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美国总统大选还有一个多月,两位候选人,和背后的两党斗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目前,哈里斯的民调支持率看起来要比特朗普好些。虽说民调这种可被操纵的数据难以真实反映大选趋势,但这至少说明,在对舆论通道的控制力上,民主党要比共和党更强。
谁输谁赢,还真不好说
为了挽回劣势,共和党必须在其他方面有所行动。美国众议院议长迈克-约翰逊是特朗普铁粉,这就是撬动哈里斯选情的抓手。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麦考尔,于近日发起一项针对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的投票,要判他“藐视国会”罪,因为布林肯借口忙联合国一般性辩论的事情,缺席了委员会关于阿富汗撤军的听证会。
最终的投票结果,是26名共和党议员力压25名民主党议员,提案获得通过,布林肯会不会被定罪,大概率是不会,但通过这件事情,我们就能看出,共和党这边正在想尽办法攻击拜登政府,他们真正的目标,是把身为副总统的哈里斯拖下水。
拜登政府的外交失利,哈里斯也要承担责任
阿富汗撤军这个事情,共和党这边一直在调查,9月初,麦考尔公布调查结果,痛批拜登政府无能。其中两大罪状,一是拜登政府的仓促撤退,抛弃众多亲美的阿富汗官员,极大损害了美国在地区内的“国际观瞻”。二是撤退的过程太狼狈,还造成美国军人死伤,让美军承担了极大的舆论压力。
国务院发言人马修立刻反唇相讥,说这是赤裸裸的政治行为,众议院对布林肯的调查完全是出于政治动机。仅从事情本身来看,还能算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在共和党在大选临近之际突然挑事,这就很不正常。
回顾历届美国总统大选,有一个现象很有意思。不管候选人表现有多好,都难以长时间稳住选民的选票。有些选民前一个月还对其中一名候选人表示坚定支持,一个月之后,就有可能因为某个突发事件,就把票投给另一个人。之前特朗普遭遇刺杀,惊险躲过子弹,很多人都认为,大选已经没有悬念。可现在呢?民主党临时换一个人,居然还能跟特朗普打得有来有回。
特朗普这一枪,算是白挨了
这其中,又以最后一个月的选情走势最为关键,很容易诱导选民进行“冲动性投票”,所以竞选双方要捏着对方什么黑料,都会选在临近投票日的时候爆出来。2016年的总统大选投票日是11月9日,FBI宣布重启对希拉里“邮件门”的调查时间是10月28日,就是因为这件事情,特朗普才能在民调支持率不如希拉里的情况下爆冷胜出,以政治素人身份成为白宫的主人。
现在,哈里斯对特朗普的碾压姿态,也源于她本身没有政策,等于没有黑点。特朗普这边只能尽全力,把她和拜登政府的糟糕表现联系起来。之前的总统电视辩论,特朗普也问过和阿富汗撤军有关的问题,但不知道是没发挥好,还是被哈里斯打乱了节奏,表现比较一般。如果这次能顺着布林肯往上查,追究拜登的责任,哈里斯精心塑造的政治正确形象,也会遭到打击。
史上最差副总统,美国未来接班人
有的朋友可能会说,相比哈里斯,特朗普面临的指控不是更多吗?确实是这样。不过特朗普属于债多不愁,还有保守派占绝对优势的最高法院保驾护航,至少在投票日之前,能确保不会被关进去。现在就看,迈克-约翰逊能带着国会共和党人,给拜登政府制造多少压力,不排除进入10月之后,他们真的能创造奇迹。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279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