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巨亏千亿! 管理费仍收了116亿

新黄河2024-09-25 20:21:19  83

作为国内首批成立的十家公募基金公司之一,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国基金”)过去经营一直以稳健在业内著称。然而,上半年富国基金营收、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20%、27.4%至29.18亿、7.74亿,降幅相较去年进一步扩大,半年净利润已跌出“10亿俱乐部”。

2014年1月上任后,陈戈担任富国基金总经理已有10年,对富国基金经营有着重要影响。Wind数据显示,在陈戈治理下,富国基金管理公募基金规模从不足千亿增加至超9800亿,10年增长10倍,规模增长显著。

然而,对基民而言,过去10年,富国基金旗下基金合计收益294.7亿,收取管理费309.6亿;相当于基金平均每赚100元,收取105元管理费,平均每元管理费创造的基金收益在“老十家”与管理规模前十大公募机构中排名倒数第一。2022年、2023年,富国基金旗下基金合计巨损1032亿,但依旧收取管理费116亿。

现任总经理任职已有10年

公司投资风格偏向成长型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富国基金成立于1999年4月13日,是第一批经中国证监会批准的“老十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

公司成立次年,陈戈加入了富国基金,先后担任策划部研究员、基金经理、总经理助理、权益投资部总经理、副总经理等职务。2014年1月,陈戈升任富国基金总经理,至今已有10年之久。

2021年,陈戈接受采访时曾介绍,富国基金的投资风格整体偏向成长。陈戈认为,如果一个人在选择投资标的时,首先看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未来的成长空间,其次才看估值,这就叫成长型风格。

2019至2021年,正是因为踏中当时的成长型风格牛市,富国基金当年涌现出了朱少醒、李元博、杨栋、许炎、毕天宇、王园园等多位绩优主动权益类基金经理;wind投资经理指数显示,他们管理的基金收益基本在3年内实现翻倍乃至2倍增长,任职年化收益率一度高达20%甚至30%以上。在基金管理上,他们多淡化择时,偏好成长股、高仓位运行。

短期高收益吸引了众多投资者“蜂拥而至”,富国基金上述基金经理管理规模均在2019至2021年3年内实现了5倍、10倍式增长,多位管理规模超二百亿,朱少醒管理规模一度超400亿。陈戈当时说富国基金投资“不会赌某一赛道”,事后看这属于“人间清醒”,但投资过于集中于成长型风格或许是另一种“赌赛道”。

多位昔日高收益基金经理近年大亏

基金平均每赚100元,收取管理费105元

随着市场风格的转换,2022年后,成长型投资风格退潮,富国基金权益类产品多数出现了亏损。Wind投资经理指数显示,截至9月23日,朱少醒、李元博、杨栋、许炎、毕天宇、王园园近3年投资分别亏损36.6%、57.8%、43.8%、30.7%、39.6%、34.4%;管理规模较高峰期大幅下降,富国基金百亿主动权益类基金经理仅剩下朱少醒、王园园二位,特别是近3年亏损近60%的李元博,管理规模已从高峰359亿下降至今年二季度的68亿,管理规模“缩水”超80%。

Wind数据显示,2022年、2023年,富国基金旗下基金合计巨损1032亿,但合计收取管理费116亿。放长周期看,据wind数据,2014至2023年,在陈戈担任总经理十年间,富国基金旗下基金合计净收益294.7亿,收取管理费309.6亿。

这意味着,过去10年,富国基金为投资者平均每赚100元,就收取105元管理费。若以基金收益/管理费比例计算平均每元管理费创造的基金收益,南都·湾财社记者统计发现,在14家“老十家”与2024年二季度末管理规模前十公募机构中,富国基金收益/管理费比例约为1,排名倒数第一,这或反映出富国基金相对行业收取了更高的管理费,但未能为基民创造出相应的超额收益。

昔日"权益大厂”掉队

外聘多位知名基金经理

2021年,陈戈表示,富国基金不以规模为导向,把资产“管好”是第一位,希望能够把产品管理好,给投资者创造价值。当陈戈说出“不以规模为导向”时,据wind数据,富国基金的管理规模从2019年初1971亿元增长至8880亿元,3年增长幅度达到350%,这一年正是富国基金的“高光时刻”。

Wind数据显示,2021年末,富国基金管理规模为8527亿,在公募机构中排名第7;其中,非货币型基金规模达到6224亿元,排名第四,与彼时排名第二的华夏基金差距仅约700亿,一时间与华夏基金、广发基金形成了追赶榜首易方达基金的第二军团。

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富国基金管理规模为9809亿,在公募机构中依旧排名第7,但非货币型基金规模却下滑至6094亿,排名已被嘉实基金超越,位居第五。此外,非货币型基金规模与华夏基金、广发基金差距已拉大至近3500亿、1400亿。

在陈戈的治理下,富国基金曾被称为“权益大厂”,但过去三年,富国基金旗下多只权益类基金巨亏,并没有实现陈戈口中的“把产品管理好,给投资者创造价值”。且随着昔日多位高收益基金经理明星光环褪去,富国基金主动权益类基金管理规模已从高峰超3000亿“腰斩”至今年二季度的1700亿。

反观华夏基金,在经历了多位明星基金经理离职阵痛后,华夏基金选择指数基金成为新的发力点,而广发基金近年也开始在债券型基金上发力,均收获了不小的规模增长,这也是富国基金在非货币型基金规模上逐步被拉开差距的原因。

在旗下基金巨亏、管理规模增长乏力之下,富国基金近年向外挖来了多位知名基金经理。

2023年6月,白冰洋加入富国基金。在2022年的震荡行情中,白冰洋管理的中银证券价值精选基金收益率为13.08%,业绩突出,引起市场关注。

2024年4月,有传言范妍已加盟富国基金,9月,传言得到了中国基金业协会公示信息确认。范妍此前是圆信永丰基金的“当家花旦”,截至2023年末,范妍的管理规模为170.09亿元,掌管着圆信永丰基金一般的产品规模,富国基金这一举动被业内戏称为挖了圆信永丰的墙脚。

值得注意的是,白冰洋、范妍的丈夫分别是丘栋荣、谢治宇,均是“明星基金经理”。除白冰洋和范妍之外,自去年以来,就有原中信保诚基金的张弘、原大成基金的谢家乐、原招商基金的李世伟、原中银基金的石婧、原前海开源基金的董治国、原浙商基金的刘爱民等多位基金经理,“转身”加入富国基金,其中多位在原公司管理的基金业绩均有不俗表现。

然而,连续外聘知名基金经理背后,富国基金也招来了是否违背监管要求公募基金“摒弃明星基金经理现象”导向的非议。

与此同时,今年以来,富国基金旗下产品频繁出现基金经理更替。仅8月9日当日,富国基金就发布了十条人事变动公告,涉及到张士扬、朱梦娜、黄纪亮、张波、曹璐迪等多名基金经理,其中张士扬卸任了所有在管基金。据wind信息,富国基金年内还有韩雪、张慕禹两位基金经理卸任了所有在管基金。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273541.html
0
最新回复(0)