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恳请您点击一下“关注”,每日为您推送精彩内容,不要错过哦~
难怪胖东来会火,因为他想颠覆的,从来不是市场规则,而是市场思维。
根据《电商》杂志社2024年4月6日的消息,胖东来掌门人于东来,曾经口出金句。
在这位企业家的眼中,驱使员工对顾客微笑,竟然是作恶,竟然是不道德的。
因为他懂员工,所以对员工没那么多苛求,员工上班时候的心情只要普通就好,没有必要刻意取悦顾客。
1.底层之苦
有的企业试图通过取悦顾客,求得生存之地,但胖东来似乎有意反其道而行之,更在意取悦于员工,把这当作立足之本。
于东来企业设计的理念,对于尊重人性这一条,他极为看重。
压迫员工做自己不想做的事,他觉得不可取,他认为可取的是,通过科学的方法管理企业,既不委屈员工,也不怠慢顾客。
顾客就是上帝,这一理念早已深入人心,但听完于东来的一番话,大家是什么感受呢?
肯定有人觉得他哗众取宠,因为不把顾客当成上帝的企业,可能不会太长久。
企业生存发展咱不懂,但不可否认的是,于东来说出了上千万底层服务员工的心声!
他们被强制要求,微笑面对顾客,时不时还要被人指责、辱骂、投诉,虽然做着正常人的工作,一旦卑微起来,却觉得低人一等。
他们做服务行业,常常是因为身不由己,背靠着妻儿老小,都要张口吃饭,如今的工作不好找,遇到委屈,只能低头忍受。
2.服务人员一定要取悦顾客吗?
一直以来,不少企业将服务质量看得非常重要,不可否认,企业将顾客体验置于高位的时候,能够满足一众顾客的虚荣感,获取顾客的信任。
但为了客户的服务体验,企业的不少员工,又不得不委曲求全,甚至以丢掉部分尊严,为代价,才能换取顾客的满意。
当顾客是上帝这句话,纵横大江南北的时候,无数企业将之奉为圭臬,后来各种服务改善的理念大行其道,才有了微笑服务的现世。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服务从业者能否保持微笑服务,成了检验他们专业能力的一根试金石。
如今时代不同了,越是提倡顾客至上的理念,顾客的虚荣心就越难满足,虽然从业者的服务素质提上去了,但不少顾客却没有跟随时代的脚步,将素质一并提了上去。
有的从业者,在工作的过程中,频繁受到顾客的刁难,但面对职业的束缚,却不敢勇敢地对无理取闹的顾客说不。
因为他们如果遇到顾客的投诉,轻则扣了工资,重则丢了工作被扫地出门,所以为了拿到微薄的生活费,他们只能把委屈咽到肚子里面。
客观来说,企业有意提高自身服务质量,本身没有问题。
但最大的问题是,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一定要以委屈员工为代价吗?
当错在顾客的时候,企业是否可以站在员工身后,为员工遮风挡雨呢?
哪怕不能为员工遮风挡雨,适时地为员工发一下声,可以吗?
有的企业,的确可以做到这样,但有的企业却很难做到。
我也曾做过底层的服务人员,曾经有同事因为受到顾客的恶意刁难,不得不登门拜访、赔礼道歉,以至于顾客说了一些非常不堪入目的话,她也必须得忍着。
服务行业吃的就是这口饭,底层员工没有反抗的余地,委屈要受,事还要解决,否则不仅顾客要找麻烦,公司也要给压力。
3.回归人性
如今胖东来率先做出了表率,它的服务员工面对顾客的时候,可以不用微笑,或许不能挑战“凡事以顾客为先”的服务理念,但也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
可能会有人嘲笑胖东来,认为它笑不到最后,毕竟我们的社会,顾客关系是企业发展必须重视的一个因素。
但大家不要想错了,胖东来不愿意强制员工微笑服务顾客,并不代表反对员工主动微笑服务,更不代表胖东来轻视顾客或者不尊重顾客。
员工微笑服务自然很好,但它更多希望员工是发自内心的对顾客微笑,胖东来的理念,其实是想企业的管理回归人性!
这样一来,员工和顾客处在平等的位置,更加轻松自得。
当企业、员工和顾客之间的关系,都回归人性化,企业不仅不会畸形发展,反而会走入良性发展的路途中。
盲目追求顾客的好感,有可能不会得到顾客的尊重,反而会让某些虚荣心膨胀的顾客,更加吹毛求疵。
企业可以应付得了一时,但不可能一直疲于奔命,否则,总有招架不住的一天。
4.写到最后
企业一味奉承顾客不可取,现实中的某些企业,员工和顾客之间的关系有可能已经扭曲,有时是员工的原因,有时却是企业自身的原因,比如产品存在瑕疵,为顾客诟病。
企业为了自身发展的诉求,明知道有错误,却又不愿意改善,为了遮挡住投诉量,只能牺牲底层员工,从而顶住压力,减少信誉度的损失。
长此以往,顾客的怠慢之心就被培养了出来,而员工只会越来越卑微,如果形成了扭曲的服务观,还包装成服务至上的理念,逼员工遵从,那么必然有捂不住的时候。
其实,如果有的企业正人正己,弥补住不该有的漏洞,企业和顾客之间的矛盾自然就少了,那么员工和顾客之间的不对等关系,便自然瓦解了。
如胖东来这样,凛然正气,才会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跟顾客说不,既维持对顾客应该有的尊重,又保全了员工,更不会影响自身的信誉!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31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