于多维度和多角度去思考问题,维度和角度是完全不同的,角度是平面的不同视角,维度是剥洋葱,是一刀下去的洋葱的不同层次的横截面。
(13)从大时空中寻找答案,小时空中是小规律,大时空中是大规律,大道理管着小道理。
(14)打破片面的深刻和全面的浅薄的怪圈。
05
战略指导能力之三:关联力
什么是关联能力?
关联能力,就是通观全局的能力。
什么是通观全局?
教员说:
战略问题是研究战争全局的规律的东西。
只要有战争,就有战争的全局。
世界可以是战争的一全局,一国可以是战争的一全局,一个独立的游击区、一个大的独立的作战方面,也可以是战争的一全局。
凡属带有要照顾各方面和各阶段的性质的,都是战争的全局。
各方面,讲的是空间关系,也就是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的关系。
各阶段,讲的是时间的关系,也就是过程与阶段的关系,阶段和阶段的关系。
处理好这些关系的能力,就是关联的能力。
那么,如何学习全局思维和关联能力?
(1)从时间的坐标轴上判断,我处在一个什么阶段,这个阶段有什么主要特征?
这些主要特征,将决定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
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将决定你的主攻方向。
主攻方向,将决定你的方针策略。
(2)从空间的坐标轴上判断,我处于整体中的什么样的局部地位?
因为整体由局部构成,但局部的地位是不平等的。
如华为将自己比作“二战”中一架平安落地的被打的千疮百孔的飞机。
但作为整体中重要部分的发动机和翅翼尚能发挥作用,所以尽管被打的千疮百孔,但依然平安落地。
(3)我需要舍弃什么?争取什么?才能改变我的局部地位?
舍弃和争取,都是为了战略全局的胜利。
不懂得舍弃和争取,那一定是战略小白。
(4)如果我想离开现在的全局,进入另一个新的更高维度的全局,我如何才能看清比目前所处全局更高的那个全局?
想大,想远,想高,想深。
非如此,你无法进入一个更高维度的全局。
因为我目前所处全局和我想进入的另一个新更高维度的全局,都隶属于另一个还要更高层级、更高维度的全局,都是这个更高层级、更高维度全局的局部。
如此,你需要看透三个维度的全局:
现在的全局;
我想进入的全局;
比这两个全局还要高的全局。
就像教员分析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中国红色政权的存在,第一个维度;
军阀混战,第二个维度;
军阀混战背后的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斗争,第三个维度。
(5)在看透三个层级、三个维度的“全局”的基础上确定:
我需要放弃什么?
我需要投入什么?
我需要争取什么?
我需要创造什么?
我需要改造什么?
我需要采取哪些步骤?
如此,你才能脱离作为更高层级全局的局部,进入新的更高层级的高维全局。
你才能打破约束和限制,
你才能实现战略突破,
你才能胜利。
06
战略指导能力之四:决断力
所谓决断力,就是教员所说的“见事早”、“得计早”和“见事迟”、“得计迟”的问题。
战略家都是历史家,为什么?
因为:
历史中藏着未来,
历史中藏着规律,
历史中藏着变化,
历史中藏着人性,
历史中藏着成败。
作为伟大的战略家,教员一生酷爱阅读各种历史书籍,仅《资治通鉴》就读了17遍,一部《二十四史》,教员圈圈点点,不仅通读,而且一些重点篇章更是反复阅读,不仅自己阅读,而且要求党的高级干部阅读。
教员学习历史不是为学习而学习,而是结合现实和工作实际,从历史人物的正反得失成败中,寻求解决现实和未来问题的战略方法论,把历史作为教育干部的教材。
针对于袁绍这个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教员1959年3月2日,在郑州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
袁绍这个人多端寡要,多谋难断,见事迟,得计迟。
慢了,得出一个方针就处于被动。
1959年6月,教员在同《人民日报》负责人吴冷西谈话时说:
要反对多端寡要,没有要点,言不及义。要一下子看到问题所在。
曹操批评袁绍,“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没有头脑。还批评袁绍有其他缺点,兵多而分工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地虽广,粮虽多,完全可以为我所用。
学习教员对历史人物袁绍的评价,对我们有如下启发:
第一,见事要早。
所谓“见事早”,就是凡事要有战略预见性。
教员曾说,所谓预见就是预先看到事物发展的前途趋势。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事物的前途趋势没有正确的预见和把握,就不会有正确的战略判断,就会产生战略误判,就会因为战略误判而导致失败。
针对辽沈战役中国民党的失败,教员就曾说,蒋介石的毛病就是“见事迟”,对于我军攻占锦州,对东北国民党军队实施“关门打狗”的战略缺乏前瞻头脑,不能及早将东北的国民党军队撤到华北,以至于全军覆没。
第二,得计要早。
作为领导干部,仅仅见事要早是不够的,同时要在“见事早”的基础上“得计要早”。
所谓“得计要早”,就是要在准确战略预见的基础上,迅速制定出对策和策略,并及时将之付诸于行动。
在这里我们再讲一讲“平津战役”。
辽沈战役后,为了拖住傅作义集团,不让其东撤西逃,教员命令东北野战军提前秘密入关,与华北部队协同,对张家口、新保安、南口诸敌“围而不打”,对平、津、通县诸敌“隔而不围”,此后按照“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策略,在逐次解决新保安、张家口、天津的敌人后,兵不血刃,迫使北平的傅作义接受了和平改编,创造了解决敌人的“北平模式”。
由此看出,蒋介石不仅是“见事迟”,而且“得计也迟”,其原因在于总是对自己估计过高,而对对手估计过低。
第三,看事要透。
将“三大”战役统筹考虑,相互配合协同,是教员的战略要义所在。
所以,东北战场要“关门打狗”,勿使敌人西撤华北;平津战场,“围而不打”、“隔而不围”,勿使敌军东撤西逃;淮海战场“吃一个”、“夹一个”、“看一个”,勿使敌人南撤。
但蒋介石总是抓不住问题的要害。
尤其是在平津战役中,蒋介石有“三大”致命的误判:
一是认为东北野战军不可能迅速入关;二是东北野战军入关后没有立即包围北平,认为是我军兵力不够;三是淮海战场缓期歼灭杜聿明集团,不知道是教员有意安排的两个战场的战略策应,从而下不了果断从海上撤走平津塘兵力的决心。
总之,见事早,得计早,看事透,是领导干部的必备素质,只有见事早,得计早,看事透,才能够预见形势、明察要点、当机立断,避免犯像袁绍和蒋介石那样的错误。
此外,学习战略决断力,还必须要具备“立足最坏、争取最坏”的战略意识。
教员教导我们,不为胜利而努力做准备,就是准备失败。
教员有一句名言:
不打无准备之战,不打无把握之战。
在战争中,不可浪打。
我们在许多时候失败,并不是事情一定不可行,而是我们准备不足。
所有事情的成功都是有条件的,而这个条件是需要我们经过精心的准备创造出来的。
针对于准备的重要性,教员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说:
对于敌人的一次有计划的“围剿”,如果我们没有必要的和充分的准备,必然陷入被动地位。
临时仓卒应战,胜利的把握是没有的。因此,在和敌人准备“围剿”同时,进行我们的反“围剿”的准备,实有完全的必要。
对于战争是如此,对于商业竞争也是如此,你不做准备,但你的对手在做准备。
近年来,关于在美国极限打压下,华为通过核心技术的突破,成功打破美国制裁,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华为为何能够以一个企业挑战美国一个国家的打压?
原因在于很多年之前,华为就在做准备,准备在山顶和美国进行面对面的竞争。
为此,他们做了“备胎计划”。
正是“备胎计划”,使华为提前做好准备,提前进行研发部署,提前进行技术储备,所以才有了应对打压的底气、骨气、实力和胜利。
所以,教员又说,历史的经验证明:
要图痛快,就不痛快;
准备了麻烦,麻烦就少。
世界上的事,大体上都是这样。
我们读书也是如此,只有平时努力学习,做足功课和准备,我们在考试的时候才有取得好成绩的把握,否则就是撞大运。
我们在做科技研发的时候也是如此,我们既要考虑到这样的研发路线,也要考虑到其他可能的研发路线。
真正的研发突破,很可能来自于侧面的突破,而不是原定计划的正面的突破。
学习教员的不打无准备之战、不打无把握之战的战略思想,对我们有如下启发:
第一,你不准备,就意味着你帮助竞争对手准备,要知道你的竞争对手是在认真准备的。
第二,做准备,要做多手准备,多手准备就是针对多种可能性的准备,要努力将好的可能性转变为好的现实性,要将坏的可行性阻止其发生。
第三,准备是一种系统的思考和计划,没有经过系统思考的计划,不是真正的准备,也无法应对可能到来的困难和挑战。
第四,做好准备,至少要有三套方案,即最坏的情况,最坏的情况,不好不坏的情况,围绕这三种情况去创造条件,努力争取最好的情况,极力避免最坏的情况。
第五,做好充分准备最大的敌人是侥幸心理,正如教员说,你准备好了敌人可能不来,你不准备敌人一定会来。
总之,不为胜利而努力做准备,就是准备失败。
07
战略指导能力之五:学习力
作为一个战略家,必须要有强大的学习能力。
为什么?
因为教员说,战争的规律是发展的。
既然战争的规律是发展的,那么作为战争指导能力的规律也是发展的。
因此,没有强大的学习能力,或者你学习的速度慢于外部环境变化的速度,你对企业发展的指导,必然是刻舟求剑,从而导致企业要么丧失发展的机会窗,要么导致企业的失败。
教员是一个具有超强学习能力的人,教员一生读了多少书?
据教员晚年专职图书服务管理员、中共中央办公厅老干部局原局长徐中远介绍说,教员一生大约读了10万册书。
如果我们以一个人能活百年计,10万册书需要我们每天读3本书。
教员不仅自己具有超强的学习能力,而且时时要求和提醒我党和军队的干部要重视学习,要通过“学有所得”、“得而能用”、“用而生巧”,通过“学—得—用—巧”的方式,来解决中国革命战争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在写于1936年12月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教员曾对学习,尤其是对战略的学习有过精彩的论述。
教员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四节《重要的问题在善于学习》中说:
为什么要组织红军?因为要使用它去战胜敌人。
为什么要学习战争规律?因为要使用这些规律于战争。
学习不是为学习而学习,“书呆子”式的学习和“教条主义”式的学习,是教员从来反对的。
学习,无论是学习“过去流血的经验”,还是学习“苏联的战争经验”,还是学习“北伐战争的经验”,都应当是为着解决解决中国革命战争的现实问题,都应该“着眼其特点和着眼其发展”,反对战争问题上的机械论。
学习,尤其是围绕着解决现实问题的学习,不是那么容易的。
对此,教员说:学习不是容易的事情,使用更加不容易。
战争的学问拿在讲堂上,或在书本中,很多人尽管讲得一样头头是道,打起仗来却有胜负之分。
为了培养“在战争过程中一般地打胜仗的勇敢而明智的将军——智勇双全的将军”,教员提出了各种重要的学习战略的方法。
要求学习的时候要用这些方法,使用的时候也要用这些方法。
首先是熟识敌我双方各方面的情况,找出其行动的规律,并且应用这些规律于自己的行动。
教员这段话,对于我们制定企业战略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许多企业在战略制定的优劣势分析的时候,很少有能在客观分析自己的基础上,深刻地分析对手的。
对自己的优劣势分析是粗枝大叶,对对手的分析也是一知半解,如此怎么能够像教员说的那样,“找出其行动的规律,并且应用这些规律于自己的行动”呢?
多年来,在指导企业进行战略研究和战略方案制定的时候,我极其反对企业对那些所谓的西方企业战略教科书“战略分析”和“战略制定”的“洋八股”,洋洋洒洒几万字甚至十几万字,并没有找出基于“熟识敌我双方各方面”的——“行动的规律”。
而战略分析和战略制定的任务,恰恰是要求我们找出竞争对手和我们自己“行动的规律”——竞争的规律。
其实一旦明白了“竞争的规律”,“应用这些规律于自己的行动”,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第二,战略的认识既存在于军事计划建立之前,也存在于军事计划建立之后。
毛泽东说,指挥员的正确的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的和必要的侦察,和对于各种侦察材料的联贯起来的思索。
指挥员使用一切可能的和必要的侦察手段,将侦察得来的敌方情况的各种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索,然后将自己方面的情况加上去,研究双方的对比和相互的关系,因而构成判断,定下决心,作出计划,——这是军事家在作出每一个战略、战役或战斗的计划之前的一个整个的认识情况的过程。
竞争既是“物质实力”的“对抗”,也是“指导能力”的对抗,还是“信息对称”的对抗。
建立在“信息对称”基础上的卓越的“指导能力”,不仅完全可以弥补“物质实力”的不足,而且可以而且必须形成战略上的“巧实力”,以此实现“以弱胜强”,并打赢“非对称竞争”或者是“非对称性战争”。
军事计划建立之前的“战略的认识”,是“战略认识”的“第一个阶段”;军事计划建立之后的“战略的认识”,是“战略认识”的“第二个阶段”。
教员说,当执行某一计划时,从开始执行起,到战局终结止,这是又一个认识情况的过程,即实行的过程。
此时,第一个过程中的东西是否符合于实况,需要重新加以检查。
如果计划和情况不符合,或者不完全符合,就必须依照新的认识,构成新的判断,定下新的决心,把已定计划加以改变,使之适合于新的情况。
部分地改变的事差不多每一作战都是有的,全部地改变的事也是间或有的。
鲁莽家不知改变,或不愿改变,只是一味盲干,结果又非碰壁不可。
第三,吸收那些用得着的东西,拒绝那些用不着的东西,增加那些自己所特有的东西。
学习,学习,学习,学习贵在“学以致用”。
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妙在“活学活用”。
一切带原则性的军事规律,或军事理论,都是前人或今人做的关于过去战争经验的总结。
但是,教员又教导我们,战争的规律是发展的,学习前人和别人“流血的经验 ”,必须要与“自己的流血的经验”相结合。
这些过去的战争所留给我们的血的教训,应该着重地学习它。这是一件事。
然而还有一件事,即是从自己经验中考证这些结论,吸收那些用得着的东西,拒绝那些用不着的东西,增加那些自己所特有的东西。
这后一件事是十分重要的,不这样做,我们就不能指导战争。
“吸收那些用得着的东西”。在浩瀚灿烂的文明中,尤其是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们只能“吸收那些用得着的东西”,拒绝被“信息垃圾”所左右,从而掉入“垃圾信息”的海洋,相反对真正“有用的”信息却丢弃了。
“拒绝那些用不着的东西”。人性的弱点恰如一个家庭的房屋,有太多的东西,明明是用不着,但却舍不得丢弃。
其实,从人性的角度而言,学会“忘记”和“丢弃”,远比学会“记忆”和“拥有”而艰难的多。
“增加那些自己所特有的东西”。特殊、特别、特点、特征、特色、特长、特效,凡是与“特”有关的东西,都是“稀缺”的东西。
要不然,美国著名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一再强调战略就是“差异化”和战略就是“与众不同”。
“增加那些自己所特有的东西”,要求我们既要尊重前人和别人“流血的经验”,更要尊重“自己流血的经验”。
但是,要想做到尊重“自己流血的经验”,学会和善于“总结”,是“增加那些自己所特有的东西”的必修课。
第四,从战争中学习战争。
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使用之所以是更重要的学习,原因在于我们所有的理论学习,最终是为了实践,最终也必须在实践中进行检验、修正、升华和提高。
所以,教员语重心长地地强调:
从战争学习战争——这是我们的主要方法。
革命战争是民众的事,常常不是先学好了再干,而是干起来再学习,干就是学习。
从“老百姓”到军人之间有一个距离,但不是万里长城,而是可以迅速地消灭的,干革命,干战争,就是消灭这个距离的方法。
说学习和使用不容易,是说学得彻底,用得纯熟不容易。
说老百姓很快可以变成军人,是说此门并不难入。
把二者总合起来,用得着中国一句老话: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总之,战略一个极为重要的特征是“创新”,由此要求我们战略的制定者和实施者,必须善于“学习”。
只要我们坚持“学有所得”、“得而能用”、“用而生巧”,我们就一定会通过“学—得—用—巧”的方式,成为教员所要求的“勇敢而明智的将军——智勇双全的将军”。
09
心理定力
心理定力,其实是上述五大能力综合的结果,也就是教员所说的“看得透”,“拿得定”。
只有“看得透”,你才能“拿得定”,既然凡事“看得透”、“拿得定”,也就不存在什么定力的问题。
但是,针对很多人建议陈老师写一写战略定力的问题,在这里不妨再多费点笔墨。
战略定力的来源,无非是两点,一是强大的内心世界,二是解决好不确定问题。
强大的内心世界,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像王阳明说的那样,在事上磨。
在如何修炼自己强大的内心世界上,教员在湖南一师读书时的方法,就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宋代苏洵在论将的时候说: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苏洵话的意思是,作为领军将帅必须要有强大的内心世界,必须要处变不惊,必须要遇事不乱,如此才能保持冷静而清醒的头脑,准确地判断和利用敌情和敌形,从而战胜敌人。
同样的话,明代王守仁也曾说过:
吾心不动,随机而动。
因此,如何炼就和拥有强大的内心世界,是成为一个合格将帅的重要前提,也是一个战略家必须具备的要素特质。
这种精神特质,有先天的因素,但更多是来自于后天的锻炼和磨砺。
作为伟大的战略家,教员在湖南一师作为一个师范生时,就通过自我磨砺从而拥有了这种精神特质和素质能力。
首先,教员喜欢在极端的自然环境下,锻炼自己强大的内心世界:
在一个夏日的晚上,长沙夜空电闪雷鸣,狂风大作,大雨倾盆,教员独自一人登上岳麓山顶后,来到蔡和森家。
蔡和森母亲见状大为惊讶,问他为什么?
教员平静地说:
这是为了体会《书经》上说的“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的感觉,并且锻炼自己的胆量。
还有就是教员喜欢通过野外露营锻炼自己的胆量。
他经常邀集同学到一师后山的君子亭、岳麓山爱晚亭、白鹤泉、橘子洲头等地野外露宿。
在野外露宿的时候,他们还刻意拉开很长距离,来锻炼自己不恐惧的胆量。
其次,为了锻炼自己的意志力,他身无分文游学,读“无字天书”:
比如,1916年暑假,他和蔡和森,各带一把雨伞,一条毛巾,一个挎包,脚穿一双草鞋,历时一个多月,身无分文,徒步游历了浏阳、湘阴、岳阳等地。
为了生存,遇到机关、学校、商店,就给人作一幅对联,换取别人一顿饭或几个小钱。在实在没有饭吃,找不到住宿的地方时,他们就在野外露宿,采摘野果充饥。
这样的游学教员进行了多次。
后来,在延安和斯诺谈话时,教员还不无感慨地说,那些经历锻炼了他的精神意志和体魄,对走过长征那段艰难历程有过很大帮助。
再次是闹市读书,炼就自己的定力。
为了养成能在各种喧闹环境中专心致志读书,不为外部环境所扰的能力,教员有意到人来人往、环境嘈杂的城门口等地读书。
由此练就了强大的,不为外物所牵的内在定力。
面对各种艰难困苦,不恐惧、不畏缩、不心乱,是作为一个将帅的基本素质要求,只有拥有这种素质,才能拥有临危不惧、高度冷静的战略指导能力。
而这种职业战略家的能力,教员却在是一个师范生的时候就具备了。
所以,金一南说,作为领导者,你的相关能力必须在你成为领导者之前就要修炼而成,否则,当你坐到领导者位置上的时候,你就没有时间去学习了。
针对于不确定性问题,陈升老师需要说的是:
不确定性,是战略家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天堂。
无论是战争还是竞争,战争和竞争的双方都会极力搜集对方的信息,而极力隐蔽自己的信息,由此导致的信息不对称带来战争和竞争的不确定。
对于平庸的战争或竞争的指导者来说,他们视不确定为畏途;但是对于战略家和高水平的指导者来说,不确定是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解决战争和竞争问题的天堂。
为什么不确定会成为高手的天堂?
因为越是面对不确定,越需要高超的战略思维和战略智慧,不确定是“斗智”的战场;而确定条件下的竞争,是“角力”的屠场。
战略的高手不仅会通过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地利用不确定性,使不确定性向有利于我不利于对手的方向发展,而且还会人工地制造出不确定性,使对手在不确定性中因做出错误的决策而失败。
如何向战略高手学习,通过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成功地驾驭不确定性,将不确定性变成自己的确定,从而赢得战争和竞争呢?
第一,研究对手行动的规律并应用于自己的行动。
战争和竞争的双方,无论如何隐蔽自己的信息,但是总草蛇灰线有规律可循。
为此,教员在《论持久战》中说:
我们承认战争现象是较之任何别的社会现象更难捉摸,更少确实性,即更带所谓“盖然性”。
但战争不是神物,仍是世间的一种必然运动,因此,孙子的规律,“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仍是科学的真理。
错误由于对彼己的无知,战争的特性也使人们在许多的场合无法全知彼己,因此产生了战争情况和战争行动的不确实性,产生了错误和失败。
然而不管怎样的战争情况和战争行动,知其大略,知其要点,是可能的。
对此,教员还说:
客观现实的行程将是异常丰富和曲折变化的,谁也不能造出一本中日战争的“流年”来;然而给战争趋势描画一个轮廓,却为战略指导所必需。
所以,尽管描画的东西不能尽合将来的事实,而将为事实所校正,但是为着坚定地有目的地进行持久战的战略指导起见,描画轮廓的事仍然是需要的。
第二,立足于多种可能性做好充分准备。
不确定性不是不可知性,而是多种可能性。
在多种可能性中,首先必须要做好充分准备的可能性,就是最复杂最困难情况的可能性。
好和坏是相对的,是动态的,是变化的,是可以转化的。
所以,1941年5月8日,教员在《关于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总结》中说:
向着最坏的一种可能性作准备是完全必要的,但这不是抛弃好的可能性,而正是为着争取好的可能性并使之变为现实性的一个条件。
为着争取好的可能性并使之变为现实性,1945年5月31日,教员在党的“七大”上的结论中说:
有一个问题要讲清楚,叫做“准备吃亏”。
有些同志希望我讲一些困难,又有些同志希望我讲一点光明。
我看光明多得很,国内民主运动已经兴起,将来更有希望,苏联援助我们,美国、英国的无产阶级将来也还是要帮助我们的,这些都是光明。
但是我们更要准备困难,我下面讲的困难有十七条:
第一条,外国大骂。
第二条,国内大骂。
第三条,准备被他们占去几大块根据地。
第四条,被他们消灭若干万军队。
第五条,伪军欢迎蒋介石。
第六条,爆发内战。
第七条,出了斯科比,中国变成希腊。
第八条,“不承认波兰”。这里是比喻我们得不到承认。
第九条,跑掉、散掉若干万党员。
第十条,党内出现悲观心理、疲劳情绪。
第十一条,天灾流行,赤地千里。
第十二条,经济困难。
第十三条,敌人兵力集中华北。
第十四条,国民党实行暗杀阴谋,暗杀我们的负责同志。
第十五条,党的领导机关发生意见分歧。
第十六条,国际无产阶级长期不援助我们。
第十七条,其他意想不到的事。
正是因为对可能的最为复杂和困难的情况做了充分的准备,所以在抗日战争结束,当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的时候,我们党和军队就有足够的精神的和物质的充分的准备去应对,仅仅用了三年时间就赢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如果没有做这些准备,历史的发展将会遭遇何种挫折是不可想象的。
第三,通过人工地制造不确定性迷惑和战胜对手。
如何人工地制造不确定性,教员在《论持久战》中说:
错觉和不意,可以丧失优势和主动。因而有计划地造成敌人的错觉,给以不意的攻击,是造成优势和夺取主动的方法,而且是重要的方法。
错觉是什么呢?“八公山上,草木皆兵”,是错觉之一例。“声东击西”,是造成敌人错觉之一法。
在优越的民众条件具备,足以封锁消息时,采用各种欺骗敌人的方法,常能有效地陷敌于判断错误和行动错误的苦境,因而丧失其优势和主动。“兵不厌诈”,就是指的这件事情。
什么是不意?就是无准备。优势而无准备,不是真正的优势,也没有主动。
懂得这一点,劣势而有准备之军,常可对敌举行不意的攻势,把优势者打败。我们说运动之敌好打,就是因为敌在不意即无准备中。
这两件事——造成敌人的错觉和出以不意的攻击,即是以战争的不确实性给予敌人,而给自己以尽可能大的确实性,用以争取我之优势和主动,争取我之胜利。
第四,创造条件将不确定的不利方面向对手转化。
不确定有时有利于我,不利于敌;有时有利于敌,不利于我;有时对敌我都不利。
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使不确定有利于我而不利于敌,是战争和竞争指导者的使命。
如教员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说:
退却的军队能够选择自己所欲的有利阵地,使进攻的军队不得不就我范围,这是内线作战的一个优良条件。
弱军要战胜强军,是不能不讲求阵地这个条件的。但是单有这个条件还不够,还要求别的条件和它配合。
首先是人民的条件。再则还要求好打的敌人,例如敌人疲劳了,或者发生了过失,或者该路前进的敌人比较地缺乏战斗力。
这些条件不具备时,虽有优良阵地,也只得置之不顾,继续退却,以就自己所欲的条件。
白区未尝无优良的阵地,但无优良的人民条件。如果其他条件也还未造成或未发现时,红军便不得不向根据地退却。根据地的边缘区和中心区的分别,也大体是如此。
第五,通过动态复盘使不确定逐步获得确定。
关于在战争中的认识,以及随着战争进行认识的不断深化,人的认识的不断调整方面,教员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说:
认识情况的过程,不但存在于军事计划建立之前,而且存在于军事计划建立之后。
当执行某一计划时,从开始执行起,到战局终结止,这是又一个认识情况的过程,即实行的过程。
此时,第一个过程中的东西是否符合于实况,需要重新加以检查。
如果计划和情况不符合,或者不完全符合,就必须依照新的认识,构成新的判断,定下新的决心,把已定计划加以改变,使之适合于新的情况。
部分地改变的事差不多每一作战都是有的,全部地改变的事也是间或有的。鲁莽家不知改变,或不愿改变,只是一味盲干,结果又非碰壁不可。
因此,通过及时的动态复盘,灵活机动地调整自己的军事计划,使自己的主观世界动态地符合客观世界,是应对和解决不确定的有效的办法。
不确定并非完全是一个坏东西。在常人的眼里,它令人焦虑;在战略家的眼里,它充满机遇。越是在充满不确定的世界里,战略家的主观能动性,越是发挥的淋漓尽致,其所取得的战略功效也就越大。
这就是战略思维和战略思想的魅力所在。
10
小结
作为战略家的战略指导能力是综合的,其中,预见力、洞察力、关联力、决断力、学习力、心理定力,是最为重要的六种能力。战略是一门科学,可以通过逻辑思维获得;战略还是一门艺术,可以通过灵感直觉获得;战略更是一门手艺,可以用过学习传承获得。只要拥有了战略指导能力,就可以穿透企业生存发展的种种迷雾,最后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实现企业的突破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结合实际、系统地、更多地学习毛主席的战略战术,可以私信陈升老师,看一看陈升老师的新著《弱胜之道:活学活用毛著战略战术,破解人生事业发展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