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铁原阻击战, 和《志愿军2》有4大出入, 其战略意义也不相同

李满谈过去2024-10-03 04:56:55  89

还算好哭的《志愿军·存亡之战》豆瓣目前的评分是7.5,算不高不低。观众对这部电影的评价分歧也比较大,从历史的角度看去,这部电影讲述的铁原之战和真实铁原之战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以下是电影中的铁原之战和真实铁原之战的4大出入——

第一,真实铁原之战的战略意义和电影中的呈现不一。

铁原之战当然是抗美援朝史上一次伟大的战役,但它的具体战略意义并不是电影末尾讲述的“粉碎敌人抢占铁原、摧毁志愿军后方基地和交通线的企图”。

为什么这么说呢?答案实际非常简单:因为当时美军的真正作战意图,并非如此。他们的真实作战意图是:重点进攻铁原、金化、华川水库(山阳里),这样一来,美军就可以通过战略布局,完成一个地形上占领“铁三角”底边的目的。他们打上甘岭等高地,也是这个目的。

为什么要整成铁三角呢?答案是:为了利用地形,形成更好的防御。

所以,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美军的战略布局,其实非常地高明。他们在全线推进的过程中,非常有谋略、有章法。这里不得不说:美军当时刚刚继任美联军最高统帅的李奇薇,当真不愧是西点军校的高材生,他非常懂战争。

李奇薇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美军在打铁原这个非常重要的志愿军后方基地的时候,是顺带地想要摧毁交通枢纽的,电影里呈现的这个点确实存在,但不是主点。

当时,汉城往金化再往华川的公铁路线是韩国东西向重要的交通线,也是志愿军在第五次战役时最重要的交通线。

也是因此,很多人会将美军对铁原的进攻,理解成为了单纯地想要“摧毁志愿军和人民军的后方基地”。这样理解,实际是忽略了美军的真实战略目的,只看到了具体的点。

《志愿军 存亡之战》(作者拍摄于影院)

真实铁原之战的战略意义比电影中所呈现的更为重要,它的胜利,致使美军的铁三角大计划泡了汤,也顺带让志愿军的后勤补给能继续跟进。这一战,为稳定战局做出的贡献不可估量。就在这之后不久,“联合国军”提出了举行停战谈判的建议。

第二,电影中倾向于将铁原阻击战的胜利放在一个营身上,也突出了个人,尤其陈凯歌儿子陈飞宇所扮演的患有失忆症的志愿军的作用。但真实抗美援朝中,63军能在铁原顶住美军的强大攻势,实际主要靠189师。

值得一提的是,189师能顶住敌人的强大火力的原因,电影进行了真实的还原,这个原因,就是电影中反复强调的:死守,每个人都像钉子一样,狠狠钉在自己的阵地上。

在这之前,彭德怀元帅曾对63军所在的十九兵团下达了一个死令:"就算把63军打光了,也要给我死死守住铁原。"随后,63军军长傅崇碧将这一命令下达给了189师。是在这个前提下,189师才下定决心死守阵地。

63军军长傅崇碧

问题来了,强调要像钉子,真的能成为钉子吗?答案是不能。189师的每一个战士,都能成为一颗钉子的真正原因在于:189师师长蔡长元提出了一个被载入史册的战术,就是把189师分散成了无数个小队,让他们在战线上搭建了两百多个阵地。

蔡长元

这两百多个阵地中,很多阵地竟只有30人左右。这样的阵地看起来不难拔除,但是你得一个一个拔啊,这就需要时间了啊!63军能在武器弹药和人数明显弱于美军的情况下,死守铁原13天。可以说,红军出身的蔡长元其灵活指挥能力,当真不容小觑。

蔡长元的作战能力,是在实战中累积而来,他是一名儒将,外表非常文雅,但作战经验丰富,且打法极凶悍,他参加过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几乎所有的战争,他都没有缺席过。

在确定钉子战术前,蔡长元在多次和敌军的对抗中,发现了联合国军行军时的薄弱点,原来,美军每次撤退时,都必须是一条完整战线一起行动。这就类似于“美式橄榄球战术”,而李奇薇采用这样的战术的原因在于:他不敢把自己的后面和侧翼暴露给敌人。

为了避免把自己的后面和侧翼暴露给敌人,他每到一处,都必须完全把志愿军的阵地拔掉才敢前进。

蔡长元的钉子战术,实际是专为李奇薇量身定做,两百多个钉子阵地,这可把非要把每一个阵地都拔掉的李奇薇给为难惨了。

综上,铁原阻击战的胜利,当然需要每一个营的拼死战斗,但绝不单纯是哪一个营的功劳,哪怕此营全部阵亡。它的胜利,也不是某个人在关键时刻扭转了战局的结果,这样的大战,需要英雄,但一个英雄绝对撑不起来,它是无数无数的英雄用生命换来的胜利。

第三,电影里,铁原阻击战中,讲到:女兵李晓用广播进行的心理战术,真实铁原之战的确用到了心理战术,但绝对没有电影里的这一心理战术。

李晓(作者拍摄于影院)

志愿军非常善于用心理战术,铁原之战中,郭恩志连长就发明了一种名叫“三朵花战术”的心理战术。这种战术的原理是利用敌人的恐惧心理,在阵地前沿布置假目标,再用探照灯射击目标,制造混战假象,以迷惑敌人,使敌人形成误判。

志愿军运用这种神奇的心理战术,歼灭了800多敌人。

电影中,女兵李晓用英语对着美军广播,以扰乱军心,这一出,多少有点强加的意味。

第四,铁原之战中,的确巧妙运用了水库,但水库实际并不是靠人力去拧动开关,而是直接用炸水库的方式,实现对敌人的水攻。

铁原之战的最后关头,傅崇碧现身铁原东北侧的大型水库,他下令炸毁水库,借水重创坦克部队。

电影中,出现了志愿军徒手去拧动数个水库闸开关盘的镜头,这个镜头在真实的铁原之战中并不存在。实际上,要让水库的水倾泻而出,最好方式,就是傅崇碧想到的直接炸毁的方式。也只有这样,水库的水喷薄而出,才能达到重创敌军坦克部队的目的。

话说回来,电影中呈现的铁原之战,虽与真实铁原之战有出入,但它还是基本符合真实历史。

这场惨烈的战役,在昭示和平年代的我们:我们今日的幸福生活,当真是先烈用生命换取而来,我们当珍惜。

它也提醒我们:哪怕在最强大的敌人面前,只要我们不怕苦难、不怕牺牲、守望相助,发扬民族精神,也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311449.html
0
最新回复(3)
  • 恨风生活2024-10-04 00:56
    引用3
    第一点我不同意,美军反攻的很锐利,意图不可能仅仅是你所说的三角。当然战略意图也是随着战争在变化的,如果真的过了铁原,面对朝鲜的一大片平原地区,美国不可能放弃大规模推进,这也是彭总一定要守住铁原,为志愿军建立防御阵地争取时间的原因。如果防御阵地建立不及时,可能会导致整体崩溃
  • 老王也懂家装鸭2024-10-04 00:21
    引用2
    去看下历史挡案纪录片《铁原阻击战》就一请二楚了这段战役,如果守不住不堪设想
  • 周鲂娱乐茶话会2024-10-03 20:54
    引用1
    “但真实抗美援朝中,63军能在铁原顶住美军的强大攻势,实际主要靠189师”,请问你这是出自哪个野史?我给你摘一下抗美援朝战史吧:6月1日美军集中第1,第9军主力开始向志愿军第63军阵地展开进攻,并把主攻方向指向涟川…… ……以整连,整营,整团的兵力轮番猛攻志愿军第187师阵地,企图夺取涟川两侧有利地形,中央突破,直插铁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