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维对地下工作者说:廖老弟,你要什么武器都给你,我为你请功

兵说视界2024-04-06 09:57:49  57

声明:兵说原创首发,已开通全网维权,抄袭洗稿搬运必究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进入最关键的时期,最后的大决战迫在眉睫。正在这个节骨眼上,11月26日这一天,中原野战军第六纵队的战士抓到了一名来自蒋军部队的“特别俘虏”。之所以说很特别,是因为这名俘虏被当场抓住后,便直接声称要面见我军的前线最高首长。

此人头戴蒋军大盖帽,身材挺拔,生得浓眉大眼。战士们虽然心有疑惑,但知道要立即报告上级,遂将这名俘虏送到六纵司令部参谋武英那里。

武英当时正在看一份文件,他一手拿着打开的文件,一手握着一支红蓝铅笔,正在聚精会神地阅读,警卫员说:“12旅送来一个俘虏,请示送到哪里?”

武英头都没抬,说了一句:“交给我吧!”就放下手中的铅笔,把收条接了。再一抬头,只见眼前这个戴着大盖帽的俘虏将帽子揭下,面露兴奋喜悦之色,大声笑道:“武参谋,你怎么不认识我啦?”

武英定睛一看,大吃一惊道:“哎呀老杨,原来是你老兄啊。他们还说要送你受审呢。走走,我这就带你去见王司令!”

武英口中的这位“老杨”,名叫杨振海,时任蒋军110师师部侦察连副连长,不过他真实的身份,是潜伏在敌营的地下工作者,武英曾经和他有过多次秘密接触,因此彼此熟识。

当武英将杨振海带到六纵司令员王近山面前的时候,杨振海这才将他此行的重要目的向王近山司令和盘托出。

原来,自11月6日淮海战役打响以来,蒋军的黄维第十二兵团在增援淮海战场的时候,在南坪集一带被中野和华野的各纵队兵力重重包围,陷入了我军的“口袋阵”之中。当此危急关头,急欲突围的黄维决定从兵团中的第十军、十四军、十八军、八十五军中挑出一个精锐之师,齐头并进,向西突围。隶属于八十五军,战斗力较强的110师被选中作为突围的4个主力师之一。

110师的师长是廖运周,他真实的身份却是我方安排潜入蒋军的地下工作者。

廖运周1903年出生于安徽凤台,早在1927年就加入了组织,第二年在周公的安排下进入蒋军部队从事兵运工作。

抗日战争期间,廖运周在蒋军中的官职屡有升迁,升任110师师长。

虽然身在蒋军部队,廖运周的心却时时刻刻在我军这边。抗日战争结束后的1946年春,廖运周将我方安排到110师的李俊成、徐仁、刘扬、刘浩等人,陆续安插进入师副官处,还让他们直接接触一线官兵,秘密发展地下成员,壮大革命队伍。

与此同时,廖运周还将110师内部顽固不化,与我军势同水火的军官,以推荐他们升官的方式陆续调离110师,这样110师的官兵队伍更加纯粹了。

1947年夏,经过上级批准,廖运周在110师还秘密成立了地下组织。

【廖运周将军】

这一次,当廖运周第一时间获悉黄维要以包括110师在内的四个主力师的兵力合力突围时,不由得焦急起来,因为黄维的第十二兵团武器精良,且目前尚未遭受我军的重创,如果这一次以四个主力师的兵力向同一个方向齐齐突围,有极大可能突围成功。如此一来,黄维也就带着他的十余万兵力逃出我军布下的“口袋阵”了。

思量到此,廖运周寝食难安,这才决定派人与我军取得联系,告知黄维兵团的突围行动,同时表示自己意欲以此次突围为契机,举行起义,请求给予接应。

此外,廖运周还有个人的顾虑,那就是他的家眷都在汉口,担心起义之后会被蒋军加害,请求组织能提前给予保护和妥善安置。

得知杨振海此行的全部目的后,手里拿着杨振海带来的黄维兵团的突围地图,细细看着地图上用红蓝铅笔标注的突围路线,王近山的心里犯起了踌躇。

作为突围主力师之一,廖运周提出的在突围时突然宣布起义,可以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极有可能就此挫败整个突围计划,同时对于动摇黄维兵团的军心还是非常有利的,但是,身为司令的王近山,想得比武英等人更为长远,担心的事情也更多。

首先,他认为廖运周在蒋军阵营已经潜伏了整整20年,此时是否有被人控制而“假起义”的可能;其次,即使廖运周是真起义,如果110师里有顽固军官哗变,到时候事情一样难办。

思虑再三,廖运周最终将这一情况和自己的顾虑向邓政委做了详细汇报。邓政委听罢,首先就针对廖运周担心的家属安置问题嘱咐道:“请你转告廖师长,他在汉口的家属,我们今晚就叫地下组织采取行动立即转移,请他放心。”

然后,就廖运周起义事项,邓小平明确指示道,要不惜一切代价,坚决粉碎黄维兵团的突围企图,同时要严密组织,保证110师起义成功。

得到邓政委的明确指示后,王近山悬着的一颗心才终于放了下来。

为了粉碎黄维的合力突围企图,同时让110师顺利起义,11月26日夜,在军、师将领会议上,廖运周特意向黄维建议道,4个师齐头并进不如用3个师好,留十八军的主力师做兵团预备队,随时策应第一线作战。

顿了一顿,廖运周微微仰起头,提高了声音,慨然道,如各位信得过,我们110师负责打前锋,如果进展得手,其他师可迅速跟进,扩大战果。

【淮海战役】

一番“慷慨激昂”的表态之后,廖运周忐忑不安地将眼睛看向黄维,看他作何反应。没想到,黄维听罢廖运周的慷慨陈述之后,竟大为感动,不但直接同意了廖运周的建议,还郑重承诺道,廖老弟,你要什么武器,我都给你。坦克、榴弹炮、随你要。只要你突围出去,我向南京方面为你请功。

11月27日早晨六时许,天色未明,到处是弥漫的浓雾,与一望无际的广袤平原,还有平原上枯黄野草结出的厚厚寒霜连成了一片,到处是无边无际的寒冷。

在这样一个寒冷的隆冬的早晨,110师从双堆集出发了。按照事先约定,人人左臂缠上一块白纱布作为起义标志,利用未明的天色和浓密的大雾作掩护,向着15公里外的目的地大吴庄和西张庄悄然出发了。

走在队伍最前列的是329团团长刘协侯,负责打先锋,他是110师地下组织的成员,廖运周则和李俊成等地下成员及师部机关、炮兵营、运输营、工兵连等队伍走在中间,330团负责后卫,同时廖运周又安排了两个加强连的兵力,专门负责收容掉队的官兵。

一路快速行军,廖运周一路不停用报话机向黄维报告突围情况:“正在前进,一切正常”“突围进展顺利”“一切正常,一路畅通无阻”。

报话机另一头的黄维哪里知道,一路畅通无阻的背后,是110师5500人的队伍正在我军的秘密安排和一路护送下,正向指定地点迅速集结。

当110师平安到达大吴庄和西张庄附近的时候,天色已经大亮,紧随其后的十八军遭到了我军强大火力的突然袭击。

“你怎么搞的?跟你们走的十八军的那个师,遭到敌军密集火力的射击,伤亡很大啊!”

报话机那头,是黄维声嘶力竭、气急败坏的大声质问,这一头,廖运周默默关闭了报话机,廖运周知道,这是他最后一次和黄维兵团联系了。二十年了,他终于回家了。

“背叛,是可耻的叛徒……”当黄维咬牙切齿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他悲哀地发现,合力突围的计划只能归于失败。

【黄维】

廖运周率部起义,对黄维的打击是致命的,后来当我军向黄维兵团发起总攻的时候,23师师长黄子华的投诚,更是成为压垮黄维的最后一根稻草。

军心的动摇,已经注定了黄维最终失败的结局。

12月15日,黄维在陈官庄被俘,黄维兵团就此覆灭。老蒋为此致电杜聿明,哀叹道,坐视黄维兵团消灭,我们将要“亡国灭种”。

黄维被俘后,被关押于北京战犯管理所,作为最后一批被释放的人员,黄维直到1975年才被特赦释放,重获自由。

1983年,已经在政协参加工作的黄维在一次会议,见到了笑容满面主动向自己打招呼的廖运周。前尘往事一齐涌上心头,黄维不能不想起35年前廖运周对自己的“背叛”,不觉心里一阵堵得慌,眉头皱到了一起,他怨气满脸,冷冷地看了廖运周一眼,然后一句话没说,将眼睛看向了别处,随后愤愤离去。

【晚年黄维】

廖运周见黄维满脸愠色,便知道他还在为35年前的那一场突围之战耿耿于怀。

深入敌营潜伏二十年,廖运周信仰坚定,不改初心,对于守旧固执的黄维,只得长叹。

参考资料:

1,《廖运周率110师起义始末》(王仕琪)

2,《廖运周率师起义始末》(梁福昌)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28198.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